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路径探究

发表时间:2021/8/1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4月11期   作者:赵双旭
[导读] 人立于世,不仅靠专业才能,更依靠自身德行,才能更好地在这个社会生存,被社会所接纳,才能在此基础上借社会大环境不断促进自身的提高和发展
        赵双旭
        云南省德宏州瑞丽市弄岛镇等秀小学
        摘要:人立于世,不仅靠专业才能,更依靠自身德行,才能更好地在这个社会生存,被社会所接纳,才能在此基础上借社会大环境不断促进自身的提高和发展。因此立德树人,明确要求教育要以德育为先。而小学、语文,一个是人生启蒙发展初阶,一个是中华传统美德、文化以及人文主义的重要教育阵地,充分体现了小学语文德育突出的重要教育地位。所以基于小学语文教学德育现状,探寻有效的渗透路径是每位小学语文教师所肩负且必须履行的重要职责。
        关键词:小学语文;德育教学;渗透路径;探究
        德育,尤其是小学德育的重要性无需赘述。对当前教育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师而言,应积极探究的是,如何用适合小学生发展现状,符合语文学科特色,具有智慧化的手段,成功渗透德育?要回答这一问题,不能短视,只顾一节课、一段时期的德育教学。教师应从长远成果的有效性与持续性考虑,要让懵懂的小学生从思想、情感、行为、语言等各方面,都能逐渐正确认识德育,理解德育,更能慢慢养成良好的德育习惯,让其受益终身。
一、挖掘语文德育素材
        小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由于年龄较小对教师会较为依赖,自身并不能主动完全从教材中汲取德育元素。所以需要教师发挥主动性,将语文教材中的德育素材挖掘出来,并配合适合小学生的教学方式和内容,实现德育的有效渗透。比如在五年级课文《青山处处埋忠骨》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将青山、忠骨等相关的象征意义,借助诗人龚自珍《己亥杂诗》中“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以及岳飞墓对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等诗句、对联,配合形象化的课件图画、视频解说,让学生了解诗句、对联含义,还可以由此引申出关于龚自珍、岳飞的爱国故事,以鲜活的任务帮助学生更准确地了解课文题目和正文结语所表达的忠心、报国、爱国等情感含义。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入关于抗美援朝战争的有关史料故事,组织学生学习红色革命精神与文化,从爱国的单一教学向整个红色文化扩展,让学生通过学习革命故事,学习革命先烈的优秀品质,获得更广泛的德育熏陶。最后,教师可回归学生生活当下,引导学生从自己身边发生的新闻、真实事件,去探讨:新时代的小学生要如何爱国?并以这一问题为目标,请学生组成合作学习小组,通过查阅资料、走访调查、故事表演等方式,将自己对爱国、报国、红色文化等的了解表达出来,这一过程中就实现了德育的渗透和对外输出的过程,可以让学生的思想、情感和行为都被调整,让德育内涵深入其心中
二、开展课外德育活动
        小学生普遍活泼好动,开展课外活动符合小学生活泼的特点,可以让其更积极地参与课堂。

而且德育不仅仅是知识和思想的理论教育,还需要以理论指导实践,让学生通过亲自实践去加深对各类德育内涵的感知和体验,才能促进理论向学生自身感性实践经验的有效转化,让外部的思想与道理,内化为学生自己的情感与价值认同。例如在五年级课文《将相和》的教学完成后,教师以问题“人物身上的哪些特点对自己的成长有帮助?”为引,先请学生通过小组交流各自得出自己的答案,比如蔺相如对廉颇的包容,教会了学生为人处世等。教师再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更深一步的引导和启发:人物身上的什么品质,是你们在现实生活中可以做到的?这就引导学生将课文学习和实际生活结合起来。最后,教师再请每组学生确定一个共同认为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做到的优秀品质作为探究学习主题,如“包容”,以一周为期限,在与教师、同学、家人、朋友的相处中,去践行这种品质。例如多子女家庭的学生,应在一周内做到对自己调皮的兄弟姐妹更多的包容,比如不争执玩具、不推卸责任、不恶语相向等。要求每日小组要在线上的学习群内简单分享今日自己做的事,并提供小短文、照片、视频或其他材料作为证明,教师根据每个学生的表现、进步,每日基于鼓励评价,一周后给予实质性可以满足学生需求的特别奖励,可强化学生保持优秀品质学习的动力。这样就在思想生活化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了学生行为和情感从教材向生活的融合,通过身边事、身边人,去践行这些品质,培养这种品质。
三、注重德育习惯养成
        小学生的发展具有明显的不稳定性,容易受到外部影响而养成一些错误的认知或行为习惯。在语文教学中,除了教材学习和活动教学之外,教师也要注意育人工作中细节德育内容的有效渗透。从细节做起,帮助学生逐渐改正一些错误的行为或认知,逐渐培养良好的德育习惯,让其在习惯的帮助下,能在今后树立正确的三观,发展健全的人格。比如在上述的小组讨论活动中,小学生因为正处于围绕自我而认知世界的阶段,所以思想和表达具有鲜明的自我意识,即容易以自己为中心,拒绝反对意见甚至因为讨论引发同学之间的争执。则在讨论开始前,教师就要立规矩:接纳不同意见,尊重与自己不同的意见;耐心倾听他人表达,不准随意打断他人;有不同意见或他人未能想到的新点子,要主动分享,不要藏私。然后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对每组的学生进行观察和提醒。这样在每次的小组讨论中,教师都注意对学生这些表现的纠正和引导,学生就能自觉养成礼貌倾听、友爱交往、尊重他人、学会分享等优秀习惯。
结语
        综上,小学语文是小学生重要的德育培养阵地,教师要在教学中实现有效的德育渗透,就要建立在把握小学生发展特征,紧抓语文学科特色的基础上,将教材与课外结合,将理论与实践活动结合,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从认知、理论、思想、情感、行为等各方面实现全方位的有效渗透。
参考文献
        [1]南铭.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实践研究[J].学周刊,2019(30):60.
        [2]朱丽波.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有效性措施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19(08):9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