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教融合”对小学体育教育所带来的意义

发表时间:2021/8/1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4月11期   作者:陈国斌 彭山清
[导读] 在新一轮基础课改下,“体教融合”作为“体教结合”的延伸,在小学体育教育中的合理化应用,对推动学生身心健康化发展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陈国斌 彭山清
        重庆市云阳县民德小学 404500
        摘要:在新一轮基础课改下,“体教融合”作为“体教结合”的延伸,在小学体育教育中的合理化应用,对推动学生身心健康化发展而言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此,本文主要立足小学体育教学,就“体教融合”践行意义和践行策略展开了深入探讨,以便于确保“体育强国”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体教融合”;小学体育;践行意义;践行策略
        作为教育体系和体育体系融合的一种尝试,“体教融合”在帮助学生树立“终身体育”观念、提高学生综合素养以及实现体育领域“中国梦”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是促进教育事业良性发展的有效渠道。目前来讲在融合时由于某些不和谐因素的存在,在削减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同时也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化发展目标的实现,为此对融合策略进行不断优化已迫在眉睫。
一、小学体育教育中“体教融合”的践行意义
        (一)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与“体教结合”相比,“体教融合”是以“实现体育竞技人才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在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教师在文化教学的同时也开展着重关注于学生身体素质,以便于在确保两者有机融合的前提下,保证优秀综合素质人才培养工作的有效落实。素质教育体系深化改革下,体育作为素质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也受到了各界高度关注,在小学体育教育中践行“体教融合”不仅符合当下素质教育教学要求,同时学生在掌握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还能主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由此全面提高了学生的道德素养、文化素养以及身体素质。
        (二)有利于保证人才培养的科学性
        新一轮体育课改下,学生高效化培养目标的达成是教育部门提出的新要求,但在以往体育教育中,单一化体育培训方式的实施在影响培训工作开展成效的同时,也无法全面提升后备体育人才的竞争水平,对学生全面化发展目标的实现造成了一定阻碍。在践行“体教融合”后,小学教育机构可挑选一批既具备深厚理论知识同时也具有丰富运动经验的人员从事教育工作,在后期人才培养过程中,教师可通过统筹知识和经验在优化教学计划的前提下保证训练的科学性,以此来保证培训工作高效化、规范化开展。
        (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观念
        “学生体能孱弱化”是现阶段影响我国“体育强国”目标实现的重要因素,随着近年来国家对学生体质训练关注度的不断提高,在小学体育教育中践行“体教融合”成为了时代发展趋势,保证融合工作的规范化实施不仅有利于改善当前教育教学现状,同时也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终身体育”观念。小学阶段是学生思想观念形成的初始阶段,若教育工作者在课程设置以及课堂教学中忽视了“体育教育”,久而久之势必不利于学生体质的全面提升,反观若在教学中践行“体教融合”,则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学生终身健康目标的实现。


二、小学体育教育中“体教融合”的践行策略
        (一)革新教育教学理念
        在小学体育教育“体教融合”践行中,教育理念作为课程教学活动的指导,为保证学生身体素质的有效性培养以及教育事业的良性发展,在教学中教师革新教育教学理念,是“体教融合”效益最大化发挥的重要保障。在小学体育教育教学中,教师需明确素质教育体系深化改革下,“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是教育部门提出的新要求,为此教育工作者需明确体育课程不再是文化课的附属品,在教学中需转变“教学工作的开展应以全面提升学生文化成绩”的错误认知,通过建立健全完善的教育评价体系,在确保各项教学工作有效落实的前提下将体育训练融入日常体育课以及课后活动中。除此之外为保证体育教育的全方位发展,在落实各项教学工作时教师还要秉承“因材施教”、“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并以“健身育人”为目标,将竞技体育和体育教学相结合,以此来推动学生全面化发展。
        (二)组织科学合作机制
        在“体教融合”中,合作机制封闭性,在影响教学工作有效落实的同时,也不利于高质量教学目标的实现。现阶段为全面提高“体教融合”实效,在新课改下教育机构需加强与体育单位的沟通交流,通过两者紧密结合、协调配合在确保合作机制开放性和科学化的前提下,保证“1+1>2”效果的达成。在体育单位和教育机构协调合作过程中,各机构需在明确自身职责、优势和不足的前提下通过紧密交流,在保证自身教育优势充分发挥的前提下全面调动学生参与度,即教育机构需合理化运用体育单位的体育设备、场馆设施等资源,通过开展一系列趣味性、丰富化的教学活动凯调动学生课程参与积极性,再者体育单位也需革新封闭性、独立性的机制,通过积极吸收教育系统中的优势,确保“教育为主导,两大部门共同努力”新型管理格局的塑造。
        (三)构建专业化人才培养体系
        “体教融合”从某方面来讲,不仅有利于帮助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同时还能全面提高学生体育专项技能,是新课改下教育部门保证高质量教学目标实现的有效途径。现阶段虽然小学低年级开设了体育课,但课时少、课程教学盲目化以及教学作业不系统等问题的普遍存在,不利于体育人才的高效化培养。目前为保证预期教学目标的达成,各级各类学校需做好如下工作——强化院系合作,提高学科融合性(在不同学科、不同院系间建立具有实质性的协作关系);整合教师资源,通过系统化培训来全面提高体育教师对其它学科知识的涉猎以及其他教师对体育专业方面知识的吸收;转变授课方式,对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师进行分层分批的集中式培训。
三、结语
        概括而言,在体育教育教学中,由于理念传统化、训练刻板化、组织封闭性等问题的普遍存在,“体教融合”践行效益受到一定影响的同时,也不利于“体育强国”目标的达成。现阶段为全面提升小学生身心素质、核心素养以及推动教育事业良性发展,在“体教融合”中,革新教育观念、组织合作机制以及建立学训融合机制,现已迫在眉睫。
参考文献:
        [1]孙国友,顾齐洲.我国高校“教体融合”之可能性及其瓶颈[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8,12(2):122-123.
        [2]王晓红,徐涛涛,陈金国.融合:体教结合与教体结合之殊途同归[J].搏击体育论坛,2019,12(11):155-158.
        [3]张雄,孙国友,顾齐洲.我国高校“教体融合”长效机制构建研究山东体育学院学报[J].中国学校体育,2018,12(10):101-1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