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美术教学,彰显德育特色

发表时间:2021/8/1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10期4月   作者:余光荣
[导读] 新课程背景下的美术课程除了肩负着美育的重要任务,还肩负着德育的重要任务
        余光荣
        广东省湛江市第十二小学   广东省 湛江市   524000
        摘要:新课程背景下的美术课程除了肩负着美育的重要任务,还肩负着德育的重要任务。本文主要讲述通过小学美术课《剪团花,巧装饰》的各个教学环节渗透德育,使学生得到美育的熏陶同时又能潜移默化的得到品德的教育。
        关键词:美术;教学;德育;教育
        前言:人是富于情感的。小学阶段是一个人一生中道德情感发展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阶段。在这一个阶段注重陶冶他们高尚情操,将使品德教育取得良好的效果,为他们一生的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小学美术课是小学阶段一门必修的艺术课程,在美术课堂上,每一名学生都能最直接、最天真地透过作品表现自己的个性特点和内心世界,通过美好的艺术形象来感染学生,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乐观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品德意志,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及人类社会的艺术文化。将德育在美术课堂进行合理渗透,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与此同时,学生良好的品格,让他们更加热爱艺术,热爱生活。因此,美术教学和品德教育能完美的结合:1. 在美术教学中,让学生接触更多的优秀民族美术,就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2. 美术具有审美功能,审美教育可以让学生懂得美丑是非善恶,培养学生正义感和明辨是非的能力;3. 美术教学内容设置上,很多学生作品都要利用废旧物品、各样的纸材和来自于大自然的各式物料,这是环保生态教育最好的切入点。

一、课堂导入环节,用亲情引导教学活动
        俗话说“好的开头就等于成功了一半”,导入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课堂的教学质量。按照教学计划,本教学内容刚好在母亲节前。所以在导入环节,明确本节课的任务是用团花给母亲节礼物作装饰。母爱是人生命最初感受到的爱的形式,也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一种爱。以爱为动力,让学生透过作品表达对妈妈的爱。引导孩子们理解、关爱母亲,使孩子们懂得爱,学会爱,对孩子人格的完善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也必将影响到一个家庭乃至整个社会的和谐。
二、课堂发展环节,民族自豪感和公平竞争贯穿教学活动
        1. 欣赏优秀作品,提高审美能力,增强民族自豪感
        让学生欣赏一些优秀作品,引起学生的兴趣。通过欣赏活动,学生知道团花是我国西北地区群众喜爱的一种艺术形式,也是我国人民创造的艺术形式,具有悠久的历史,在国际上享有盛誉,在很多生活用品的装饰上都用了团花的图案。学生了解到民间艺术家创作每一件美术作品,除了通过外在形式表现某一特定的主题之外,往往还有其更深层的寓意和内涵,是一种朴素的文化体现,是美术作品的最高价值所在,学生们在潜移默化中获得传统艺术的熏陶,进一步体会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崇敬之心油然而生,引起学习的愿望。
        2. 分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营造师生平等和谐课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美术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探究学习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利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发现问题,摸索规律。在教授剪团花教学环节中,创设小组合作学习的条件,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兴趣,利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合作解决剪团花的重难点,总结出规律。同学间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共同进步,营造师生平等和谐课堂,因此学生的自主探究的欲望更加强烈,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得到了培养。
        3. 游戏比赛活动,培养学生公平竞争的意识和团队精神
        游戏是孩子的最爱。在巩固剪团花基础知识的环节,设计了“剪团花接龙”游戏,采取团队合作、竞赛的形式,每组按“折、剪中心点、剪外形、剪装饰纹样”的步骤顺序合作完成团花一个。这时,学生非常积极参与,不但巩固学习到的基础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和公平竞争的意识,对学生的自信心、同伴关系等均能产生积极的影响。


        4. 展示母亲节礼物,引导学生善于表达情感,把情感和艺术完美结合
        透过展示母亲节礼物的环节,同学感受到每件礼物背后的情感。组内交流讨论装饰方案,同学互相启发,如何用团花装饰母亲节礼物,把情感和艺术完美结合。
三、学生创作活动环节,潜移默化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1. 团结合作,自立自信
        每个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能力是不同的,从而使有些学生能力强,有些能力弱。所以,表扬学生的优点时,也指出不足之处,在指出学生的不足时,也尽力发掘他们的优点。找机会让能力强的学生和能力稍弱的学生合作完成作品,使能力弱的学生增强竞争意识,从而加强自信心。合作学习为学生提供了平等参与、自动表现、展示才能的机会。
        2.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卫生习惯及环保习惯
        习惯是养成的,只有对学生进行“无时无处不教育”,才有可能促进身心尚未成熟的小学生各种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在完成团花的过程中,有的学生随手把自认为剪坏的团花扔掉,教师发现这一点后,语气和蔼地及时教育学生“第一,不要随手扔掉不成熟的作品;第二,不要随手丢掉劳动成果。”同时引导学生,寻找补救方法。这样,被学生扔掉的团花经过重新修剪,变成一朵漂亮的团花,也深深触动了学生的心。还有些学生不注意就会把剪下来的碎纸扔在地上。这时,一般不直接批评,而是表扬爱干净的学生,给干净、整齐的小组加分,让学生感到爱干净是很光荣的,改正乱扔纸屑的坏习惯,养成良好的习惯。
        环保教育是每个教育工作者一个重要的课题,通过教学活动,把环保理念逐渐向环保习惯过度是非常理想的状态。在《剪团花,巧装饰》课堂教学中,坚持一个主题:“废物利用、变废为宝”;现在的环保理念是“节能减排”。可以通过回收生产再生材料,或者利用这些材料制作高档的手工艺品直接创造价值,而且又节约了大自然的有限的资源。既保护了环境,又减少了污染。完成作品后,让学生想想,剩下的碎纸还可以有什么用,这时学生就会说出各种各样的用途。从中培养学生节约、不浪费的习惯和创造性思维。
四、交流活动环节,和谐是主调
        学生完成作品后,把自己这件充满爱心的作品展示给同学看。在交流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要尊重同学的作品,善于发现同学的作品爱心表现所在,团花的装饰是否运用的巧妙。营造了和谐温馨的交流气氛,让学生在课堂上身心放松,并能不断激起表达的欲望。通过交流,提高了社会交际能力和欣赏水平,互相尊重,向他人勇敢表达自己的感受。
五、评价环节,巩固各个环节的德育渗透
        这个环节,主要评价学生在这节课的表现,包括学习情况和行为。教师组织学生互相评价、互相倾听同学的发言,并从他人身上反观自己,学习对自己有益的东西。从而在各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再渗透,达到巩固的目的。

六、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不是生搬硬套道德说教,是在进行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同时进行的,它会起到“润物细无声”的神奇作用,因此,我们要充分挖掘美术课中德育因素,灵活多样结合实际,因势利导,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让学生感受到美本身就是一种心灵的净化。寓教于情感与趣味之中,使学生在学科素养上得到提升,情趣上受到陶冶,在道德上受到影响,在心灵上受到启迪。
        
参考文献:
        [1]柳敏.谈美术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宁夏教育,2021(06):53-54.
        [2]王振荣.中职美术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策略[J].吉林教育,2021(16):59-60.
        [3]朱勇刚,李丹.小学美术学科德育渗透实施途径研究[J].中小学班主任,2021(10):52-53.
        [4]刘琴.初中美术教学中如何实施德育[J].清风,2021(08):4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