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康宾
东莞市樟木头镇中心小学
摘要:在小学体育课后作业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情况和家庭环境的特点来进行实施和设计,在保证学生安全和身心获益的前提下,提高体育科目锻炼和塑造身心的要求。
关键词:小学体育;课后作业;家庭
随着素质教育和全面发展理念在小学教育中的实施,具备良好的身心状态与智力发育之间的相互补充成为当前教育的重点。体育课堂在培养小学生健康素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课后家庭体育作业也成为校内教育课堂的重要补充。
一、小学体育教学概述
《体育教育新课标》中提出,教师应适当的将家庭体育活动作为课堂体育教学的有益补充,提高学生自主锻炼和提高身体素质的主动性,养成体育运动和活动的良好习惯[1]。由新课标的要求可以看出,体育家庭作业在小学阶段整个教学环节占据的重要性,其深远而深刻的意义在于培养学生主动锻炼的意识与积极性。
二、小学体育家庭作业的类型
无论是在城市环境和乡村环境中,体育课后作业都应当充分考虑到学生家庭环境的现实需求。根据家庭作业形式的不同,可分为下列几种类型:
(一)独立完成型?
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其身体素质相比学前儿童成熟和稳健,能够独立完成一些基本的体育项目。这些项目而无需借助复杂的器械,也能达到体育锻炼的效果。如踢毽子、跳绳、跳远、跳方格、仰卧起坐等项目均是可以自主完成的体育项目,舞蹈、短跑、体操、武术等也是可独立完成的项目。教师可根据体育课标中的要求以及学生的整体身体素质,为学生设定相应的家庭作业任务以及目标,协助学生完成体育活动的达标与质量。
(二)搭档配合型
合作活动是体育活动中常见的运动项目,如团队合作型中的篮球、足球、橄榄球等;对抗型,有乒乓球、羽毛球、网球等。在课后体育作业中,通过同学以及同小区的同伴之间相互配合开展体育活动,有助于学生全方位身体素质的培养和配合竞争意识的树立。
(三)探索型
探索性活动在教学中不是严格的体育项目,但是与体育活动的内涵与要义息息相关。如爬山、攀援、划船等活动项目,根据不同地方的地理环境特点和条件来进行开展。除了依托自然野外的体育项目,游泳、轮滑、平衡车等活动,也是在成熟的城市环境中可以进行的项目。
(四)游戏型
伙伴之间通过设定追逐类、技巧类、对抗类、合作类的小游戏来满足体育锻炼的要求,同时也提高了作业的趣味性。学生在放松身心的同时,也锻炼了身体,如撕名牌、跳山羊、丢手绢等游戏形式能够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参与的积极性较高。如学习《立定跳远》一课时,教师可分小组或者布置亲子间的比赛作业,让学生回家记录家人的跳远距离和小区玩伴的跳远成绩进行数据记录,由不同人之间的比拼来提高作业的竞争感和趣味性。
(五)书面作业
广义的体育作业与身体实际的落地相符合,但体育家庭作业并非只有身体活动这一种。如根据某场乒乓球比赛来总结比赛节奏以及某些技术方面的探索与分析,这也是提高对不同体育活动环节的科学注释。如日常体育活动的热身和放松的休息事项,运动中的拉伤、骨折、流血等意外受伤的处理;运动中双臂和双腿的摆动形式,跑步的注意事项等。
三、小学体育布置家庭作业的设计特点
《小学体育新课程标准》指出,体育课程设计的初衷是提高学生自主锻炼自觉性,提升他们对于身体协调能力、抗压能力的培养以及竞争意识、合作意识的锻炼与成长。?
