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幼儿分享行为培养的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发表时间:2021/8/1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4月11期   作者:姚燕芳
[导读] 小班幼儿分享行为是幼儿亲社会行为中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实现与他人交流互助、理解的基础
        姚燕芳
        昆明市第十二幼儿园     
        序言:
        小班幼儿分享行为是幼儿亲社会行为中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实现与他人交流互助、理解的基础。3-6岁的幼儿是个性、人格培养的关键时期,在此阶段培养和发展幼儿的亲社会行为有助于幼儿日后的社会交往和社会适应,越早培养幼儿的亲社会行为越能早日使他们习得和内化,帮助他们更快更好地拥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对周边环境的适应能力,对幼儿的成长和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分享行为可以让幼儿积极健康地成长。然而小班幼儿出现分享行为都非常少,最容易发生争抢,独占等分享问题,所以小班阶段无疑是进行分享行为培养的关键时期。本课题针对小班幼儿分享行为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分析,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构建良好的教育培养策略,旨在促进幼儿社会化和健康积极向上的成长。
        摘要:
        现如今的小班幼儿存在一个非常突出的同题,即分享意识和分享行为的缺失。其具体的表现是两个孩子互相争吵,抓咬的原因仅仅是为了抢夺同一样玩具,有的孩子即便自己不玩这个玩具也要拿着,不想给别人玩,这种问题如今已经是越来越严重,长期以往,将不利于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本课题主要分析现如今小幼儿分享行为的现状,探索和研究培养小班幼儿分享行为的有效策略,促使小班幼儿分享意识得到提高和分享行为得到发展,从而促使小班幼儿社会性得到健康的成长。       
关键词:小班幼儿      分享行为      现状        培养策略     
一、研究背景:
        现在的孩子很多都是独生子女,没有与兄弟姐妹共同生活的经验及互爱互让的经验,往往以自我为中心,不知道关心别人,体会不到与人分享的快乐,加上有些父母不良教育态度,长辈过于溺爱等这些不利因素,都会对幼儿分享行为产生一定影响。小班年龄阶段的幼儿表现尤为鲜明、突出,独占(玩具、食物等)行为是一种十分普遍的现象。通过培养幼儿分享行为,幼儿能改善与同伴的关系,并且增进与同伴之间的友好情感。
        《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中也明确提出社会领域的教育目标从社会关系维度出发的有:幼儿与自身的关系,幼儿与他人的关系,幼儿与集体的关系,幼儿与社会的关系,由此可见培养幼儿学会与人分享的品质已是当前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然而小班幼儿在入园前,生活在家庭的小天地中,没有分享的意识,自我为中心表现尤为突出。因此,对小班幼儿进行分享行为的培养,十分必要,有关幼儿分享行为策略的研究是值得我们关注和研究的问题。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幼儿分享行为是幼儿与他人共同享用某种资源的行为,是幼儿亲社会行为的一种表现。在幼儿的发展过程中,分享行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分享行为可以帮助幼儿赢得玩伴,使幼儿在活动和交往的过程中获得言语表达、人际交流等技能;另一方面,分享行为可以帮助幼儿学会与他人和睦相处,共同享受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带给大家的各种条件,促进幼儿的社会化。同时,分享行为还可以帮助幼儿学会在今后与人共同生活和与人合作共事。通过研究发现,在分享方面做得较好的儿童,往往在解决社会性问题、帮助他人等方面也做得较好。分享行为可以说是幼儿社会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在社会领域的教育目标中明确提出:幼儿要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可见,分享行为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内容。分享行为是一种亲社会行为,是幼儿进入幼儿园集体生活后顺利地融入集体,开展人际交往的关键。分享行为,是幼儿大度友好的表现,是幼儿走出自我为中心,亲近群体,社会性得到发展的表现,通过分享,可以与同伴在共玩同乐中获得同伴的喜爱,建立同学情谊。通过分享,在融洽和睦的社会交往中健全人格,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因此分享行为对幼儿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当前小班幼儿的分享行为普遍不容乐观,幼儿以自我为中心,独占独享的行为比较严重。如好吃的零食不愿与他人分享,好玩的玩具只给自己玩,好看的图书一直占着不给别人看,甚至喜欢的游戏区域宁愿独自一个人游戏也要霸占着不让他人进入,这些动儿都是缺分享意识的,还有一些幼儿就算知道要和他人分享,但因为舍不得而不愿意真正放手,就算分享之后一小会儿就要抢回来,造成更严重的交往危机,非常不利于幼儿的健康发展。因此,对小班幼儿分享行为培养策略的细致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三、研究目标:
        1.让小班幼儿初步了解并体验分享带来的快乐,进一步培养小班幼儿的分享意识。
        2.探索寻求培养小班幼儿分享意识和分享行为的有效策略。
        3.培养小班幼儿分享、谦让的良好品质,使幼儿感受分享带来的快乐,促进幼儿良好个性的发展。
四、研究对象:
        小三班33名幼儿分享行为培养的有效策略。
五、研究内容: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尝试进行小班幼儿分享意识和分享行为的培养,积极利用幼儿园的集体活动来帮助他们学会“与人分享”,消退自我中心心态,促进孩子社会性发展。《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要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由此可见幼儿分享行为的养成非常重要,而小班幼儿正处于分享行为养成的关键期,可由于幼儿自身因素和外部的一些环境因素导致了幼儿分享行为的发展产生了阻碍。
        皮亚杰的“社会冲突认知理论”认为:幼儿在相互作用时由于动作和观点的不同而争论,导致社会认知上的冲突,冲突解决的过程实质上就导致幼儿认知结构改变的过程,也是使幼儿去自我中心化的过程。
