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走近鲁迅方法试论

发表时间:2021/8/1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4月第11期   作者:吴京宣
[导读] 鲁迅作为中国文坛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其作品在语文教科书中经久不衰
        吴京宣
        西安市凤景小学  陕西省西安市 710000
        摘要:鲁迅作为中国文坛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其作品在语文教科书中经久不衰。尤其在统编教材中,六年级特设“鲁迅单元”,将鲁迅作为学习的标杆。然而,鲁迅的文章却往往是学生学习的困难所在。笔者认为,造成名作难以走入小学生内心深处的原因在于距离感。如何将鲁迅由“神坛”回到“地面”,缩小学生和鲁迅之间的距离,是解决此种问题的重中之重。既要使学生认识到鲁迅作为八大家之首的地位,又要让学生通过晚年回忆性散文的回归,感受到存在于其中的温情与友善。
        关键词:鲁迅;小学语文;《朝花夕拾》;温情;鲁迅单元   
一、走近鲁迅面临之困境
        (一)纵向时间产生的距离感
        鲁迅作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代表人物,其创作时间距今已逾百年。时间跨度之长,对于当代“10后”的孩子来说,和鲁迅似乎有着难以逾越的鸿沟。尤其是当今科技发展的今天,繁重的课业与种类丰富的兴趣班也都剥夺者孩子的阅读的时间。鲁迅的作品是需要“品”的,既需要有一定的文学鉴赏能力,更需要有足够的时间,静下心来阅读。随着时间跨度的延长,语文要素的演变,孩子们在读到鲁迅的文章时,对于陌生的白话文兴起时的遣词造句以及标点的使用,理解起来也存在困难。因此,对于孩子们来说,鲁迅及其作品,有阅读时长的限制,也有距离跨度的限制,更有随之提高难度的限制。
        (二)由“神坛”产生的距离感
        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巨匠,鲁迅终其一生将他的热情挥洒在文坛,笔耕不辍,直至去世之前的两天还依旧撰写文章。他的一生可以说的战斗的一生,反抗的一生。他反抗黑暗向往光明,以“一个都不宽恕”的态度抨击一切丑恶。正是鲁迅这种嫉恶如仇的生活态度和诊断社会弊病的人生高度使得他一度被搬上“神坛”,而忽略了其坚硬躯壳下的温情与友善。一味强调鲁迅的社会批判,使得价值观还未成熟的孩子与鲁迅之间有了距离感。以小学阶段孩子的心智水平,无法对鲁迅的针砭时弊产生强烈共鸣,因此容易产生强烈的距离感与陌生感。因此,对鲁迅有一个更为全面和立体的认知,对于小学语文来说迫在眉睫。
二、走近鲁迅之必要
        (一)课程连贯性要求
部编教材小学六年级上册的第八单元特设为“鲁迅单元”,收录了鲁迅的《少年闰土》、《好的故事》两篇作品,同时也有从他人之口塑造鲁迅形象的《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有的人》这两篇文章。“鲁迅单元”的设立,有利于与初高中鲁迅文章的学习进行衔接,同时在教师教学用书中也明确指出:“走近鲁迅,通过不同视角,运用不同的表现手法,从多角度展现鲁迅形象”。以上种种要求的提出,正是基于课程连贯性的考虑。唯有更好地了解鲁迅,感悟鲁迅的精神与品格,才能从语文学习的角度,对知识点进行融汇与贯通。
        (二)文化发展要求
         鲁迅作为文化标杆,在文化发展史上也具有重要的地位,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有效衔接。他既激烈地反传统,又将传统当作他的避风港。他并不反对传统的戏剧,他对地方戏反而抱有极大地关注。他所反对的是承载着封建礼教而又压抑人性的传统载体,对于传统本身的攻击性也是出于政治反抗的目的。他在《我的第一个师父》中写到小时候的辟邪布置,“好像也真有些力量,我至今没有死”,看似是一句玩笑话,但也并不是明显的厌恶和反对,反而带有一丝戏谑。鲁迅的这种反抗精神是建立在传统文化的根基之上的,基于传统的反传统使得鲁迅的文章更加别具一格。这种对于传统与现代文化的调和,也为当今社会发展所需。因此,走近鲁迅,也是当今对于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继承,是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三、走近鲁迅之方法
