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问题设计,优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发表时间:2021/8/1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4月第11期   作者:王巍
[导读] 当前我国正处于新课程标准改革时期,如何强化教学效果、实现素质教育目标已经成为了教师的核心探究课题
        王巍
        四川省达州市大竹县第一小学         63511
        摘要:当前我国正处于新课程标准改革时期,如何强化教学效果、实现素质教育目标已经成为了教师的核心探究课题,在此期间全体教师都结合现代化教育理念优化教学内容、丰富教学形式,从根本上提高课堂的开放性,期间注重问题的设置,给予学生自主思考、自由学习的空间,深化他们的问题意识,提高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能力。基于此本文将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为例,详细分析课堂问题的具体设计方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问题设计
        引言:课堂提问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常用方法之一,教师在新课程标准改革的教育形势下需要深入分析语文课文内容,并从多元化角度出发设置问题,期间必须坚定以生为本的核心理念,从根本上深化学生对所学课文内容的情感认知,让他们在阅读课堂上实现思维能力、表达能力、文化素养的不断提升,为后续学习与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一、培养学生思维品质,设置发散性问题
        小学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教师在授课期间不仅要重视对文化知识的讲解,还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让他们能够在高效学习中得到全面发展,而思维品质是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一定要重视对学生思维的启发,让他们不仅能掌握语言知识的应用方法,还能在兴趣的基础上深度解析课文内涵,保证他们整体阅读水平的提升[1]。在此期间教师可以设置多元化的发散性问题,既以课文核心思想为基础,要求同学们通过猜测、想象、创新来完成人物、事件的解析,同时也能完成故事续编,得到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二、详细分析课文内容,设置针对性问题
        小学时期阅读是语文教学主要环节,教师不仅要帮助同学们排查生字、讲解全新修辞知识,还要带领他们对课文进行细读,逐字逐句进行深入分析,在符合学生认知水平、满足他们学习与成长需求的前提下设置大量的针对性问题,真正做到将学生视为课堂的主体,让他们可以在课文的细节处发现并解决问题,对每一句话在文中的作用都详细分析,保证学生在明确课文深刻内涵的基础上实现文化素养的提升,让所有人通过深层阅读在语文学习中产生愉快情绪,化被动为主动,在乐学状态下实现个性化发展[2]。


        例如教授部编版一年级下册《小公鸡和小鸭子》一课时,教师循序渐进地展开针对性提问,首先分析课文标题,要求同学们回答问题“题目中‘和’字是什么意思?”,由此展开教学,其次针对具体课文内容设计问题,如“小公鸡和小鸭子外貌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小公鸡提到很多虫子?”、“为什么小鸭子提不到虫子?”等,通过对这些课文细节的分析深化学生的认知,让他们在思考、解答问题的过程中发挥出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最终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找出课文矛盾冲突,提出辩证性问题
        小学时期语文教材内的课文虽然简单但是并不缺乏艺术性,每一篇文章都有较深的教育意义,因此教师的教学不能始终停留在表面,需要引导同学们对语言文字进行深度解析,发现作者在文中预留的矛盾点,并以此为基础完成辩证性的问题设计,让同学们可以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养成从多元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并且尊重他们的课堂主体性,让所有人都在课堂内畅所欲言,将自己的观点分享给教师、同学,班级内部展开良性辩论,这样一来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样还能强化整体阅读教学效果,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四、走进课文人物内心,设置感性化问题
        小学时期语文教材内的课文大部分都是作者借助简单的语言来阐述最深刻的观点、描绘最真挚的感情,这些因素合在一起提升了课文的深度和内涵,也展现出课文的独特性,而教师授课期间的核心目标就是帮助学生读懂文章思想情感,让他们在产生情感共鸣的前提下对主题进行深度探究,从而提高阅读效率与质量[3]。因此教师必须针对课文中主人公的形象以及他们所做的事情设置感性化的问题,让同学们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自然而然地走进人物的内心、走进作者的内心,通过回答问题实现自我提升,逐渐树立正确三观,实现核心素养的发展。
        例如教授部编版一年级下册《我多想去看看》一课时,教师从分析课文主人公内心世界的角度出发向同学们提出问题:“小男孩为什么那么想去北京看看呢?”、“课文中为什么出现了两次‘我多想去看看’呢?”、“从两个小朋友想去祖国的北京与天山看一看的愿望中我们能看出他们怎样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深入了解课文主人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提高整体阅读教学质量。
        结束语
        综上所述,语文是小学时期的基础学科,教师必须对其教学给予高度重视,并且在新课改的形势下对教学模式进行优化与创新,期间可以在以生为本理论的指导下展开课堂提问,通过设计发散性、针对性、辩证性、感性化问题的方式完成课堂的构建,师生、生生之间都能够通过有效互动共同探索课文情感及思想内涵,最大程度上提高语文阅读教学质量,为小学生未来学习与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参考文献
        [1]谭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2:277.
        [2]李智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J].教育,2020,27:52-53.
        [3]曲秀芬.核心素养培养视野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问题及对策探究[J].小学教学研究,2020,29:95-9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