        心理学家班图拉认为,决定儿童道德行为的是环境、社会、文化关系、客观条件、强化等,教育者应充分利用这些条件和方法,奖励、肯定幼儿的适当行为,使之逐步形成发展。儿童道德行为是可以通过后天的学习来改变的,环境、教育、榜样同样在学前儿童品质和行为形成中起很大作用。
        塞尔曼(1976)研究了在理解别人观点方面不同年龄的发展水平,从学前儿童到青少年经历了自我中心的角色理解(大约4-6岁),不理解别人的动机,他们主要对外在提示做出反应,不能推断别人的思想,因此分享行为很少。
        瑞格德(Rheingoid,1976)等人观察了13-18个月的幼儿在类似家庭环境中,同父母或其他承认的相互作用,发现几乎所有的幼儿都做出依次或多次的分享行为,年龄稍长的孩子分享的范围和程度则更高。
        斯坦杰克(Stangjek,1978)研究了儿童的自发分享,认为在2-3岁的幼儿中间最为常见是礼物的自发分享,它往往成为幼儿间社会交往的手段。
        我国学者对此也做过研究1989年,上海李丹等人研究食物和玩具的分享,对儿童亲社会行为的高级形式——利他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假设和实验情景下儿童的分享行为都是不高的,但随年龄的增长,其分享的慷慨程度逐步提高。
        郭眉、冯晓霞、庞丽娟研究发现在人生的第二年,儿童越来越明显地表现出分享行为,但分享在4-16岁之间没有发现连续增多的变化趋势,需借助教育,儿童不可能离开教育自发成长为社会要求的品质高尚的社会成员。实践价值:每个幼儿都将进入社会这个复杂的大“网”中,没有谁能侥幸避开。这样每个幼儿都将经历一个个体社会化的过程。个体社会化的过程是从幼儿阶段,通过学习与人交往等技巧开始的,分享则是与人相处的基本规则。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很多情况下,幼儿必须要与他人共同享用许多东西与权利,不能独占,以自我为中心。若做不到这一点就会得不到他人尊重、信任、友谊、支持,当然也就无法进行正常的人际交往,很难找到合作的伙伴,知心的朋友,幼儿会因此而感到孤单、压抑、寂寞、情绪低落、性格内向,严重的还可能产生心理障碍。本课题旨在现代教育思想和皮亚杰关于社会认知冲突理论的指导下,依据目前幼儿亲社会行为发展研究的理论和实践经验,针对由于社会环境、交往群体以及一些家长的不当教育方法造成幼儿“自我中心”的心理定势,试图通过创设各种各样的分享活动,采取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教育方法,使幼儿形成正确的分享动机,促进幼儿亲社会行为及社会性发展。
        本课题根据小班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小班幼儿分享行为的发展特点,抓住一些影响幼儿分享行为养成的因素,探讨了一些培养小班幼儿的分享观念、动机和训练小班幼儿的分享技能、规则的方法,希望可以帮助小班幼儿更好、更快的养成分享行为。
        分享作为一种美德被大家传诵,被大家赞誉。家长在孩子们很小的时候就教育他们与人分享,体验分享带来的快乐,对幼儿实施分享教育,让幼儿从充满童趣的分享活动中真切的感受到分享带来的快乐,这对他们正确理解分享以及将来人格的健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通过本次小课题的研究我们总结了一些分享行为的影响因素及改善小班幼儿分享行为的教育方法和教育内容。通过有目的的教育活动和日常生活来培养幼儿自发的分享行为,让幼儿充分体验给予及被给予带来的快乐和满足,以及与人交往的乐趣。这样,对于全面提高幼儿素质,将来做一个有利于社会的人都将具有深远的意义。
        分享顾名思义就是指和别人共同享受欢乐、幸福、好处等。分享行为是一种综合性行为,也是社会行为的一个重要方面。曾经听过这样一段话:一份快乐两个人分享,就变成了两份快乐;一份痛苦,两个人分担,则变成了一半痛苦。分享可以分成两个层次,一是幼儿意识层次上的分享,二是行为层次上的分享。分享是一种行为,而行为受观念的支配,只有在思想上形成这一种观念才能在行为上有所表现,即幼儿分享行为的形成可分为两种,既有意识上的和实际行为上的。如果意识和行为脱节了,那么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分享行为的形成。一般来说,幼儿会在意识上先形成分享,然后再落实到实际的行动中,但现在部分幼儿的分享行为的发展只停留在意识阶段,没有落实到实际行动中,这就导致了一些问题。
(一)小班幼儿分享意识和分享行为的现状:
        小班幼儿分享的观念较弱。小班幼儿分享的水平受分享物品的数量的影响。小班幼儿在面对分享的物品人手一份之外还有多余时,幼儿倾向于将多余的给需要帮助的幼儿。?幼儿对于不同分享对象的反应不同。如果分享物是食物,幼儿的产生平均分配的反应比玩具更高,对他人慷慨反应更少。
        然而分享行为对幼儿发展社会性的重要性在于:1、分享行为的发展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方面,通过有目的的教育活动和日常生活来培养幼儿自发的分享行为,让幼儿充分体验给予及被给予带来的快乐和满足,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温暖和爱。分享还可以带来无穷的快乐,对幼儿实施分享教育,让他们从充满童趣的分享活动中真切感受到分享带来的快乐。这样,对于全面提高幼儿素质,将来做一个有利于社会的人都将具有深远的意义,也对他们正确理解分享以及他们将来健全人格的形式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2、《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对幼儿分享行为的要求:《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要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在共同的生活和活动中,帮助幼儿理解行为规则的必要性,学习遵守规则;加强师生之间、同伴之间的交往,培养幼儿对人亲近、友爱的态度,教给必要的交往技能,学会和睦相处。
(二)影响小班幼儿分享的因素
        1.自身因素
        (1)根据小班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判断幼儿自身是否正确的形成分享的观念。小班幼儿爱模仿,情绪作用大,认识事物靠行动;因为幼儿的年纪较小,心理发展有一定的局限性,具有以“自我为中心”的特点,与人的交往活动中只能想到自己的利益,以自己的情绪为主导,错误的以为分享就是把自己所拥有的给别人,不会与人互动,更不具备分享的观念;幼儿的逆向思维也尚未形成,这就需要成人的帮助和正确引导。让幼儿真正的理解分享,知道我与人分享,别人也会与我分享,我与社会是互动的,我是社会中的一员。让幼儿积极地与人交往,并自觉地,主动地与人分享。
        (2)判断幼儿是否掌握分享技能、规则。小班的幼儿一般都是刚离开家庭走进社会,与人交往的机会有一定的局限性,并且不理解社会规则和与人交往的技巧。离开家后接触的一切都是很陌生的,原本在家庭中,我要的一切都只是我一个人的,但在幼儿园中,一切都变了,这让幼儿很恐惧。由于幼儿的利己思想,使幼儿在潜意识中对分享行为产生了反对的情绪,这就需要成人在帮助幼儿正确的认识分享行为的基础上,让幼儿了解分享是美好的,是可以共同实现的,知道分享的过程中有一些规则需要我们来遵守,让幼儿了解分享的规则,掌握并学会运用分享的技能。
