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小学美术教学结尾延伸环节的模糊教学

发表时间:2021/8/1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4月第11期   作者:林平
[导读] 在小学美术的教学结尾阶段,教师应充分应用隐喻式、设疑式、渗透式等延伸方式
        林平
        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城北小学   350400
        摘要:在小学美术的教学结尾阶段,教师应充分应用隐喻式、设疑式、渗透式等延伸方式,在为下堂课内容做好铺垫的同时,为学生留足充分的想象空间,从而变被动为主动,引领学生主动进行美术探索和教学内容回顾,从而达到教学效率最大化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美术;结尾延伸;模糊教学
        引言:小学美术的教学结尾阶段,教师一般对本节课程知识点进行规划总结,学生往往习惯于被动的知识点总结接纳,而缺失了自主回顾、总结、思索的过程。为解决这一问题,应当在小学美术的教学结尾阶段积极进行内容延伸,从而启发学生从精确式的知识回顾中脱离出来,给美术教学以美的余地和想象的模糊空间。
一、以隐喻式延伸,为学生留存距离的美
        小学美术教学作为具备动态性、连续性、阶段性的教学过程,一方面要求教师依照课程纲目展开教学,另一方面,不同于数学各个领域的严谨划分,美术教学各个单元间保持着教学、学习思路的连贯性与一致性。美术的教学与学习好似教师带领着学生,在名为天地自然的大地上观览,见自然之美、人间之趣,即以各色笔墨付于纸上。小学美术的这一特性决定了其教学过程与传统语数外教学的截然不同,作用在小学美术教学结尾则表现为应当给予学生以足够的主观回味过程,从而在教授的知识体系之外,逐步形成学生的自主表达风格,来避免落入千篇一律的艺术窠臼。这要求教师应当使得美术教学的结尾过程具备发散性,让学生能由思维课堂的此端,循着自身的感性思维,过渡到美术要素的彼端,以此达到学生个性发扬、教学内容拓展、培养学生审美情操的目的。
        这一过程可应用隐喻式延伸方式,例如在浙美版三年级课程《汉字的创意与设计》一节中,在主体课程内容结束后,教师应在两个方向进行内容延伸,以此带动学生兴趣,为学生的课下探索“开头”,并给出学生自主学习的相关路径。如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对当下设计行业对于汉字不同字体、风格的设计作品予以展示,如比亚迪以汉唐为核心进行汽车品牌设计,以汉唐气韵象征汽车设计内涵,这对于极富好奇心的小学生而言是极好的话题引领。与此同时,当下以甲骨文、金文作为头像或设计要素的案例屡见不鲜,教师可向学生充分展示相关案例,以此开拓学生视野,并启发学生可在相关汉字设计网站进行自身网名或喜欢字句的个性化设计。这要求教师在课程开始前做好教学备案工作,以艺术字体的方式在纸上进行字体设计展示,或在电脑上以PS进行精化设计。在课程结束时“无意间”展现这一内容,以此实现对全堂内容要点的收束和总结,再“无意中”泄露设计方式、布置字体设计的课下活动,来达到潜移默化间完成教学内容收束与延展的教学目的。
二、以设疑式延伸,引领学生自主探索学习
        在美术课堂结束前,教师可询问学生一二简明但带有启发性的问题,以此让学生将对课堂内容的探索带入生活之中。设疑式延伸打破了课上课下的教学隔膜,良好的设疑式延伸收尾能够对全堂课程进行升华,并能够给予有美术天赋的学生以积极启发。这要求教师在课程设计中纲目清晰,充分围绕课堂主旨和教学中心展开内容设计。并在教学行将结尾前,向学生以设疑提问的方式点出本节课的主旨内涵,以此达到课程回顾和课程延展的双重目的。设疑式提问的问题提出应与学生普遍关心的美术问题密切相关,其题目方向最好能由学生在课下进行验证。需要注意的是,美术课堂结尾的延展固然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但美术教学的整体课程设计必然是相连贯和一致的。教师的结尾设疑应当与课程进行过程的各举例、分论相呼应,在之前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有所思考的同时,以结尾提问进行收束,将学生引入更大的美术世界。


