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特
辽宁省铁岭市西丰县安民镇安民中心小学 邮编:112403
摘要:音乐教育在小学教育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音乐教学能够激发大脑促进学生听觉系统的完善。还需关注学生的身体运动,通过律动和音乐的结合,可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力、表现力、创造力,可以活跃音乐课堂的学习氛围。所以,近些年,伴随着体态律动学说的发展,我国小学音乐教育逐渐与体态律动教学相结合,旨在探索出更有效的音乐教育模式,更长效地提升中小学生的音乐素质。因此,本文将简要谈谈体态律动教学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应用路径。
关键词:体态律动教学法;小学音乐教育;创新应用
引言
小学音乐教学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获得相对独立的感悟和感受,从而培养学生对于音乐的理解能力,提高的学生欣赏水平,最终实现审美能力的提高。在小学音乐教学中,体态律动占有重要地位,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音乐的内在情感,理解音乐的深层次内涵。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体态律动教学,致力于营造相对轻松的氛围,让学生自由地感受声音的韵律,同时要鼓励学生展开想象与思考,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还能够加深学生对体态律动的理解。
1体态律动学概述
要想全面提升学生的音乐素质,既要锻炼学生的发音能力、表情管理能力,还要优化学生的体态,培养学生的身体灵活性,以及跟随音乐节奏而舞动的感知力、想象力和行动力。具体来说,体态律动学说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特征:第一,适当改变以往音乐学习模式中多听多唱的情况,更强调多听少唱。在学生听音乐时,教师可适当加大与音乐有关信息的输入,以此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力。第二,通过延长听音乐的相对时间,让学生有时间细细品味音乐的音调、节奏以及情感,以此加深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再将自身的理解转为实际的身体律动。一边歌唱,一边舞动,可以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学习音乐的自信。第三,由于多数学生好动的天性,单一感官的刺激容易加剧学生的疲惫感,而结合体态律动教学的音乐教育,可刺激学生的多重感官,增添音乐教育的魅力,让更多学生愿意学习音乐。
2体态律动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创新应用
2.1掌握曲子节奏,感知身体律动
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按照学生的发育特点,采用容易让学生接受的教育方式。律动教学是艺术领域活动中一种常见的教学形式,应用体态律动进行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对于不同的乐曲采用不同的律动方法,能够呈现出不同的效果。例如,针对节奏较快,内容丰富的曲调,应该积极引导学生采用欢快的愉悦的节奏进行呈现;对于沉闷的节奏音乐,可以采用缓慢的形式进行呈现,从而让学生更为清晰的掌握。例如,在进行《嘀哩嘀哩》音乐教学的时候,可以引导学生随着节奏用手掌拍桌子。“同学们,当老师唱到‘嘀哩嘀哩’的时候,能不能配合老师的节奏拍打桌面?”这个时候,教师哼唱歌曲,学生随着教师的哼唱有节奏的拍桌面,能够让学生身体根据音乐律动。
2.2将体态律动教学与学生生活相联系
体态律动,顾名思义,是身体按照特定的运动轨迹而舞动的一种活动。如果仅从字面意思上来分析,在中小学生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体态律动。比如,上学路上,一蹦一跳地赶来学校;课间休息时间,与同学嬉戏打闹;广播体操也属于体态律动。不过,多数学生并不知道体态律动这一名词。因此,将体态律动教学融入音乐教育中,音乐教师可引导学生们观察生活和学习中的一些律动行为,让其发现日常行为与音乐学习活动的共同点,这不仅符合将教育与生活相联系的教育理念,而且也切实将体态律动教学落实到学生实际生活中。
