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态律动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创新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1/8/1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10期4月   作者:胡月明
[导读]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学会演唱这一项最基本的教学目标
        胡月明
        湖北省十堰市柳林小学  442000
        摘要: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学会演唱这一项最基本的教学目标,还要在教学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引导学生,使其对学习音乐产生兴趣,挖掘学生内在的音乐潜力,通过自主感和体验式使学生更好地感受音乐的魅力。加入体态律动能够让学生增强节奏感,感受音乐的律动,在教师的不断鼓励下,促进其音乐素养的稳步提升。
        关键词:体态律动教学法;小学音乐教育;创新应用
引言
        音乐作为艺术课程,教师教学方法是否具有灵活性、趣味性,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全身心投入课堂学习是极为关键的。对于小学生来讲,因为年龄的限制,不能按照成人的方法进行教学,这样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所以,应该根据学生的阶段性特点,采用体态律动的方式进行音乐教学。和传统的示范教学、跟唱教学相比,体态律动的应用能够有效的改善小学音乐教学效果,能够活跃课堂氛围,将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从而增加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
一、体态律动在音乐节奏训练中的运用
        体态律动教学是指通过动态形式来将音乐展现出来,让音乐内容和音乐动作更加有节奏感,将学生的情感和动作能够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学生一听到音乐就会做出对应的表情和动作。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体态律动来对音乐节奏的变化进行感知。例如,对于要求学生掌握的八分音符和四分音符的节奏型的歌曲,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体态律动,听到八分音符时采用快速跑步的动作来表现,而对于四分音符,则用走路的动作来表现,通过体态的律动来让学生感受到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的音乐效果,这样学生就能够更好地将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区别开来,更好地感知歌曲节奏的变化。当前音乐教学对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教师也可以运用体态律动来创编节奏。教师在教学环节中,需要对音乐教学内容进行深入分析,并编制节奏,鼓励学生对教师编制的节奏进行训练,让学生能够对音乐节奏形成更深刻的理解。
二、体现音乐乐曲的音调
        音乐的抽象性表现在不够生动、具有虚无、节奏多变的特点。其实音乐的实质就是音调节奏的变化呈现的乐曲,哪怕同一个音符上的音调不同,呈现出的旋律也会有着很明显的差异。这也就要求小学音乐教师在教学乐曲音调时,把体态律动的教学方式充分融入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例如,在讲一首节拍为4/4的乐曲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个任务,就是听到的乐曲表现为弱拍时,可以跺脚一次;听到的乐曲表现为强拍时,可以拍手一次。这种肢体表现能充分体现音乐音调的高低,让学生对乐曲的音调有一个最为直观的印象和记忆,这种体态律动的音乐教学方式能帮助学生理解乐曲、记忆乐曲、欣赏乐曲。同时,不同的音调存在较为明显的强弱差异,教师要抓住这一特点,开展体态律动,使学生能够更便利、直观地学习音乐知识。


三、利用体态律动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在音乐教学中,小学生的音乐审美和鉴赏能力的培养是不容忽视的,不仅需要老师在课堂上讲解一些音乐鉴赏的技巧和方法,也需要课堂下的努力,将课上课下二者有机结合,切实发挥体态律动的作用。这时,老师可以推荐学生聆听一些抒情、旋律优美、节奏舒缓的歌曲,这样学生能够轻松的配合体态律动表现出来,不仅如此,课堂之外老师也不能忽略,要在课下督促学生练习,巩固课上体态律动的教学成果。比如,在课堂上,老师可能会教学一些流行歌曲,一些流行歌曲中歌词往往比较优美,就以歌曲《成都》来说,这首歌有着浓厚的深意,小学生很难全面理解作词家想要表达的情感。但是,老师可以利用体态律动让学生模仿“把手揣进裤兜、走到玉林路的尽头”等动作,让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获得一些感受。再者,老师还可以让小学生自己寻找相关的音乐,能够用一些动作表现出来,并且从旋律、歌词、节奏等方面来鉴赏歌曲,掌握更多有关歌曲鉴赏的知识和方法。
四、利用体态律动指导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
        以往学生在参与音乐学习活动时,往往对作品的欣赏和理解效果不够理想。从本质上讲,其原因主要为下述两方面:其一,教师较少从教学方法等方面对学生进行科学指导,其二,低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偏低,难以有效把握适合的学习方法。因此多数学生将音乐学科的学习活动单纯理解为唱歌。在此观念的影响下,学生便只能模仿教师,难以真正把握音乐作品的内涵和艺术魅力。学生的歌唱缺乏情感,难以在心理层面引起听众的共鸣。而将体态律动应用到教学活动中,便可有效改善上述情况。学生可通过体态律动来感知音乐作品,真正体验到作者所构建的音乐世界。如在对学生进行作品讲解时,针对低音部分,教师可将身体进行倾斜。到了中音部分,可将身体略微上扬。高音部分则可将双手放到胸前。这种教学方法可让学生更为直接地理解音乐作品的节奏和音调特征。学生全面掌握上述信息后,教师便可为学生播放乐曲,让学生通过相应的动作来展现作品的节奏和音调。这样教师能够从学生的反馈中及时发现学生的不足并纠正。最后,教师还可带领学生主动运用肢体来代替语言表现音乐的律动,全面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活动的参与热情,体验到音乐作品的艺术魅力,从而明显提升学生对作品的鉴赏能力。
结束语
        体态律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教师应该清楚的意识到这一点并且应用到实际教学过程中。体态律动教学不仅能够改变传统音乐教学氛围,能够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使音乐课堂更加活跃,还能增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加深学生对乐理知识的了解和掌握。
参考文献
        [1]孙阳.律动教学法在小学音乐课堂的实践及运用探究[J].智力,2020(19):155-156.
        [2]王娟.体态律动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运用与实践[J].鸭绿江(下半月),2019(11):95.
        [3]李婉露.体态律动教学在小学音乐课堂的应用[J].艺术评鉴,2019(14):126-12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