        (一)由整本书入手,对知识进行融汇与贯通
        想要让孩子真正走近鲁迅,仅靠课本上的几篇文章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将整本书阅读与鲁迅学习相结合,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将课内学习与课外阅读相结合。整本书阅读的书目必为经典,鲁迅的作品作为“经典中的经典”,对其进行整本书阅读极为必要。为了避免艰难晦涩的语句使学生产生抗拒,对于中低段的孩子来说,《朝花夕拾》中的大部分散文是适合孩子阅读的。
        《朝花夕拾》成书于1927年,但十篇散文均是在1926年完成。在许多作家的创作过程中,回忆总是以故乡与童年为基点,以个体作为连接现实与记忆的纽带,比如萧红对祖父家院子的回忆,再比如沈从文所描绘的湘西世界的风景人事等等都体现了这一点。鲁迅也不能免俗,在《朝花夕拾》中他所回忆的也是自己童年在故乡发生的点点滴滴。
        (二)感悟温情,产生共情
        为了打破距离感,让孩子放下戒备,在阅读中感受鲁迅的温情,从而产生共情主动走近鲁迅。
        在孩子的阅读过程中,教师可挑选鲁迅回忆性散文中的温情部分,将鲁迅对于童年的描述与孩子自身经历相重合,让孩子产生身临其境的体会。例如在《阿长与<山海经>》中,幼年的鲁迅对阿长有诸多不满,不满于她的“切切查查”,不满于她的“诸多规矩”,更痛恨于她踩死了自己心爱的隐鼠,但这些都在阿长送给他所念念不忘的《山海经》后烟消云散。正像鲁迅文中所写的:“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失了。”以幼年鲁迅的视角对长妈妈产生敬意是充满了回忆的温情的。“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似含有浓重压抑的氛围但又是鲁迅式的真诚的祈祷。《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写鲁迅记忆中的园子也是充满生机与童趣的:“美女蛇”的传说,在雪地里捉鸟等生活的琐屑小事都充斥在他的回忆中,即便是后来他去三味书屋念书也都满载着生动的回忆,一个充满童真的活泼的幼年鲁迅跃然纸上。这些形象与经历较符合中低段孩子的心声,容易使孩子产生共鸣。
四、结语
        鲁迅一直被定义为是一个斗士,他的一生都在用笔来战斗。他要揭露一切丑恶,一切黑暗。正是他的这种好斗的性格和不屈的精神使得大多数人都忽略了他文章中的善意与温情。然而,在他的回忆性作品中我们看到了这样一个不同的鲁迅,他的童年即使在封建家庭中长大,但也有着幼年该有的天真与童趣甚至是有些淘气了。他对于师长和朋友的尊重支持与同情,对于幼年相伴左右的姆妈以及照顾的寺庙的和尚也是充满回忆与感激,对生命抱有热情,对社会充满责任。这样的鲁迅,才是一个完整的,带有鲜明个人色彩的鲁迅。“一个也不宽恕”的他却对好多人都充满着宽厚和仁慈。“心有猛虎,细嗅蔷薇”也可以看作是对他人生的一种另类概括,让孩子们在语文学习中走近鲁迅,感受鲁迅鲜明的个人色彩与家国意识的融合,是小学阶段对于鲁迅相关文章学习的必由之径。
参考文献:
        [1] 鲁迅.《鲁迅全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11.
        [2] 鲁迅.《鲁迅全集·第六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11.
        [3]朱正.《鲁迅传》[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3,01.
        [4]李淑英.回忆与忘却的双重拒绝与强化——鲁迅作品中的“记忆与遗忘”主题解读[J].鲁迅研究月刊,2014(01):78-87.
        [5]泉彪之助.鲁迅日记中的医疗·第一报 基础讨论[J].鲁迅研究月刊,2004(01):30-4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