(一)计划性
教师应根据季节的不同、学生发展特点以及考试需求等不同的目的来设计不同的体育家庭作业。夏季的课外作业设置户外活动,冬季的作业以室内活动为主。尽量能使大多数的学生能够获得体育锻炼之后,收获体能和毅力的进步与价值。体育家庭作业的设计初衷一定是要从学生的身心特点出发,结合当下的人文生活环境的影响,从而设计出一套适合学生和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系统化的锻炼体系。因此,在设计中应当做到趣味性与科学性相结合,适配度与渐进性所兼顾,共同完成提升学生身体素质,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的核心要求。
(二)安全性
作业不是为了单纯的增进成绩,更多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运动主动性,在家庭中缺乏教师的科学引导,倒立、翻滚等有些项目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家庭作业设计应充分考虑到家长和家庭环境的适配性[2]。如在乡村环境中,有宽阔的泥土场地,或者是田野森林环境等可设计不同的体育锻炼项目。在城市环境中要借助小区广场以及室内环境等布置相应的家庭作业形式。家庭作业的形式结合家人和环境开展,如亲子的室内球练习,利用空瓶子等用具进行“保龄球”练习、玩具飞镖等,利用假期时间引导家长和学生一起进行爬山、跑步等运动,促进了亲子关系又巩固了体育学习的成果。
(三)渐进性
体育活动是要循序渐进的进行,前一阶段的活动为后一阶段的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并根据学生运动特点的不同来进行调整。体育活动设计还要与家庭生活相适应。家庭生活是与学校环境截然不同的两种环境。亲子活动也成为当前体育锻炼项目的大趋势,家长与学生抛接球、健身操等亲子锻炼活动,也能成为家庭作业的一部分。
(四)全面性
体育活动在学生提高身高、增加肺活量、保护视力和活动关节等不同的方面,全面推进学生各项素质的发展。体育活动的作业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身,6到12岁儿童的心智容易被趣味性的事物所吸引。他们天生运动和新鲜的事物,对于合作和团体的需求是与生俱来的。如果学生对于这种项目产生了兴趣,那么他们自然而然能够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来,教师应设计相应的活动及小组赛提升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
(五)针对性
根据男孩女孩的不同以及身体素质、力量身高等不同身体条件,尽可能的展开差异化教学,满足不同学生对于课后体育锻炼效果的要求。作业设计上兼顾地方特色,如丢手绢、竹竿舞、跳皮筋、打陀螺、跳房子等耳熟能详的传统游戏活动,也可以应用到当前的体育作业中来。由家长或者教师来向学生传授游戏规则啊,或利用当地的地理人文特征等开展游戏活动。
四、小学体育课后家庭作业设计与实施策略
(一)作业设计与日常教学相关
在制定体育家庭作业时,教育主管部门要将体育家庭作业落实完善监督到与学科作业同等重要的地位,根据不同地区和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地区特征,实行作业的实施标准与内容,制定教学纲要和指导手册,将家庭作业落实到实处。学校也要制定科学制度,督促体育家庭作业的落地和系统化。在学校和师生之间等搭建交流平台,督促体育作业的落实和反馈。在前滚翻的教学中,教师要向家长和学生传授好练习的安全防护和科学方法,引导家长配合学生,利用毯子和瑜伽垫等很容易实现作业的练习与实践。如在学习沙包掷远时,教师对于抛接和踢沙包的动作做好练习方法,让学生在课后作业中练习,为投掷沙包打好基础。
(二)作业设计体现差异化
根据学生不同素质和环境的差别,开展差异化的体育作业设计教学。如面对不同学生的专注力、耐力、灵敏度不同素质的学生,制定不同的作业目标;跳绳作业考验的是学生的反应能力和腿部力量,不同学生耐力和技巧存在差异。教师要制定基础的合格线,并对学生提出不同档次的要求,并对跳绳成绩较好的学生适度要求和拔高,不同素质的学生之间拉开档次。同时,又培养了他们专注和挑战的意识。在低年级学生中可设计踢毽子、单腿站、跳绳、跳远等简单的作业形式,高年级可进行针对性的作业方式,如接力跑、交叉跳绳、分腿腾跃、抛接球等作业形式。?
(三)家校沟通确定家庭作业的有效性
教师要与根据课程的推进和学生年龄的增长,推动不同年龄段的学习任务,将课堂所学知识巩固。在作业设计时与课内作业的时间制定相科学的比例,既完成学习,同时身心也能得到锻炼和放松。对于体育家庭作业不应放之任之,而要有科学的评判体系。根据家长的打卡情况来总结作业中存在问题。可采用家长配合将学生练习情况发送到相应的微信群或者校园类App,根据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点评。对于完成效果好的给予嘉奖,在每月末、期中、学期末进行总结,将体育家庭作业常态化、科学化、系统化。
结论
人教版小学体育教材结合了学生的自身特点,系统化的满足了学生提升身体素质的要求。家庭课后作业的多样化和趣味性填补了校园教学的空白,提升了体育家庭作业探究性和有效性。不但提升了学生的身体素质,也培养了他们的专注力和竞争意识,是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有益补充。
参考文献:
[1]黄勇.小学体育家庭作业的实施方法与对策研究[J].体育教学,2020,40(08):35-36.
[2]汤祥.例谈小学家庭“体育作业”的实施策略[J].中国学校体育,2019(0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