        例如浙美版三年级课程《剪雪花》一节中,教师可在课程开始阶段、中间阶段、结束阶段分别进行提问,并以设疑式的延展提问起到递进式的思路启发引领作用。如开始阶段可提问“谁来描述下雪花是什么样子”,具体可从颜色、形状、质量、形成方式、形成季节等要素,引领学生进行关于雪花的全面思考,以此调动学生参与度。而在剪雪花的教学开始后,同样可向学生提问,“你们在之前玩过什么剪纸,这些剪纸与剪雪花有什么相似处”,以这样的提问让学生回忆起过往的剪纸经验,并将剪雪花与之相对比,以实现过往与当下认知的一致性,缓解学生的陌生及紧张情绪。最后以课堂收尾时的设疑提问延展课堂内容,达到“犹有余音”的教学目的。这一环节可向学生发问,“谁知道窗花怎么剪,大家可以回去问问妈妈,我下节课来提问”,以此使得课堂内容能够向课下延展,并让学生将课上的剪纸作品带回,启发学生进行诸如“我教爸爸剪纸”等家庭活动,进而让课堂收尾环节变得内容多样,来尽可能调动学生积极性。
三、以渗透式延伸,使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相互渗透
        渗透性作为模糊的重要特性,本身便代表着美术创作的一大内涵。与数学、物理等对现实世界的客观描述,语文的介于客观主观间不同,美术创作中创作者的主观意愿占比更大。从美术创作的角度来看,内心的所思所感同样是应当描述的“客观世界”的一部分,这一情况下,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美术创作时,应当调用起学生所见的大部分物象,鼓励学生进行美术群像的联系渗透式创作。渗透式延伸首先要求教师对美术创作内容进行自主划分,整体上可划分为天地自然建筑这类客观环境、人群飞鸟虫鱼等有灵众生以及自身情绪色彩这三部分,从个体而言三者互相独立,而在美术创作中三者则呈现为相互渗透密不可分的关系,共同构成了一幅美术作品的主体内容,教师在美术课程结束时即可以这三者为大的分类,通过不同物象、生灵、情绪的渗透组合,为美术创作“别开生面”。
        例如浙美版小学四年级课程《家乡的古塔》一节中,教学收尾阶段教师应对古塔结构予以基本解读,并指出在我国建筑中,这样的基本结构比比皆是。教师可启发学生在完成古塔的绘画之外,向画布中加入其他物象如山峦、落日、溪流、森林、道路、路上的人等,在色彩的选择上,则应推动学生以当下情绪为根据,决定阳光、森林等背景渲染色是深是浅、是浓是薄,以此使得物象间相互渗透,为美术画的意境注入独属于学生自身的“烟火气”。课堂收尾延伸往往与课下任务的布置密不可分,教师也可藉由学生的课下作业,对课堂延伸效果形成一目了然的观感。如在完成古塔的美术创作后,教师可为学生布置课下任务,将自己的家或学校或马路或自己看见的生活中的物象绘入画中。美术创作最为不遵循定例,这也符应当下素质教育的课改要求,渗透式延伸要求教师带领学生以生活为幕布,将生活所见补充至美术创作中,使得课上教学与课下观察相互渗透,相比于家乡往往不可见的古塔,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各类物象、人物,往往是入画的更好素材,进而以古塔的创作为引,使得艺术创作与日常生活相互渗透,最终完成课堂教学和生活描述的“主次互换”。美术作为艺术型学科,教师在教授过程中应当遵循“美在生活中”的基本艺术原则,明确进行美术教授的意义在于学生在学习后期能够跳出理论枷锁和课堂框架,以生活为画布,以所感所见为颜料,进行生活的记录和情感的抒发。从而让美术教学在技艺本身外,更具有生活描述和情感宣泄的意义,来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添砖加瓦。
        结语:课堂收尾作为美术教学的压轴戏,应当以隐喻式、设疑式、渗透式等模糊教学方式,在教师帮助下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思考和探索空间,从而达到教学过程中“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教学目的。
参考资料:
        [1]课有终时,而余意不绝——浅谈小学美术教学结尾延伸环节的模糊教学.2020
        [2]王志莹.小学美术高效教学策略探究.2020
        [3]邹涛.小学美术模糊教学的实践探索.20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