        2.环境因素
        (1)家庭
        现在的中国大部分的家庭都是独生子女较多,一家人都宠着一个孩子,好玩的,好吃的,都给了一个孩子,这就造成了幼儿根本没有与人分享的机会,就算大人们有时候会做出假意的向孩子要颗糖果的索取,但都只是在和孩子玩耍而已,长期以往,孩子明白了与大人之间的潜规则,只要假意的与大人分享一下,做个动作就可以了,大人们是不会真的要的。这样长期的影响,就造就了孩子的假分享行为。这也是为什么在大人们真的拿了孩子与其分享的东西时会突然哭泣的原因,因为幼儿在意识上根本就不想分享。
        (2)幼儿园
        幼儿园是影响幼儿分享行为的重要因素,幼儿每天大部分的时间都呆在幼儿园中,而且幼儿园中拥有专门的分享行为的培养活动。幼儿园对幼儿社会性的发展的重视程度,和幼儿教师的专业水平都影响着幼儿分享行为的发展。如果幼儿园重视,并且教师可以根据每个幼儿的特点进行教育指导,可以帮助幼儿更快的形成分享行为。相反,如果幼儿园不重视,而教师自身对幼儿的看法就不一致,出现了偏爱某位幼儿的现象,对于这位幼儿偏心的态度,必定会造成对其他幼儿行为的不一致,使幼儿之间失去了公平,对精神和物质不再是平等的分享,幼儿也会模仿,这对幼儿是极坏的影响。
        (3)同伴
        同伴是幼儿进行分享活动的最主要的对象,幼儿对同伴的认识在心理上首先是平等的,放松的。皮亚杰曾指出:“一般的同伴交往和具体的同伴冲突是儿童发展视角转换能力的必要条件,是儿童摆脱自我中心的前提。”3—4岁小班幼儿,刚开始出现联系性游戏,幼儿彼此之间有一定的联系,说笑,互借玩具,但这种联系是偶然的,没有组织的,彼此之间的交往也不密切。这是幼儿在游戏中社会性交往发展的初级阶段,成人应多组织幼儿参加集体活动让幼儿多与其他的同伴沟通和游戏,适当的引导幼儿之间的合作,充分的感受与他人交往的乐趣。当孩子之间发生矛盾时,首先要求他们应站在他人的位置上想想,使他们学会考虑别人的需要,形成初步的换位意识,来克服以自我为中心,养成与人合作的分享品质。
(三)分享行为的培养策略
        对于现阶段我国幼儿分享行为的教育情况,在多次幼儿园各项活动的观察中,我发现了一些在教育活动中,对幼儿社会分享行为培养特殊的教育策略。对此我进行了学习总结,在下文中我简略的进行了解释说明。
        1.培养小班幼儿分享观念意识。
        (1)通过榜样激励幼儿。
        幼儿在小班时并没有对分享行为形成抽象的概念,这就需要一个榜样来引导幼儿,对幼儿进行正面的教育。父母是幼儿最亲近的人,孩子们无条件的崇拜、相信父母。对于正处在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期,并且无意注意在主导地位的幼儿,父母的一言一行都被幼儿默默的注视着,模仿着。所以父母必须端正自己的态度,言行合一,不能只做表面工作,要身体力行地来为幼儿做一个好榜样,让幼儿在生活的一点一滴中学习成长。
        与父母一样,教师在幼儿心中的形象是高大且威严的,引导着幼儿向前进。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幼儿之间相处时的关系、方式都被幼儿关注。这就需要教师不仅仅是在教学活动中教育幼儿学习分享,也要在生活中表现出来。
        (2)文学作品感染幼儿情感。
        幼儿文学世界是一个神奇的领域,它有着自身独特的魅力,对于生活经验不多的幼儿来说丰富的文学世界如一本百科全书,一直深深的吸引着幼儿。文学作品中的一个又一个灵动的形象也深深的影响着幼儿,而文学作品中生动的情节也深深的感染了幼儿。成人可利用文学作品来感染幼儿,使幼儿在阅读文学作品后,感受到作品中角色的情感,并产生共鸣,在下次现实生活中遇到相似的情景时,会产生对文学作品中的角色的情感的记忆,从而产生分享的观念,从而发生分享的行为,体验分享的美好意义。小班幼儿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分享意识后,则需要落实到实践中去,这就需要幼儿充分的了解和认识分享行为的种类。
        2.正确认识分享的种类。
        有些幼儿想要与人分享但又不知道如何与人分享,单纯的认为分享就是把原来是我的东西给别人,然后我就没有了,这种对分享认识不全面的想法使幼儿产生了不愿分享的情绪,其实分享有很多种。在下面我根据分享的事物和幼儿在分享行为中主导地位的不同,大致把分享分为四种:
        (1)平等分享法。
        平等分享法主要是在对一些可以分开的事物进行分享时常用的分享方法。如小红今天带来了两个苹果,分给了小平一个,她们两一人一个,这就是一种平等分享。这也是幼儿在家庭和幼儿园中较常用的一种分享方式,幼儿也比较容易接受。
        (2)共同分享法。
        共同分享法顾名思义是幼儿之间沟通后共同分享一件东西,如小明在玩沙子堆城堡,小石来了,小明和小石一起玩,这就是共同分享。这在幼儿园中课外的时间玩玩具时发生的较多,教师需要适当的指导。
        (3)轮流分享法。
        轮流分享法是对于一些不可分开的东西,幼儿轮流进行分享。这种分享在幼儿园中发生的很多,如在玩大型玩具滑滑梯时就必须要轮流分享了,幼儿正在进行这种分享行为时,还没有玩的幼儿必须学会耐心的等待,遵守游戏的规则,而正在玩的幼儿要保持分享物的完好和不霸占分享物,自觉在游戏时间过后让给下一名小朋友,幼儿不能自控时教师必须给予适当的语言提醒。
        (4)先主后宾分享法。
        先主后宾分享法是给分享物的所有者使用后给其他分享者。幼儿与人分享时可以适当的考虑到主人的心情,让主人先玩,自己自觉的排队然后等主人玩过后开始玩,不能有理所当然的情绪,你有要求别人分享的权力而别人也有选择是否要与你分享的权力。分享的原则要相互的尊重。这在幼儿园中,幼儿在休息时间拿出自己的玩具或图书等分享物时,较多的出现。
        (5)先宾后主分享法。
        先宾后主分享法相对于幼儿园中出现较多的先主后宾的分享法不同,家庭中家长较多的引导先宾后主的分享方法。先宾后主的分享就是让其他分享者先玩而分享物的所有者后玩。这重要依靠幼儿的道德意识,如:小美的家中来了一个小弟弟,小美拿出自己的玩具,让小弟弟先玩,自己后玩。这种分享方式的培养,需要成人不断的引导、鼓励、表扬,使幼儿换位思考,如果我是客人有人这样让我先玩我会很开心,体验分享中的美好情感,也要引导小客人对主人的分享表示感谢,这对幼儿分享行为的培养都有着促进的作用。
在有了分享意识,并充分认识分享的种类和规则后,这时的幼儿就需要一定的实践分享行为的机会,这就需要周围环境和成人的支持。
        3.提供分享机会,创造分享环境。
        小班幼儿接触的环境范围较小,与人交往的机会并不多,这就需要成人的帮助,积极的创造分享的机会,努力的创设分享的环境,让幼儿在一个平等,自由,放松的心理环境中自主地进行分享。
        (1)家庭中的分享。
        在家庭中,有时有客人来时可以让幼儿以小主人的心态主动地拿出自己喜欢的食物,或玩具等,展示自己所拥有的才艺特长来招待客人。在愉快积极的情境中使幼儿体会到分享的乐趣,特别在有比自己小的孩子到家里来时,更要让幼儿去相处,分享自己的东西。让孩子作为分享的主人而产生分享的积极情绪体验,让幼儿乐于分享,培养孩子分享的主动感和责任感。