以《哦,十分钟》一课为例,此歌曲主要讲述了课间十分钟内学生们的表现,例如:抬抬脑袋,看看蓝天,让眼睛休息会;放下笔,摸摸皮球,放松下身体。当学生们学习此课时,可以观察自己课间十分钟的身体律动情况,将一些有趣的动作编排至歌曲的动作中,如奔跑的动作、拍打皮球的手势等。
2.3配合音乐节拍,进行现场表演
教师应用体态律动进行教学的时候,为了能够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要培养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欣赏音乐的习惯。可以将全班同学组织起来进行音乐表演,将学生对音乐律动的感知力提高。如在对《水族馆》进行教学的时候,可以向学生提问:“同学们,你们喜欢水里的小动物吗?海洋里的小动物有哪些?它们有哪些特点?”“海洋里的小动物都会游泳,都有鳍。”“那我们今天也扮演一下海洋里的小动物吧,跟着音乐的节奏,进行特点展示怎么样?”“好!”接下来教师邀请小学生扮成自己喜欢的海洋动物游泳的特点,教师对音乐节拍进行控制。如,有的同学扮演海龟的时候,教师将音乐节拍放慢,并且要求其他的学生一起加入到节拍的击打过程中,一起参与到表演中。当有的学生扮演鲨鱼吃鱼的时候,教师带领学生采用热烈的节奏演绎场景,让其他同学扮演小鱼参与其中。这样的现场表现方式,能够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能够加强学生对音乐律动的认识和掌握。
2.4将体态律动教学应用于音乐学习中
学生们学习音乐时,需要学习音乐的节奏、音乐的曲调以及音乐中所蕴含的情感色彩。因此,体态律动教学也应该融入音乐节奏、曲调、情感等方面的学习中,全面发挥出体态律动教学的作用。一是音乐节奏的学习。熟练掌握音乐的节奏感并非易事,但是将体态律动融入教学中,便于学生掌握音乐的节奏。二是音乐曲调的学习。音调的高低组合可唱出不同感觉的歌曲,利用体态律动可以让学生加深对音调的印象。比如,音乐教师可在空旷的地面上画上三个直线条,分别代表高中低音。当教师唱歌时,学生需要站在对应音调的线条上。三是音乐情感的学习。当学生听到音乐时,身体会不由自主地动起来。如果将歌曲中的情感用具体的体态动作表现出来,则便于学生对歌曲情感的掌握。以《让我们荡起双桨》一课为例,教师可采用情景模拟的方法,让学生们模拟荡起双桨、听海声的动作。
2.5在声乐练习中优化体态律动
教师要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体态律动的学习中去,将其作为主要的学习目标。传统声乐教学一般以唱歌为主,很少加入肢体动作等体态律动的内容,但是现在,音乐教学不再单调,学生拥有了更多的歌曲演绎方式。现在的小学音乐教学方式多种多样,教师可以针对不同形式的演唱设计不同的声势律动教学内容。在声乐练习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歌唱能力的培养,还要注重学生肢体表达能力的提升,要将体态律动教学法应用其中,让学生在演唱的过程中做出相应的动作,“载歌载舞”,从而锻炼身体的协调性,以及更好地感知声乐作品的节奏,更好地进行声乐演唱。随着社会发展,音乐演唱方式日益丰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采用多种演唱方式,以使学生掌握多种技巧,而为了避免学生学习起来难度过大,教师可以为每种声乐演唱方式设计不同的声势律动动作,从而实现声乐演唱方式与声势律动教学法的对应,让学生更直观、更全面、更准确地进行声乐练习。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生有着蓬勃的生命力,活泼好动,对音乐有着强大的感知力,同时,音乐教育不应只停留在听、唱、弹方面,还应体现在体态律动方面,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音乐素质。因此,无论从学生的兴趣爱好还是从音乐教育的目的出发,将体态律动教学融入音乐教育中,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周梦菲.传统文化与小学音乐课堂的融合[J].当代音乐,2020(03):57.
[2]魏晓.体态律动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创新应用[J].当代音乐,2021(15):20.
[3]姚伶俐.多元化的小学音乐教学探析[J].当代音乐,2021,(2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