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历史课堂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坚固阵地

发表时间:2021/8/1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4月第11期   作者:韦荣良
[导读] 在历史教学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让历史课堂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坚固阵地
        韦荣良
        云南省富宁县民族中学  663400
        摘要:在历史教学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让历史课堂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坚固阵地。
        关键词:历史教学   爱国主义教育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培养目标明确指出:“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文化自信,树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民幸福、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作贡献的远大志[1]。”可见,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仍然是高中教育的核心任务之一。而结合历史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是历史教学所肩负的光荣使命。然而,在各类考试成绩比拼的驱使下,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们对学生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基本技能培养倍加关注,而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这样做一方面无法保障下一代在思想意识上的健康成长和进步,另一方面更有勃于历史教学的光荣使命。所以,在历史教学中要极力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更好地完成历史教学所赋予的光荣使命,把历史课堂建设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坚固阵地。为达到这一目的,在历史教学中,必须注重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认真研究教材,努力挖掘思想教育素材,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中国历史是一部文明史、发展史,又是一部屈辱史、抗争史、奋进史,针对不同时期的历史内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应有所侧重和不同。教师要根据不同时期的历史特点,去挖掘教材中的爱国主义素材,认真引导学生去理解、体会其深刻内涵,,以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
        1、结合古代、以及当代我国科学技术发展史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国古代史呈现了辉煌灿烂的中国古代文明——华夏文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印证了这一辉煌灿烂历史,教师要认真引导学生去体会辉煌灿烂的华夏文明;在当代,我国的核技术、导弹、卫星、杂交水稻技、载人航天技术等等方面的技术已经达到甚至超越了世界先进水平。彰显了中华民的伟大创造力,我们应为自己是中华民族的一员,是华夏子孙而感到骄傲自豪,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树立爱国心。
        2、结合近代史,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列强侵华的屈辱史,也是一部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抗争史,近代中国是多次被帝国主义列强侵略和中华民族奋起抗争的历程,在那个悲惨的年代里,苦难深重的中国人民饱受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重重剥削和压迫。无数革命的先烈,为了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同国内外反动派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他们抛头颅洒热血,无数革命先烈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英勇地牺牲了。我们要学习他们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不畏强敌,敢于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
        3、学习当代史,教育学生做社会主义祖国的建设者,做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促进者。
        中国现代史当代史主要是和平时代的社会主义建设,这一时期爱国主义的内涵更加广泛,一切有利于祖国建设、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言行都是爱国,这一时期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引导和启发学生努力学习文化知识,教育学生做社会主义祖国的建设者,做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促进者。
        二、加强课堂引导,认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把历史课堂建设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坚固陈地
        在一堂课里,学生的学习气氛如何,关键看教师如何去引导。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是否能够培养起来,其关键也在于教师的引导。教师要以高尚激越的情感,妙趣横生的艺术语言,巧妙地设计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或者采用电教手段来渲染气氛,烘托爱国主题,使各个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栩栩如生,形成一种意境,让学生在这种特定的历史情景中体会爱国主义精神,引导学生去认识、理解爱国主义的广泛内涵。
        1、利用名人名言进行引导。
        比如:在教学“活字印刷术”的时候,通过教材,学生已经了解到了相关知识,北宋时期,平民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它比雕版印刷术快捷、灵活方便,这项发明比欧洲早了四百多年。教师可以引导:“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伟大的创造力的民族,说明了中华民族为世界人类文化的传播和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了不起的民族,我们为自己是炎黄子孙,是中华民族的一员而感到骄傲。我们今天应该好好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将来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2、巧设问题进行引导。


        比如:在教学“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我先给学生复习了以下两个内容:
        (1)清朝前期的疆域(西跨葱岭,西北到巴尔喀什湖北岸,北接西伯利亚,东临太平洋,东南至台湾及附属岛屿,南包南海诸岛)。
        (2)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结果及影响(清政府战败,签订了《南京条约》,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开始遭到破坏,中国开始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
        接下来,指导学生自读课文、讲解,然后,让学生思考并回答下列两个问题:
        (1)第二次鸦片战争给我国带来的影响是什么?
        (2)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谁霸占中国领土最多?
        通过引导对两次鸦片战争后签订的《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的内容比较,学生交流后得出以下结论:
        (1)中国丧失了更多的主权和领土。
        (2)帝国主义对华侵略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也加深了。
        通过巧设问题进行对比,引导学生积极投身祖国建设,为把祖国建设得更加强大、更加繁荣而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特别是先进的科学技术。
        3、利用多媒体、电教手段渲染气氛来进行引导。
        比如:在教学“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这段历史时,我采取了以下方式进行教学和引导:
        首先,引导学生仔细阅读教材,了解红军长征的原因、过程,并记住长征开始的时间、出发的地点、遵义会议的内容及其意义,还有长征最后到达的地点、取得胜利的时间。
        然后,利用多媒体播放电视剧《长征》下面片段:
      (1)血战娄山关。
      (2)红军爬雪山、过草地。
        (3)吴起镇会师。
        在观看中,适当加以解说和分析。观看结束后,让学生分组讨论:红军长征为什么能够取得最后胜利?最后作交流。通过对交流结果的归纳,学生得出以下结论:
        (1)有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2)广大红军指战员发扬了不怕困难、不怕牺牲、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
        (3)有共产主义必胜的坚定信念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作为精神支柱。
        之后,接着引导:“无数革命的先烈在长征途中、在反动派的枪口下英勇地牺牲了,然而,这些没有吓倒共产党人和红军战士,他们全赴后继,英勇奋斗,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起社会主义的新中国,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生长在五星红旗下的新一代青年学生,怎样才能使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红色江山永不变色?”有一次,一个学生站起来说:“我们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它凝结着无数革命先烈的鲜血和生命。我们要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练好本领,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使中华民族以一个崭新的姿态
        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才不辜负革命先烈对我们的期望,红色江山才能永不变色。”
        多年来,我始终坚持在教学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根据教学内容地采用适当的方式进行引导,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在历史课堂中努力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并把这种热情转化为学生学习的动力,教师的引导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必须努力研究和开拓教材认直加强课堂引导,让历课堂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坚固阵地。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年版2020年修订
        [2]张玮《浅议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新高考(升学考试)》2014-07-30
        [3]王丽《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未来英才》2014—03-15
        [4]陈岚燕《历史教学中应突出爱国主义教育》(《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5-05-0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