        (2)幼儿园中的分享。
        在幼儿园中有两种分享的惯用方式,一种是教师组织的专门的分享教育活动,另一种就是融入了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的分享教育活动。这两种都非常的重要,教师组织的专门的分享教育活动是教师有目的、有组织的,幼儿可以专门的从中学习到适合自己身心发展特点的分享技能和了解到分享的规则。而融入了日常生活中的分享教育活动更能给幼儿提供练习的机会,更能让成人从中观察幼儿是否真的掌握了分享的技能和是否真的了解分享的规则。所以两者必须相互融合渗透,才能发挥幼儿园中分享教育的重大作用。
        (3)社会中的分享。
        社会上的分享即一些爱心的奉献了。比如:在举行一些捐款的时候就可以带着孩子去,还有很多的社会教育类的电视节目或广播都是很好的教育途径。让幼儿接受到这种情感的熏陶,感染从而提高对分享的认识,体验新的分享情感。
当然无论是社会、家庭还是社会中的分享教育,他们都不是独立的,他们需要紧密的联系,相互支持,相互作用才能够更好的发挥它们的作用。
        4.强化、巩固分享行为。
        (1)及时表扬、鼓励,给予幼儿精神上的支持,内化分享意识
        对于小班的幼儿不能只是一味地打击,要表扬、鼓励,给予幼儿精神上充分的支持。这就需要成人善于观察,发现幼儿值得表扬的行为,把小细节放大在大家的眼前,在大家面前进行表扬,这样下次幼儿才会积极的产生“我还要这样做”的想法。长期以往有助于幼儿内化分享的意识,养成乐意与人分享的好习惯。真正地从心理有分享的欲望,能体验分享的美好情感。
        (2)练习分享行为,巩固分享技能
        无论在家庭、幼儿园还是社会,我们都要在日常生活中给幼儿提供分享的机会,让幼儿练习分享的行为,使他们能把学到的分享技能加以巩固,从而真正的掌握分享的意义,并会运用分享的技能。理解分享的内容不仅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精神的。如:让幼儿说一说自己有趣的事情,或所看到的、听到的,就像每天早晨的时候都请一位幼儿来为大家说一个自己喜欢的故事或是一首儿歌,也可以向同伴展示自己的特长。借助多种方式,让幼儿更深的理解分享的含义,体会分享活动的乐趣。
        幼儿分享行为的培养不能操之过急,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成人必须有耐心的教育,反复指导、细心观察,对于幼儿哪怕再小的变化我们都要使劲地表扬,推进幼儿积极的发展。
        幼儿分享行为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它需要幼儿、家长和教师的共同努力,长期的坚持才可以进步。然而每一位幼儿的发展程度是不一样的,所以这就需要教师和家长对其进行因材施教地适当教育,并细心的观察幼儿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在一个安定和谐的环境中一步一步地发展、进步。不能求之过急,要对幼儿进行适合其程度的教育。其实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习惯、实施分享行为教育,其最终目的也就是让幼儿认识到给别人带来快乐,为他人、为集体创造欢乐,是集体中每一个成员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进而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播下良好道德行为规范的“种子”,使无私奉献的价值观化为幼儿的道德价值标准,以此来影响幼儿未来的发展,帮助幼儿顺利成长为能够很好适应社会的具有自身特点的健康个体。
六、研究方法:
        1.文献法:收集国内外有关幼儿分享行为的资料信息加以分析,筛选适宜的理论和经验,通过图书室、计算机互联网查阅文献资料,为课题实验获取理论依据,并学习课改先进理念,把握正确的研究方向,借鉴先进的研究经验,指导课题研究,为课题所用。
        2.观察法:在组织活动过程中对幼儿分享行为进行跟踪观察并作好记录,为课题研究得出准确的数据。在自然情境中或预先设置的情境中对幼儿进行直接观察、记录而后分析,最终获得其心理活动变化和发展的规律。
        3.案例研究法:通过个别案例进行研究,对这些“真实记录”进行分析研究,寻找规律或产生问题的根源,进而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们针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撰写教学案例,认真进行反思和交流,最终得出答案。
        4.调查法:以小班幼儿为主要研究对象,调查分析小班幼儿分享意识和分享行为的主要问题,为研究优化教学的方法提供依据。
        5.经验总结法:总结我班已经实施过的一些能够促进分享行为的活动经验,加以分析将适宜的经验用于课题研究中。
        6.行动研究法:运用行动研究培养小班幼儿愿意分享、学会分享,寻找分享教育的途径、方法、措施,根据研究中遇到的具体情况,边实践,边探索,边修改,推进课题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实践研究中顺利而有效地开展。
七、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调查小班幼儿分享行为现状。
        (一)为小班幼儿家长分发有关小班幼儿分享行为的调查问卷,对小班幼儿最初的分享意识和行为作调查,了解小班幼儿分享意识和行为的现状。
        1.你的孩子是独生子女吗?2.你认为幼儿分享行为教育重要吗? 3.你认为你所采取的教育方式,更倾向哪种类型? 4.在日常生活中,你是否会注重孩子进行分享教育? 5.你的孩子是否会主动和你交流情感吗?(比如谈自己遇到高兴的事,自己的好朋友)6.家长有客人(小朋友)的时候孩子会主动拿出自己的零食,玩具吗? 7.对于孩子不愿拿出自己的玩具和食物与小朋友分享,你会出现以下哪种情况? 8.你的孩子想玩同伴的玩具时,她/他会怎么做? 9.在有多余玩具,零食的情况下,你的孩子是否愿意与他人分享?10.你重视你的孩子与小伙伴交往吗? 11.你的孩子与同伴交往时的能力表现? 12.当只有一个玩具的时候,你的孩子会主动把玩具让给同伴玩吗?13. 你认为在集体活动中教师对幼儿分享能力的提高是否有帮助作用?14.你认为造成孩子不愿意分享的原因是什么?
        (二)研究造成小班幼儿分享意识和行为的现状及原因。
        小班幼儿刚入园那段时间,我们常常看见这样的情况:老师刚把玩具放在桌上,有的孩子就马上揽在自已怀中,不给别的小朋友玩;还有的孩子情愿自已拿着玩具不玩,也不愿给其他小朋友玩。户外活动时,有的孩子占着自己喜欢秋千一直不让给别的同伴玩,根本不理会你的游戏规则等。造成幼儿不与同伴分享的原因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初入集体,幼儿的分享观念还没有形成。他们在家庭中都是宝贝,长辈们好吃的好玩的都先让给孩子,他们认为家里的物品都是我的,我想怎么样玩就怎么样玩,在他们心中根本没有“朋友”,来到幼儿园面对新的环境、新的集体、新的伙伴,他们还没有学会交往,所以不能把班上的伙伴当成“朋友”,理所当然的出现了独占玩具的情景。二是迈出家庭,个别父母教育方法不当。幼儿形成不能分享意识。如有的家长叮嘱幼儿,“漂亮小汽车让小朋友会玩坏的”;“爸爸说了,奥特曼让小朋友玩坏了,他就不给我买新玩具了”,耳闻目染,孩子就会形成自己的玩具不与他人分享的习惯。 三是面对同伴,缺乏交往分享技能。在与小朋友共同活动的过程中,有的幼儿不知道怎样与他人分享,例如交流、协商、沟通的交往能力,也就没有体验到分享的快乐。例如:1.开学初,我们让每个幼儿带两件玩具来和同伴分享,有的幼儿很大方地带来了两个,有个别幼儿到学期结束一个也没带来。在玩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争抢、打闹的现象。2.开学中期又请幼儿带书过来,大部分家长都很配合,能理解我们让幼儿带书来的初衷,有的也带来了两本或更多。但是也发现了有的幼儿只看自己的书,怎么也不肯与他人交换。
