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

发表时间:2021/8/1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4月11期   作者:杨阳
[导读] 小学生对数学正处于一个探索、求知阶段,在这一阶段,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将会对学生此后的学习提供极大的帮助
        杨阳
        贵州省普安县龙吟镇吟塘小学
        摘要:小学生对数学正处于一个探索、求知阶段,在这一阶段,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将会对学生此后的学习提供极大的帮助。在数学中,良好的学习习惯包含许多正确的学习行为,因此,每位数学教师的工作任务除了正常授课以外,还应包含监督学生的学习行为,加强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关注和引导,找到养成良好习惯的方式方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习习惯;课前预习;整理错题;检验结果

        
        现阶段,学生的不良习惯在学习过程中有着较多的体现,比如字迹潦草、做题粗心大意等等,面对这些陋习,在数学学科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需要对学生不断的正向引导,运用适当的方式方法,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循循善诱、谆谆教导。基于此,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谈一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希望对广大的教师有所帮助。
        一、布置预习任务
        小学生是一群自制能力不强的群体,没有教师或家长的督促,他们很难自主开展学习。而预习作为一种学习指令,对学生每门学科的学习都有帮助。因此,要培养学生预习的学习习惯,需要教师对学生在预习内容上做适当的引导,为学生布置详细的任务,让学生在预习时不会像无头苍蝇一样盲目。需要注意的是,布置的预习任务应当是清晰明确的,不能出现模棱两可的情况,应该具体到预习哪些内容,预习的程度是怎样以及需要达到的效果。还要注意时间的掌握,每次不能布置过多的任务。
        例如,在教授一年级下册“一百以内数的认识”这一节之前,我给学生布置了课前预习的学习任务。这节知识是为了让学生初步了解大数,于是,我便为学生详细规划了预习任务,我要求学生回家后,借助扑克牌、积木等工具,试着摆出几个大数。接着,再准备一张田字格纸,把80以上,100以内的整数书写出来。这个预习任务比较详细,学生的配合度也比较高。到了正式上课时,我用PPT展示了一幅扑克牌,并指出了一幅扑克牌的数量是54张,对54做了一番形象化的描述。之后,我让学生拿出一张纸,我念一个数字,学生默写一个数字,由于学生都事先做了预习,所以此过程并没有浪费课上过多的时间。班上的学生通过预习,都体会到了预习的好处,自此之后,许多学生都养成了预习的好习惯。
        二、自主整理错题
        解答数学题目,难免会出错。愚者会在表面上把错误进行修改,改完便抛之脑后,不再反思。而智者则会把错题整理起来,认真分析出错原因,并掌握同种题型的正确解题思路。小学阶段的学生可塑性较强,特别是一二年级的学生,在这一时期养成整理错题的好习惯,将会对学生今后的学习提供许多帮助。

教师需要在此做出适当的引导,讲错题时,不要只讲正确解法,要引导学生了解错误出现在哪里、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错误、怎样才能避免这种情况的再次发生,尤其是在出现同类型的题目时,要举一反三,不至于多次犯同样的错误。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将上述内容整理出来,将错题整理成册,以便引以为鉴。
        例如,在我讲解完一年级上册的月考试题时,班上的学生几乎都是一听了之,并没有进行深刻的思考,只是在试卷上做了修改,就以为做完所有工作了。在我讲解的过程中,部分学生由于头脑聪慧,他们可以迅速记住自己的错误点,但是,当后续做题再次出现同类型的题目时,由于这类学生之前没有做相关的归纳与整理,也没有做深入的题型分析,就容易导致再次出现同样的错误。这显然是一种得不偿失的学习方法,这种出错并不仅仅是因为马虎造成的,主要是因为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错题没有做系统性的整理。于是,我在课上强烈要求每位学生准备一个做题本,用以课下整理自己的做题。为了督促学生一直保持整理错题的学习行为,每隔不久,我就要收一次错题本,查看学生的整理进度是否跟上了教学进度。在我的严格督促下,学生渐渐形成了稳定的学习习惯,学会了自行整理错题,为学生的复习提供了学习资料。
        三、检验计算结果
        很多小学生在做计算题的时候,由于他们初学计算,所以,很少有学生一次就能计算准确。学生要想保证自己的计算题都能计算准确,往往需要经过细致的验算。每次考试之后,都有学生因为粗心导致计算失误,丢失了分数,因此,检验计算结果这一学习习惯的培养成为了每一位数学教师的重要工作。通过验算这一过程,学生可以发现自己的错误,进而加以纠正,能够增强学生的成就感,提升学生的数学成绩。教师要让学生明确,计算与验算是一个完整的解题过程,缺一不可。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养成计算完再进行验算的意识。
        例如,在教授一年级下册“20以内的退位减法”时,我从学生的作业中了解到,许多学生经常会因为没有审清题目,出现计算失误。对于这类非智力因素所造成的失误,我在课上向学生讲道:“大家都已经充分掌握了2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这就意味着已经拿到了一半的分数,另一半分数需要你们把结果计算正确,那么,怎么自己检查自己的计算结果是否正确呢?”我在黑板上写出了一道例题,先用减法做出了结果,接着,引导学生认真的把差与减数做加法,检验和是否等于被减数。如果相等,说明计算正确,反之,就需要重新计算。我向学生反复强调了此步骤,让学生重视起验算。不久后,学生的计算正确率着实提高了不少。
        总而言之,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取得优异成绩的敲门砖。数学教师需要在教学之余,多花费一些时间,观察学生的学习行为,如发现有陋习,教师要及时对其进行纠正。除了观察学生已有的习惯以外,教师还要明确: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只有促进学生把正确的学习行为培养成为习惯,才能更好的培养祖国的花朵。
        
        参考文献:
        [1]熊计堂.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J].赤子(上中旬),2015(14)
        [2]周挺霞.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习惯之我见[J].海峡科学,2014(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