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旭照
广东省梅州市丰顺县第一中学 广东省 梅州市 514300
摘要:在探究式学习过程中,地理教师利用学生良好的引导性,以学生好奇、探究心理为导向,在课堂中充分调动其学习激情,提高广泛的动手动脑的参与程度,呈现寓教于乐的教学课堂,从而达到更为高效的教学效果。本文将从教学方式的运用、联系现实生活、开展课堂活动等方面来展开研究,将探究式学习更好地融入到地理教学中,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知识课堂,推动进一步的探究实践,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探究式学习;地理教学;实践性
在探究性的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等设计好课堂问题,指导学生进行深入的学习,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以及自身独立学习来实现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创设学生现实生活的情境,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将知识投入实践中的具体运用。在此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搭建自由表达与学习、合作与讨论、个性探究与实际解决的空间,使得学生勇于尝试、勇于实践。下面就将对探究式学习在地理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一定的探讨,提出一些看法以供学习交流。
一、巧设教学方式,提升探究能力
在探究式教学中,教师对于学生的要求并不能止步于探究,而是探究后的成果,如若不能促使学生获得实际的收获,那么开展探究式的学习课堂效果可以说是毫无作用的,因此,教师进行探究式教学就要达到有效的要求和目标。为了取得更佳的教学效果,教师要不断对课堂改善和优化,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和成果,在每堂课中呈现给学生具有探究性和可发展性的体验,正确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中。
在各式各样的探究性的教学中,设计好问题是关键因素,那么教师可以从探究诱导、激发兴趣、贴切现实、复杂问题形象化等方式来设计,在探究诱导中主要从地理知识概念、原理、分析等入手。例如,在讲解“认识大洲”时,提问学生“在亚洲中观察和发现什么?学习到了什么?可以总结什么?”;“从亚洲对比其他洲具有什么样的不同条件和环境因素?”;“在整个世界其他大洲的自然环境各有什么特征?”等,在探究诱导上拓展学生的思路从点到面,促进他们在独立思考时能够进行深入的探索,从而达到获取知识的能力。在激发学生的兴趣点上,教师可以结合好现今的一些“地理大发现”的新闻热点、世界地理奇怪现象等,为学生注入参与学习的动力,在这一环节中有效地带动学生去挖掘自身学习地理的兴趣,在学习地理时获得快乐。在探究性学习中,教师对于贴切现实并不是指当今的社会现实,而是更细地结合好学生的真实生活,借助学生触摸得到的环境进行探究,这样使得学习变得鲜活生动起来,其实地理知识与生活是紧密相关的,很多知识便隐于生活的方方面面。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学习时可以不断追问生活现象,在教师不断解答的过程中既满足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又能够推动他们更好地主动探究。最后,对于复杂问题形象化是教师在提问难度较大的问题时,从难度的梯度上分步骤地将问题抛给学生,如在讲解“地方文化特色与旅游”时可对民居、服饰、饮食等内容进行细化和简化,以便学生更好地掌握课本知识。
教学方式的运用是探究性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设计好的问题是促使学生探究的有利有效的工具,当然,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教师教学的难度,不过学生在开始时能够在课堂中深入探究对于长期的学习效果是显著的。
二、联系现实生活,融入课堂教学
在教师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有意识地联系到生活时,可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习惯。在探究性的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教师科学而有效的引导,养成独立思考,学会自我迁移知识的能力,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能够在课堂中提高学习质量,然后再课后进行自我的补充,这是教师让学生感受课堂,将生活联系到课堂的价值体现。
教师引导学生探究生活中的太阳东升西落、四季交替等现象,太阳直射南、北回归线时,全球的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等内容,可以创设一定的课堂情境,以活泼开放的气氛来感染学生促使探究。如借助多媒体,利用语言、文字演示材料、图片、音频、短视频等打造多感官的学习环境,抓住学生的心,在良好的学习体验中去感受和深入探究解答这些内容,在探究性的教学中有效地引入学习资源,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一些影视资料等,学生在轻快的音乐节拍中去愉快地欣赏学习,对地理知识进行趣味性记忆和理解。例如,在讲授学习“俄罗斯”时,多媒体展示播放北冰洋,引入著名的不冻港摩尔曼斯克,延伸一些洋流的知识,如摩尔曼斯克本处于高纬地区北冰洋沿岸所对应的寒冷天气状况,而由于暖流因此形成不冻港,通过同一地区未被受洋流影响的画面同摩尔曼斯克对比,发散学生学习思维,驱使学生更深一步地学习。例如,在讲授“我国的区域差异”时,引入“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画面,教师为让学生进一步探究,可以给予学生充分动手寻找资料,展开激烈的讨论,可以给出一定的提示,引出秦岭、淮河这一重要的地理界线,然后探讨指出其地理意义。教师将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课堂中也可以充分借助到相关的视频,使得学生在课堂中梳理好知识体系,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遗落的地方进行探究和补充,这样进一步将激发学生的思维,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教师在通过生活中的地理现象来对学生学习地理进行探究性的引导,应当不断利用好现代教学资源,探索新的教育方式,推动学生更加深入地认知与探究,培养学生积极思考,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三、开展课堂活动,体验知识真谛
在探究式的学习中,教师绝不能让学生的思维局限于所传授的地理知识上,应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发动学生动手实践,在真实的学习探究体验中发挥所学知识的实际价值。
首先,教师要合理规划好教学时间,不能一味地追赶教材的知识讲解内容速度,可以在备课时将相关知识进行整合,这样在向学生讲解时不会因为分散的知识而浪费有限的课堂时间。教师在课堂中可以开展一些易于控制的实践活动,例如在“亚洲的自然环境”教学中,可以让学生绘制中国地形地貌模型,这将有效地推动了学生回顾知识和结合知识在实践过程中掌握学习方法,以及对于他们情感和价值观的塑造大有裨益。学生可以分组负责一个板块和内容的集中学习,如在天气预报一组中,该组学生结合教学内容,在课堂上展示劳动成果并分享感悟,并选出一名同学做天气预报员进行城市天气预报,教师在一旁给予认可和鼓励,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也鼓舞更多的学生动手操作主动参与。例如,在讲授“疆域和行政区划”这节时,教师可以示范指导学生采用硬纸片剪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等的轮廓,然后背面标注好省会和简称,让学生自主结队来指到哪一区域并说出其的省会简称,然后进行猜地方谜语等活动。通过这样,教师让学生开展有益身心的课堂活动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外,还进一步调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和探究能力,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在开展课堂实践活动中,教师要扮演好学生指导的角色,提供给学生更多可以展示实践的机会,并在学生没有头绪时及时进行指导,而不是完全放手让学生自行探究,教师一定要把握好学生课堂活动尺度,在学生的学习发展空间中为学生的进一步发展搭好桥梁,进一步帮助学生培养合作探究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
四、结语
总之,在地理教学中,探究式学习的运用能够促使教与学良好的相互作用,教师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中善于提出问题、探索问题并解决问题,贯穿于探究性课堂的始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生在探究式学习中充分动脑,主动参与,体现智慧,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进一步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立足核心素养培育 优化地理课堂教学[J]. 陈良豪,高孝株.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2020(01)
[2]基于师生素养发展的中学地理课堂教学设计评价体系[J]. 周慧. 教育导刊. 2017(05)
[3]在中学地理课堂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探讨[J]. 林碧珠. 才智. 20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