        (三)调查与分析影响小班幼儿分享行为的因素。
        经过调查表明,我国的学龄前儿童是缺乏分享行为的。尤其是才入园的小班幼儿,他们刚从家庭进入幼儿园这个大集体中,其角色、生活内容、环境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在这样的环境里,幼儿需要与同伴相处,与集体融和。但在小班幼儿集体生活里,我发现小班幼儿的独占(玩具、食物等)行为是一种十分普遍的现象。这个年龄阶段的幼儿十分缺乏分享的意识,而这些表现出强烈独占倾向的幼儿大多性格孤僻,不会与同伴相处,处处总以自我为中心,这使我意识到如何培养小班幼儿初步的分享意识是幼儿教育的一个重要问题。于是我上网查阅各种资料,通过自己平日的工作实践和相关资料的学习,我分析出会影响分享行为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家庭环境因素:
        近年来,家庭居室独门独户化,为幼儿“独占”、“独享”行为的滋生提供了温床。孩子们一生下来就成为家庭的“核心”,缺乏兄弟姐妹共同生活以及谦让友爱的经验。家庭环境的独立化、小型化和家长的不良教养态度,对孩子的分享行为产生一定影响,现在的中国大部分的家庭都是独生子女较多,一家人都宠着一个孩子,好玩的,好吃的,都给了一个孩子,这就造成了幼儿根本没有与人分享的机会,就算大人们有时候会做出假意的向孩子要颗糖果的索取,但都只是在和孩子玩耍而已,长期以往,孩子明白了与大人之间的潜规则,只要假意的与大人分享一下,做个动作就可以了,大人们是不会真的要的。这样长期的影响,就造就了孩子的假分享行为。这也是为什么在大人们真的拿了孩子与其分享的东西时会突然哭泣的原因,因为幼儿在意识上根本就不想分享。还有一些家长会有言行不一的现象,讲一套,再做一套。比如有一次有一名小男孩儿拉住我的手告诉我,妈妈给他买了新的奥特曼电影,我便问他是否愿意把电影带到班级与小朋友们一起看,该男孩马上拒绝,我问原因才知道,原来是男孩的妈妈告诉男孩,好东西不能带到幼儿园,如果带来了会被弄坏。小班幼儿并没有区分对错是非的能力,在幼儿的心中父母就是他们学习的榜样,也是他们前进方向的指路灯。可现在父母的言行不一,造成了幼儿发展的直接干扰,长期以往,对幼儿的发展是一种很坏的影响。
        2.物质因素:
        除了家庭环境以外,有部分原因也是由物质本身造成的。有时我们会发现,孩子表现得非常小气,不愿与他人分享,很可能是他拥有的东西太少了,或者太喜欢这个东西了。还有的孩子不肯分享是因为太珍惜自己的东西,怕别人弄坏他的玩具。
        3.环境因素:
        首先幼儿园是影响幼儿分享行为的重要因素,幼儿每天大部分的时间都呆在幼儿园中,而且幼儿园中拥有专门的分享行为的培养活动。幼儿园对幼儿社会性的发展的重视程度,和幼儿教师的专业水平都影响着幼儿分享行为的发展。如果幼儿园重视,并且教师可以根据每个幼儿的特点进行教育指导,可以帮助幼儿更快的形成分享行为。相反,如果幼儿园不重视,而教师自身对幼儿的看法就不一致,出现了偏爱某位幼儿的现象,对于这位幼儿偏心的态度,必定会造成对其他幼儿行为的不一致,使幼儿之间失去了公平,对精神和物质不再是平等的分享,幼儿也会模仿,这对幼儿是极坏的影响。其次,同伴是幼儿进行分享活动的最主要的对象,幼儿对同伴的认识在心理上首先是平等的,放松的。皮亚杰曾指出:“一般的同伴交往和具体的同伴冲突是儿童发展视角转换能力的必要条件,是儿童摆脱自我中心的前提。”3~4岁小班幼儿,刚开始出现联系性游戏,幼儿彼此之间有一定的联系,说笑,互借玩具,但这种联系是偶然的,没有组织的,彼此之间的交往也不密切。这是幼儿在游戏中社会性交往发展的初级阶段,成人应多组织幼儿参加集体活动让幼儿多与其他的同伴沟通和游戏,适当的引导幼儿之间的合作,充分的感受与他人交往的乐趣。当孩子之间发生矛盾时,首先要求他们应站在他人的位置上想想,使他们学会考虑别人的需要,形成初步的换位意识,来克服以自我为中心,养成与人合作的分享品质。
        4.幼儿自身的心理因素:
        (1)有很多孩子在玩同一玩具及交换时发生争吵,往往是因为不懂得恰当的商议、沟通及分享的方法。有些孩子只愿意和少数特定的人分享。还有些幼儿即使已有了分享与谦让的意识,但在用行动表达时却截然相反,这充分说明了幼儿品德发展中出现了言行不一致的现象,要将分享转化为自觉的行动,还需要进一步培养他们的分享能力。
        (2)其次是没有树立幼儿分享意识,让幼儿自觉产生分享的愿望。分享可以分成两个层次,一是幼儿意识层次上的分享,二是行为层次上的分享。分享是一种行为,而行为受观念的支配,只有在思想上形成这一种观念才能在行为上有所表现,即幼儿分享行为的形成可分为两种,既有意识上的和实际行为上的。如果意识和行为脱节了,那么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分享行为的形成。一般来说,幼儿会在意识上先形成分享,然后再落实到实际的行动中,但现在部分幼儿的分享行为的发展只停留在意识阶段,没有落实到实际行动中,这就导致了一些问题。当然要树立幼儿的分享意识,首先应提高幼儿的道德认识,要让孩子懂得分享行为的意义,因为幼儿品德形成,需要幼儿经历认知,情感到行为习惯养成这样一个过程这需要通过亲身体验才能真正认识。
        (3)在日常生活中渗透“分享”内容不多,不能提供各种各样的分享实践活动也会影响幼儿的分享行为。那么我们如何培养幼儿分享行为呢?这值得我们做深入研究。
第二阶段:探索培养小班幼儿分享意识和行为的策略。
        (一)制订小班幼儿分享意识和分享行为培养目标。
        根据我园小班幼儿实际表现情况,参照心理学及教育学有关资料,制订幼儿分享行为培养的近期目标,和收集相应的可以促进幼儿分享行为养成的集中教育活动教案。
        1.乐意与人分享食物,感受分享的快乐。
        2.逐渐学习一些使用玩具的正确的方法,懂得爱护玩具,体验共同使用玩具给自己带来的快乐和乐趣,从而养成自觉共同使用玩具的态度与习惯。
        3.乐意帮助同伴解决困难,对同伴的进步和成功感到高兴。
        4.能和同伴愉快的游戏,感受共同分享游戏带来的快乐和满足。

(二)搜寻有关“小班分享活动”教案,并组织活动。

    
        第三阶段:探索培养小班幼儿分享意识和分享行为的有效的策略。
        那各方面原因都能导致孩子不愿意分享的行为,那作为老师和父母,如何正确引导是非常关键的。
        (一)培养小班幼儿的分享意识的有效策略。
        1.通过榜样激励幼儿。
