张小霞
广东省蕉岭县华侨中学 514100
摘要: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梁启超曾在《少年中国说》中提到少年之于国家的重要意义,呵护好、培养好中国少年,就是助力中国发展加速度的最好方式。初中阶段作为身心快速发展的青少年时期,其人生观、价值观尚显稚嫩,容易受到外界不良因素干扰,因此为了能够让中国少年更好地成长,班主任在初中管理工作中融入爱国主义教育,能够激发学生爱国奉献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使得学生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奋发图强,努力拼搏。本文将从初中班主任工作管理的角度入手,浅谈几点爱国主义教育在工作中推进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爱国主义教育;策略
引言:爱国主义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组成之一,也是培育民族向心力、凝聚力的重要依托,在初中班级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能够培养学生奋进向前、不畏险阻的拼搏精神,同时加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与文化自信心,激发其爱国敏学、传承使命、崇尚正义的意识理念。在日常管理工作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初中班主任应紧紧把握“渗透”内涵,做到“润物细无声”,摒弃“灌输式”堆砌爱国主义理论知识,而是把爱国主义融入日常管理中,潜移默化的提升学生爱国情怀。
一、定期开展主题班会
在初中阶段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一方面是为了让初中生回顾峥嵘岁月,塑造民族脊梁,提升爱国热情;另一方面,也希望在探寻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继承民族传统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形成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优良道德品质[1]。这就需要班主任发挥班级管理工作中的引领作用,打造常态化的爱国主义教育机制,建立以主题班会为主要方式的教育形式。在具体的主题班会开展过程中,班主任应注意把控班会的进程导向,保证全体学生能够在“沉静、理智、思考”的情绪下学习爱国主义知识,保持科学理性的思维,从历史中汲取教训,从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树立努力学习、为国效力的报国意识。同时为更好地提升主题班会的教育效果,班主任教师需要以调动自身情绪为导引,带动学生产生强烈的爱国情绪,并可以以小组的形式,让学生基于历史、基于国情、基于现状进行讨论,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情感激发的状态下强化爱国意识,在讨论中受到爱国情感教育,并从身边小事做起,在学校爱同学、爱老师、爱校园,在家爱父母、爱亲友、爱家庭,进而一步步培养学生形成爱人民、爱社会、爱党爱国的积极品质[2]。在班会整体的规划中,教师需要精心斟酌教学方法,设定以情景感悟为主,语言解说为辅的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积极性,发挥其自我教育能力,使学生成为爱国教育的主体。
二、发挥课堂教育作用
课堂学习是校园生活的主要部分,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绝不能忽视各学科课堂教学的教育作用,因此班主任教师应该有序规划,在教学环节中巧妙穿插爱国主义熏陶,如地理课可以通过带领学生们了解我国名山大川、水脉河流、地域文化等等,激起学生内心对祖国大好河山及丰富文化的喜爱之情[3];历史课上,教师可以通过对我国近代史的讲解,如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海战激发学生同仇敌忾之心,明白落后就要挨打的现实状况,产生“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理念精神;语文课上,教师可以借助丰富的教材内容,从山川湖海、民俗文化、英雄主义等各个方面在教书的同时育人,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树立建设祖国、保卫疆土、拼搏奉献的目标及理想。
另外在课堂教育过程中,班主任教师也可以以时事分享的方式来强化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如大型体育赛事的运动成就、航空航天及科考探索、民间自发的爱国主义活动等等,通过对相关时事的长期分享,帮助初中生形成各行各业、各个地方、各个年龄的所有中国人都在为中华全面地崛起于世界之林而努力奋斗,从而让在其心中埋下为国争光、奋斗报国的种子,理解只有发展才是硬道理,进而愿意从自身出发,成为国家建设的一份子,将自身的发展融入到国家的发展中来,为国家发展壮大贡献力量。
三、依托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和和谐的文化气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投入学习中来,同样在爱国主义教育过程中,合适且富有感染力的校园环境能够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完成蜕变,深化爱国主义理念。如设立民族英雄浮雕墙、抗战文化历史长廊等等,在建立相应“硬件设施”的基础上,我们也要注意“软影响”的加强,班主任教师可以在班级内部,或联合几个班级,开展爱国主义背景的演讲比赛、红歌唱响大赛、爱国书画艺术展等等,让学生参与到爱国活动的构建以及校园文化的塑造过程中来,提升其参与度及认同感。除开展大型活动之外,班主任教师还可依靠学校现有的设施进行“渗透式”的爱国主义教育,如允许班级同学自行设计班规、班训等等,也可以让学生制订班服的样式作为班级活动的指定服装,强化班级内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从而使得在爱国主义教育的过程中能够起到互相带动、彼此帮协的作用,另外班级内部可以建立一些时常维护、及时更新的爱国宣传文化角、时事专栏等等,让全班学生时刻处于爱国教育的熏陶下。
四、强化自身爱国理念
要想让初中生对爱国主义教育产生亲近感,教师的言行举止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学生具有天然的向师性,教师的一举一动往往成为学生模仿、学习的标准,因此,提升爱国主义教学的实效就必须从提高班主任教师自身的爱国素养出发。在教学过程及管理工作中,教师要对自己的一言一行严格要求,同时强化自身的爱国理念,并通过日常与学生的接触带动学生形成爱国向党的精神品质,在教书的同时把握好育人的内涵,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起爱祖国、爱人民的思想意识,从而对爱国教育工作的展开产生积极影响,并奠定良好基础。
结束语:
在爱国主义教育工作推进过程中,班主任教师一方面要高效利用各科教学课堂,善于从教材的内容出发合理进行课外知识延伸,将爱国主义教育巧妙融入课堂教学中来,让教书和育人成为有机结合的整体;另一方面班主任教师要注重外在环境的熏陶,从爱国主义教育出发,构建班级乃至学校良好的学习、提升氛围,强化自身素养,做好教育引领。爱国主义教育作为育人的基础工程,也是学校教育的不变主题,班主任教师要明确自身责任,将爱国主义教育落到实处、做出实效。
参考文献:
[1]陈祥彦.初中历史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策略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8,37:46.
[2]邝玉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策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20.
[3]高书蕾.初中地理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研究[D].聊城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