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重要性

发表时间:2021/8/1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10期4月   作者:陈志辉
[导读] 在小学的教学生涯中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一剂良药是孩子们成长的润滑剂,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学的前提能更好的促进教育教学的顺利发展
        陈志辉

        (深圳市龙华区广培小学;广东深圳,518110)


        摘要:在小学的教学生涯中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一剂良药是孩子们成长的润滑剂,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学的前提能更好的促进教育教学的顺利发展。
        关键词:和谐师生关系、互相理解、师生互动 、促进进步
        在传统的思想里面,教师都是圣人,教师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教学中师生的关系就是: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抄老师和学生始终处于一种上下级的关系。其实我们在处理班级问题的时候要尽可能的站在学生的立场中去关心学生、爱护学生,让学生了解教师所做的事情都是为了学生,消除师生之间的隔膜,达到师生之间互相理解、相互信任、减少不必要的矛盾。
        小学班主任的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大部分学生是能听从安排的,但也会遇到一些生活上的障碍或者遇到学习上的困难,有些学生是不愿听从老师的教导,不服从管理,原因有很多,但其中一点就在于未能与学生构建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 进而影响了其日常管理工作的开展。根据日常管理工作实践,师生关系在有效提高班级管理能力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和谐师生关系的重要性
        (一)是有序开展教学活动的前提
        学生是参与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体。在校园集体学习中,学生的一切活动需要有序的管理,班主任是以班级为单位的管理者、组织者。在学生进行活动时,师生是一个对话体,互动双方,需要交流才能使教学活动正常有序进行。那么,此时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保证教学活动的开展。
        (二)有利于营造良好的班风
        良好的班风需要师生共同努力。学生围绕着班主任进行学习生活,以班主任为中心是良好班风的一个前提。班务大小事情,需要由班主任来处理解决,学生之间的矛盾、学生与家庭的关系、学生与各科任老师的关系,全需要班主任指导,班主任担任着引路人的身份,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指导,优化学生的学习安排,进而营造良好的班风。在与学生的相处中一定要去了解他们,一定不能显示出高高在上的状态可与孩子们多交流了解他们的爱好,想法等等。
        二、如何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一)公平公正处事,赢得学生的尊重与信任
        班主任处理事情时要秉着公平公正的原则,赢得学生的尊重与信任。学生的成长需要良好的班风,学生在这稳定班级氛围学习,才能静心投入。良好的班风创设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班主任每天的班级管理工作。在新学期开学第一天,教师把本学期的各项要求告诉学生,制定班规,这是维持班级日常工作的规则,班集体日常必须遵守。这种稳定的班级氛围,需要老师制定的要求、班规,并能严格执行。每一位班级成员都需要遵守,当有学生违规时,老师应站出来给予指出与指导,这是班规能持续进行的保证,让学生意识到班规是必须遵守的,从而形成习惯。严格执行班规,是教师公平公正处事的表现。
        同时,学生每天接触到班主任,班主任的每项工作学生看在眼里,在心中也会产生对老师的印象。班主任在营造良好班风的过程中,也是班主任在班级中形成个人魅力的过程,是师者形象树立的过程。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小学阶段的孩子对是非判断有一个准则,也执着地追求一切的公平公正。老师在处理班务时,一定要秉着公平公正的原则出发,给学生树立是的一个可信的,能维护学生权益的师者形象。当这个高大形象形成时,学生已经从内心中认可老师,信任老师,从而为和谐的师生关系奠定了基础。平时一定要多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可以多提问让学生回答,多给他们说话的机会,多鼓励他们回答问题给予他们更多的赞赏。


        (二)平等对话,用心交流
        当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得到老师公平公正的对待时,他们会从心底里尊重老师,甚至是爱戴老师,而此时师生关系不应止于此,更需拉进一步,让学生能与老师交心。当教师以一个说到做到,有要求有执行力的老师出现在孩子面前时,其实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安全的保护者,学生在教师这里可以得到公平公正,所以他们愿意向老师敞开心扉。在拉近师生距离的过程中,首先,老师尊重学生,愿意听他们的心声。学生是一个有尊严的独立个体,尊重是平等对话的基础,学生感受到被尊重才能与老师交心。其次,老师应该放低身份,不以高高在上的姿态面对学生,在学生寻求帮助时更应耐心倾听。再者,老师对孩子的教育是采取用心对话,真心相待,教师与学生是朋友的对话关系,是心灵的沟通。老师真心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帮助解决问题,而不一味地批评与责备,更应侧重对孩子的指导。心灵的对话是促成良好师生关系的提升点。日常生活中多互动多与学生一起参加活动,在活动中可以用朋友或者大姐姐的身份去和他们交流,让他们多和你说说心里话以及自己的小秘密家里最近发上的事情,从而拉近彼此的距离让孩子的心和你的心越来越近。
        (三)发现学生闪光点
        带了两年的班级,师生一起学习已经是校园里的平常生活。教师对学生已经互相了解了,了解每个孩在课堂上的表现,在日常行为上的习惯,有自身的优缺点,而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更重要的是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或者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闪光点。课堂上的教学方式并不是都适合每个孩子,基于此,老师可根据不同的教学方式给孩子提供平台,设计不同形式的教学环节,尽量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课堂,让他们找到自己的特点。如此一来,课堂的参与面高了,学生的自信心上来了,学习的热情上涨了,而对课堂的喜爱程度也提高了,同时也提高了对任课教师的好感。
        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不过有些是不容易被发现的。班上有内向的孩子,可能课堂上的活动他们很难迈出第一步去参与,不善于表达,这类孩子自身是带点自卑的,在学习上的自卑,课堂上怕做得不好引起笑话。这时需要老师的鼓励与和善,不急着让学生一定要参与活动。可以借助课堂的趣味与其他学生带来的学习热潮来感染这部分孩子。当这类学生在课堂上的活动表现出兴趣时,可以抓住机会鼓励学生来参与活动,并及时对其勇气表示赞赏。学生在老师身上能得到认同感,自然喜欢和老师亲近了,所以不要轻视孩子们,要好好发现每一个孩子的闪光点。
        (四)换位思考,从学生角度出发
        为人师,在教书和育人两方面上都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思考问题。当学生的某种习惯出现时,如果老师只是一味地指责,效果似乎不是很大,有时这种指责还包含了老师的情绪,这似乎更蒙蔽了老师思维。平静下来,从孩子身上出发,这种习惯为什么存在,如何才能改掉这种坏习惯。慢慢的,走进孩子,了解孩子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从孩子的角度来改掉习惯。其实孩子们也无意违反校规班规,往往是有些事情诱惑他们而忘记了规矩。所以老师要从学生的角度分析原因,从学生的角度给予指导,采用学生能接受的并能实施的方法解决问题。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想问题,学生内心上也能接受老师的教育方法,师生的距离也就走得越来越近了。
        三、结语
        和谐的师生关系,在班级管理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是班主任日常工作中需要关注的问题,是创造良好班风的保证。本文阐述的几点构建和谐师生的关系的方法,主要是站在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还需要不断探究。
        
        参考文献
        [1]王桃英.试论小学班主任与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J].中国电力教育
        [2]吕亚娟.小学班主任与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J].学周刊
        [3]李华丽.浅析如何构建小学班主任与学生的和谐关系[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4]赵芬, 马文.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沟通艺术探究[J].华夏教师
        
        
        作者简介:陈志辉(1976.09),女,汉族,广东深圳人,本科学历,深圳龙华广培小学 小学语文老师,研究方向: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