        幼儿在小班时并没有对分享行为形成抽象的概念,这就需要一个榜样来引导幼儿,对幼儿进行正面的教育。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幼儿常常是通过观察和模仿来学习的。因此,应及时为幼儿树立分享方面的榜样。发现有分享行为的小朋友,及时地给予表扬、肯定,这样,孩子体验到分享的快乐,从而产生分享意识。父母是幼儿最亲近的人,孩子们无条件的崇拜、相信父母。对于正处在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期,并且无意注意在主导地位的幼儿,父母的一言一行都被幼儿默默的注视着,模仿着。所以父母必须端正自己的态度,言行合一,不能只做表面工作,要身体力行地来为幼儿做一个好榜样,让幼儿在生活的一点一滴中学习成长。与父母一样,教师在幼儿心中的形象是高大且威严的,引导着幼儿向前进。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幼儿之间相处时的关系、方式都被幼儿关注。这就需要教师不仅仅是在教学活动中教育幼儿学习分享,也要在生活中表现出来。同伴是幼儿生活和幼儿园中最常接触的人。幼儿园的每日之星、每日的小班长则是离幼儿最近的榜样。幼儿心中自己与同伴是平等的,别的小朋友能做到的事我也一样能做到,这时大家对于这些小榜样的表扬无疑也是对幼儿自己的一种间接地表扬和鼓励,这种精神的动力会推动幼儿不断地前进。但成人要让幼儿明确为什么这些榜样受人们的夸奖,他们的被大家称赞的地方在哪,要让幼儿有目的的向榜样学习。
        2.文学作品的感染力。
        文学作品中,适当的正面形象最有利于幼儿分享意识的培养。例如:故事《金色的房子》中的小姑娘因为自私而失去了朋友变得孤独,当她与小动物们共享她的漂亮的金色房子时,她又得到了朋友。通过观察回答,让幼儿感受到小姑娘一系列的情绪变化,在此基础上组织幼儿进行故事表演,再一次形象地表现情感信息,从而让其明白分享是快乐的,但必须先约束自己自私的行为,知道任何好吃、好玩的东西都不应该一个人独享,懂得与人分享,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还有文学作品《孔融让梨》、儿歌《分果果》中也都蕴藏着与人分享、感受快乐的内容,还可以将日常生活中有关分享助人的内容编入故事,使幼儿在欣赏故事,讨论故事、理解故事的同时,明白有关道理,懂得正确的方法,知道分享不仅能使他人得到快乐也能使自己快乐。如帮助幼儿分析“为什么孔融把大的梨让给别人,自己吃小的?”“大家为什么表扬孔融?”等问题,使幼儿懂得分享和谦让是一种优良的品质,鼓励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孔融学习。通过情感体验,使幼儿产生自觉、稳定的行为,感受进行分享行为的快乐。
        (二)采取多种方法,培养幼儿的分享行为。

        幼儿的分享行为受年龄、性别、家庭环境、物品的数量、性质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幼儿的分享行为很不稳定。所以采取多种方法对孩子进行培养,使孩子的分享行为在多种方法的熏陶下得到发展。
        1.角色扮演法
        美国心理学家费拉维尔的研究表明:角色扮演和分享行为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受过角色扮演训练的幼儿比其他幼儿表现出更多的分享行为。幼儿的认知因素影响到他们的分享行为,其中角色扮演能力和道德判断能力的作用最为明显。在这个时期,教育他们“共同分享成功”、“共同分享快乐”的最好办法是游戏,特别是角色扮演。
        根据日常观察发现的问题,教师设计一些游戏:如角色游戏中,公共汽车上给爷爷奶奶让座,表演游戏“门铃响了”“谁病了”,让幼儿从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唤起类似的情绪体验,并且学习如何分享。如开“玩具商店”,(每周五为玩具开放日,幼儿从家里自带玩具来园)在游戏中,幼儿轮流扮演售货员、顾客或其他角色,进行公平买卖。这些游戏能给幼儿带来极大的乐趣,能满足幼儿不断交换玩法的需要,有效的提高的玩具的使用率。幼儿既愿意把自己的玩具给同伴玩,也喜欢同伴的新型玩具,“两相情愿”促使友好相处,在游戏中幼儿学习了怎样在集体中与人分享、谦让、交往,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2.激励评价法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人是否品德高尚,必须以他对别人的贡献大小来衡量。而这种贡献最重要的标志就是他是否能以自己人的善良去温暖他人的心。”教师和家长从自身做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感染幼儿。作为教师要热爱自己的工作,关心爱护每一位孩子,主动帮助有困难的孩子。作为家长更应该有助人为乐的精神,关心社会,关爱家庭,家庭各成员互相关心,特别是孝敬长辈。
        3.移情训练法
        移情训练就是指提高幼儿善于体察他人情绪,理解他人情感,从而与他人共享的训练方法。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社会性情感是幼儿品德形成的心理基础,而“移情”是沟通自我与他人关系的重要的社会性情感因素。幼儿喜欢游戏,我们就利用角色游戏、建构游戏、区角活动渗透共享教育。首先,在自由选择游戏内容、人员分配时,告诉孩子每个区域限制几个人,当区域的小花片、小帽子、放鞋处人数满了,就必须更换内容,久而久之,小朋友就不需要教师的提醒,因为他们都会说“人满了,换一个地方。”其次,在材料使用方面,刚开始游戏的一段时间,总不免有些争执,为一块积木、一个娃娃、一个电话机,时常会出现争着玩的情况。拿娃娃家来讲,参加的幼儿多,可谓是大户人家,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三姑四婆总共五六个人,其中免不了为锅、碗、瓢、盆而伤和气的。教师应丰富他们的生活经验,让他们回家看看,家里的大人会不会为了“打个电话”、“谁烧饭”而吵架,告诉幼儿一家人可以分工,如爸爸上班、奶奶买菜、妈妈管孩子,理房间,一家人和睦共处多好啊,逐步使幼儿能够体验到他们的情感,愉快合作游戏。
        4.正面强化法
        在实践中,常用的正面强化有两种:口头语言强化和肢体语言强化。口头语言强化:指老师用适当的语言肯定幼儿的分享行为,强化幼儿的愉快体验,从而激发幼儿再次尝试分享的愿望。例如,在日常游戏中,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景:班上一位幼儿带来一辆新型玩具车,当别的幼儿想与他玩,遭到一次次拒绝时,别的幼儿就会说“以后不和你玩了。”这时带玩具者马上感到如果不与别人分享玩具,他就可能失去小伙伴,于是就同意将玩具给小伙伴玩。这时,教师就要抓住这一教育时机问他:“和**一起玩高兴吗?”并进一步强化:“有好东西应该和小伙伴一起分享才对,你看因为你把玩具分给小伙伴玩,所以你们在一起才玩得这么开心,你真了不起!”类似的情景发生后,如果老师都能注意及时强化,幼儿在今后就会逐渐产生分享的动机和行为。但老师在评价时要注意语气、语调,强化时要重点针对行为本身而不是针对本人,这样幼儿才能产生积极的分享行为。肢体语言强化:指教师运用自己的动作、表情、眼神、姿态等变化来表达对幼儿分享行为的肯定。如有的小朋友经常热心帮助别人——帮小朋友搬小椅子、折衣服,教师看到后都应及时用肢体语言向他们点头、微笑、竖起大拇指或用手轻轻抚拍其肩、头等方式,使幼儿因得到教师的肯定而带来满足和快乐,从而在今后更愿发生类似的行为,在集体中形成学习与竞争的环境。
        5.家园互动教育法
        为了提高家长对幼儿分享教育的意义的认识,课题实验开始之前,邀请专家、教授为家长举办讲座,说明课题实验的目的和理论依据,引起家长的重视,争取家长的支持与配合,使家园教育一致。同时,教师充分利用家长会、家长学校向家长介绍幼儿园的教育主张和品德要求,反映幼儿在园的学习情况和表现,促使家长能够按照幼儿园的教育要求在家庭中对幼儿进行强化。充分发挥《幼儿成长档案》的作用,利用表格记录幼儿的分享行为,分析存在的问题。积极利用“家庭育儿经验交流会”,探讨培养幼儿分享行为的难点和途径。课题实验进行一个阶段后组织家长参加观摩活动,展示幼儿在实验过程中的行为表现及教师的评价,让家长了解教师的教学要求、孩子的发展情况和实验前后孩子的变化。积极组织丰富的亲子活动,如“家庭假日聚会”、“家园同乐运动”、“智力大擂台”、“郊游”、“野餐”等,为家庭之间的分享、幼儿之间的分享搭建平台,通过交流、比较、互动、学习、模仿,制造分享氛围,激发幼儿的分享行为。
        
        (三)在分享行为培养过程中,组织开展几项有效的分享实践活动。
        1.“我的资料”分享活动。
        幼儿园开展主题探究活动,倡导孩子收集资料,我们将这个活动和分享行为的培养相结合,使幼儿形成资源共享意识,通过资料的互相交流,共享信息和知识,资料可以是孩子通过自己的观察、实验、社会实践、参观、访问等形式获得的信息,也可以是孩子自己或成人帮助下通过查阅有关图书或通过网络等渠道获得的信息。孩子有了分享意识后,他们会将自己的旅游见闻、特产、照片带来和大家共享,也会将自己周末到乡下挖红薯、捉蚱蜢、拾稻谷的经验与同伴分享,也能根据主题活动的要求,将从图书和网络上下载的图文资料和同伴一起交流,这种方式对于幼儿的学习活动很有帮助,始终贯穿在各个主题活动中,也很好地促进了孩子分享意识及行为的形成。
        2.“快乐分享爱心宝贝”活动
        为了强化家长在家里对孩子进行分享活动的要求,组织进行“快乐分享爱心宝贝”活动,在活动之初,先提出当选“爱心宝贝”的十几个具体要求,比如:在家会将自己喜欢的菜,食物主动让给家里的老人及大人吃;会将自己心爱的玩具给同伴玩;会关心帮助周围碰到困难的人,如会将零钱递给乞丐,帮邻居奶奶拿东西等;不抢电视频道;……以便家长在引导过程中有所参照,过了三个月后,再请家长按照评选要求给自己的孩子打分,然后进行评选,不要求评选的严格性及公正性,只期望通过这种活动,强化家长在家庭教育行为上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3.“温馨友好家庭”活动
        孩子在幼儿园处于群体环境中,但在家里却是“只有我一个”,不利于分享行为的形成,于是有些孩子在周末会互相串门,久而久之,两户家庭成了亲密家庭,家长也成了好朋友,受其启发,我们打算进行“温馨友好家庭”活动,向孩子提出要求:选一个或两个同伴作为周末来往的对象,并在来往次数,及友好指数方面提出要求,如不可以吵架,玩具、食物共享,要互相帮助,一起出游等。然后向家长提出这种活动的意义,实行方式,请求协助方面的要求。在活动期间,让孩子常常进行讲讲画画“我有两个家”等活动。在学期末家长互相进行交流,在班级公示栏中进行“友好家庭”名单的公布。
        4.为“山区小同伴献爱心”活动。
        山区贫困地区的孩子买不起图书,玩具,对于他们来说,得到玩具和图书是多么珍贵。而我们的孩子每人家中都有大量的玩具、图书。我们向幼儿介绍贫困地区儿童的生活学习状况,使孩子产生同情之心,再发动大家捐献玩具、图书,通过这次活动,不仅能为贫困山区儿童解决实际困难,而且对于培养儿童的利他意识及分享行为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5.参观无偿献血现场。
        市红十字会每年都要举行几次无偿献血活动,我们就利用这一特殊的教材,带幼儿参观无偿献血现场,让他们在产生心灵震撼的同时,强化分享意识和利他意识。在参观无偿献血现场,小朋友也许弄不懂献血的真正意义,也不理解献血者献血之后对身体会有什么影响,但他们都实实在在地能感受到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样活生生的教材能产生的教育效果,会大大超过灌输和说教式的教育。
        6.为敬老院老人献爱心
        敬老院里的老人大多已没有亲人,让幼儿走进敬老院,去关爱老人,一方面可以给老人们带去温情和欢乐,另一方面也让幼儿体会到奉献与分享能带来的欢乐。幼儿来到敬老院,有的为老人唱歌跳舞;有的为老人捶背捶腿;有的亲热地依偎在“爷爷”、“奶奶”身边,与他们交谈,当老人们脸上露出笑容时,当老人们发出一阵欢笑时,幼儿们一个个都显得很开心。离开时,“爷爷、奶奶再见”的喊声此起彼落。这一活动的意义不在于幼儿们能为老人做多大的奉献,而在于让幼儿真切地体会到,能为他人做出奉献是一种美德,同时也是一种快
        (四)提供分享机会,创造分享环境
        小班幼儿接触的环境范围较小,与人交往的机会并不多,这就需要成人的帮助,积极的创造分享的机会,努力的创设分享的环境,让幼儿在一个平等,自由,放松的心理环境中自主地进行分享。
        1.家庭中的分享
        在家庭中,有时有客人来时可以让幼儿以小主人的心态主动地拿出自己喜欢的食物,或玩具等,展示自己所拥有的才艺特长来招待客人。在愉快积极的情境中使幼儿体会到分享的乐趣,特别在有比自己小的孩子到家里来时,更要让幼儿去相处,分享自己的东西。让孩子作为分享的主人而产生分享的积极情绪体验,让幼儿乐于分享,培养孩子分享的主动感和责任感。
        成人们对幼儿的分享行为的培养必须是有意识的、有目的的、有计划的。比如可以多带幼儿到社区的空地上与其他的同伴接触,创造一些可以分享的机会,比如拿一些糖果让幼儿学习与人分享,带一些玩具一起和别人玩。刚开始时可能会有一些问题,如孩子不愿分享或哭闹不止,这些都是正常的现象。幼儿的心理水平刚开始时,并没有发展到可以换位为别人思考的程度,所以家长必须细心的指导,有耐心的说服幼儿,一步一步地引导幼儿,在生活的一点一滴中培养幼儿为他人着想的意识,告诉孩子与人分享的行为是值得表扬的、是大家认可并接受的。
        2.幼儿园中的分享
        在幼儿园中有两种分享的惯用方式,一种是教师组织的专门的分享教育活动,另一种就是融入了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的分享教育活动。这两种都非常的重要,教师组织的专门的分享教育活动是教师有目的、有组织的,幼儿可以专门的从中学习到适合自己身心发展特点的分享技能和了解到分享的规则。而融入了日常生活中的分享教育活动更能给幼儿提供练习的机会,更能让成人从中观察幼儿是否真的掌握了分享的技能和是否真的了解分享的规则。所以两者必须相互融合渗透,才能发挥幼儿园中分享教育的重大作用。如:每个星期中设定一天的课外活动为分享日专题活动,让幼儿从家中带来自己喜欢的食物或玩具、图书等,在集体的环境下进行分享活动,体验分享的乐趣。
        3.社会中的分享
        社会上的分享即一些爱心的奉献了。比如:在举行一些捐款的时候就可以带着孩子去,还有很多的社会教育类的电视节目或广播都是很好的教育途径。让幼儿接受到这种情感的熏陶,感染从而提高对分享的认识,体验新的分享情感。
        当然无论是社会、家庭还是社会中的分享教育,他们都不是独立的,他们需要紧密的联系,相互支持,相互作用才能够更好的发挥它们的作用。
        无论在家庭、幼儿园还是社会,我们都要在日常生活中给幼儿提供分享的机会,让幼儿练习分享的行为,使他们能把学到的分享技能加以巩固,从而真正的掌握分享的意义,并会运用分享的技能。理解分享的内容不仅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精神的。如:让幼儿说一说自己有趣的事情,或所看到的、听到的,就像每天早晨的时候都请一位幼儿来为大家说一个自己喜欢的故事或是一首儿歌,也可以向同伴展示自己的特长。借助多种方式,让幼儿更深的理解分享的含义,体会分享活动的乐趣。
例如:
        瑶瑶小朋友过生日,带来了巧克力饼干和围巾和大家分享,这也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分享性行为,能让孩子把自己的欢乐带给他人。就像当天大家给他们唱生日歌一样,这就是一种情感上的分享。
        上次依依小朋友给大家从家里带来了一大箱积木,放在了玩具区里和大家一起分享,她的玩具受到了大家的喜爱。所以孩子分享行为的培养也和父母的教育方法有关。
        程程小朋友也给大家带来了一整套光碟,和大家分享她最喜爱的动画片,大家都很开心。
        当然幼儿分享行为的培养不能操之过急,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成人必须有耐心的教育,反复指导、细心观察,对于幼儿哪怕再小的变化我们都要使劲地表扬,推进幼儿积极的发展。幼儿分享行为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它需要幼儿、家长和教师的共同努力,长期的坚持才可以进步。我们也通过了各种形式的活动,结合家园合作对于幼儿的分享行为的培养做了共同的努力,也有了一定的成效,相信我们一直坚持下去的话,孩子的社会性发展会有进一步的提高。


八、研究结果:


九、研究结论
        首先明确了培养幼儿分享行为的重要性,通过对幼儿进行分享行为培养,幼儿能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健全的人格发展。其次幼儿大脑的神经活动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导致幼儿行为的反复性和周期性。要使“分享”成为习惯,变成其自身的行为方式,需要给幼儿充分的实践、操作机会,这不仅需要幼儿园的努力,同时需要家庭、社会的配合,持之以恒,才能促进幼儿的健全人格发展。再次幼儿之间的分享,必须让幼儿懂得相互尊重的道理。只有建立在尊重基础上的分享行为才有效。
        幼儿的分享行为水平呈现出不同的层次。他们的分享行为经历了被动分享—诱发分享—自发分享这样一个过程。开始幼儿在分享行为表现过程中都体现出以自我为中心的道德认识,而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幼儿开始注意别人的需要和情感,注重行为的结果和意义。
        在研究前期,幼儿所陈述的分享原因,主要是自利、自我情绪的认识。例如:分给别人玩具是因为“我可以玩别人的玩具”、“他的玩具好玩”;分给别人糖吃是因为“我觉得这糖不好吃”、“这糖吃多了会烂牙齿的”“给他东西吃,老师会表扬我”等。而在研究的后期,有部分幼儿在分享时就有了有利他人的动机和认识,主要表现在认识到自己行为的结果和别人在情境中的感受。例如:把物品给别人是“要跟别人一起快乐”、“他没有会很难受”、“大家要一起分享快乐”等等。
        经过我们有意识的培养,大多幼儿能够大方的把自己的食物和玩具与同伴分享,出现了自发分享的行为。但是,幼儿的分享行为还是不稳定的,易受外界刺激的干扰。幼儿的分享行为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经过长期引导和教育。将分享活动贯穿于一日生活各个环节,以生动活泼的方式让幼儿对人对事产生积极的态度和情感体验。在主观上产生分享的内在动机与愿望,使幼儿的分享行为逐步由被动分享、诱发分享上升到自发分享,为其一生良好品德打下了基础。
十、思考与展望
        通过研究和实践,我们深深地感受到“分享行为”的培养对幼儿健全人格的培养效果是肯定的、对幼儿整体素质的提高是甚为有效的,幼儿良好个性的发展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一)存在问题
        1.幼儿分享的环境不稳定性。幼儿的分享行为在园在家有一定的距离,这与独生子女在家的特殊地位有关,尽管家长知道幼儿园在进行共享教育,很多家长也有意识给予分享机会,但家园有别,特别是共享食品,许多家长总有不与孩子争食的想法。
        2.幼儿个体差异,大部分幼儿分享行为可以自主完成,个别幼儿还需要老师的提醒才愿意分享。幼儿心理品质的差异性,决定了我们的研究工作在每个孩子身上产生了不同的效果。新《纲要》理论为支撑,不断探索对交流分享的认识和理解,归纳出不同情景下提高幼儿交流分享能力的一些有效方法和支持性策略。因此,我们还应更全面、更细致地去做好个案方面的工作,在一如既往的努力中,力求有更大的突破与进展!
(二)展望:
        1.分享教育中创设良好的班级氛围,以及教师保育员的为人师表、正面教育也很重要,起到隐形影响幼儿的作用。另外,家庭配合幼儿园也是教育成败的关键,应加强指导家教的工作,避免幼儿产生两面现象。
        2.对小班幼儿知行不统一特点,注重分享情感的熏陶和移情教育;为幼儿创造分享练习的机会,体验分享的快乐。
十一、参考文献:
        [1] 薛丽. 周刊2018年第031期(J) 《你来我往快乐分享——小班幼儿分享行为现状分析及教育策略研究》
        [2] 范从芳. 时代教育2016年第016期(J)  《小班幼儿分享行为的培养策略分析》
        [3] 陆亿群. 读写算(教研版)2015年第023期(J) 《培养小班幼儿良好分享行为习惯的策略研究》
        [4] 吴新红. 教育观察2015年第11X期(J) 《小班幼儿分享意识及行为培养的实践研究》
        [5] 吴新红. 教育观察(中旬)2015年第006期(J)  《小班幼儿分享意识及行为培养的实践研究》
        [6] 帅丽娟. 小作家选教学交流(上旬)2014年第002期(J) 《浅谈小班幼儿分享意识和行为的培养策略》
        [7]吕华.林静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4年第005期(J)  《幼儿分享行为影响因素及培养策略研究》
        [8] 田莹莹. 新课程研究(学前教育)2012年第001期(J) 《浅谈小班幼儿分享意识和行为的培养策略》
        [9] 沈姚  西藏教育2006年第012期(J)  《培养幼儿分享行为的策略研究》
        [10] 徐尧.  新智慧2019年第003期(J) 《浅谈幼儿分享行为培养策略》
        [11] 徐尧. 新智慧2019年第003期(J) 《浅谈幼儿分享行为培养策略》
        [12] 江芬芳.考试周刊2018年第049期(J) 《幼儿分享意识及行为培养研究》
        [13]《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2012年8月
        [14]《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2001年7月
十二、附录: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