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问题链和思维导图共助初中英语阅读课堂—以“The Monkey King”为例

发表时间:2021/8/1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4月第11期   作者:王冰
[导读]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指出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教师应该给学生提供跳一跳就够得着的知识和能力
        王冰
        青岛三十九中市北分校    266045
        摘要: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指出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教师应该给学生提供跳一跳就够得着的知识和能力。问题链就是根据这一理论提出来的,问题链一般前后紧密衔接,逐层深入,循序渐进,能够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思辨能力。同时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让思维导图迅速得到广泛应用。思维导图的建构,则是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利用关键词在阅读课堂上进行知识框架的建构,培养学生知识的处理整合和逻辑思维能力,可以实现知识的内化。在初中阅读课堂中,两种教学方法可以培养初中生的思维品质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关键词:问题链;思维导图;阅读;思辨能力
        一、问题链与英语阅读
        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包含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学习能力四个大方面。其中思维品质作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之一,要求学生在学习中培养思辨能力和批判思维,让学生由浅入深地进行有意识的思考,做出有理有据的判断。那么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如何渗透思维品质的培养就成为日常教学中的一大难题。问题链教学模式就很好地解决了学生思维品质培养的这一难题。问题链是教师根据阶段性教学内容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能力,为实现教学目标设置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紧密衔接的问题,可以帮助学生快速理解文本,在获取知识的基础上启发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独立思考的教学模式。对于问题链的设计,教师针对教学目标,设计科学合理的问题链,实现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结合与统一,这样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同时发展思维批判能力。
        二、思维导图与英语阅读
        托尼·巴赞把思维导图定义为一种放射性的思维表达方式,认为这是人类思维的自然功能。他运用图文并茂的形式,既简单又有效地将思维形象化。在我们的日常阅读教学中建构思维导图不仅可以让学生的思维可视化,形象化,帮助理清文章脉络,而且能够最大限度的增加思维容量,加深课堂记忆,提高学习效率。学生可以快速掌握文章基本的语言知识,培养学习兴趣,深入了解中西方的文化的差异。思维导图不仅实现了对文章总体架构的拓展延伸,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
        三、问题链与思维导图相结合的阅读教学实践案例
        本文以人教版八年级下Unit6 The Monkey King阅读课为例,根据问题链的设计原则,需要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现有的水平,循序渐进,层层深入,激发学生思考,以求达到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因此设计了三个层阶的阅读问题链。在导入环节展示与孙悟空相关的图片,设计如下第一层阶的问题链:
        Q1: What can you see in the picture?
        Q2: Who is he? Which book is talked about?
        Q3: What is he like?
        在上述问题链中,对初中生来说,《西游记》这本书已经相当熟悉,对于孙悟空的外貌更是了如指掌。利用第一层阶的简单问题,让学生从已有的知识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积极的参加到课堂的阅读当中来。同时学生可以确定文章的中心,即思维导图的中心词为The Monkey King,引导学生进行预设思维导图的分支,学生可能会根据问题确定部分分支,进行文章内容的建构。例如come from;his appearance等等。学生大致会做出如下的思维导图:
        
        进入阅读环节之后,让学生逐段阅读文章,老师继续提出第二层阶的问题:
        Q4:What happened in November 1979?
        Q5:What can Monkey King do? What can’t Monkey King do?
        Q6: Why are children interested in reading about the Monkey King?
        学生经过阅读之后,会逐渐加深对课文细节的理解,同时对文章的内容进行基本的概括和总结。第二层阶的问题会让学生对文章的主要内容和结构进行建构和划分,让学生在回答问题的时候实现思维表达的转变,由浅入深,让文章的输入变成口语的输出,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利用思维导图将文章进一步细化,将思维和内容进行归类,获得第一层面节点的梗概,同时可以把孙悟空的能力和外貌进行更细致的划分,画出文章细节图。让学生把得到的信息进行梳理整合和划分,得到类似如下的思维导图。思维导图和问题链的结合帮助学生快速整合文章内容,掌握需要学习的知识。
        
        完成第二层阶的阅读之后,进入第三层阶深层次的思考问题环节,在这个环节,老师需要提供自由开放的问题,学生进行讨论,各抒己见,发展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拓展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Q7:Do you want to be a person like Monkey King? Why? What quality can we learn from him? How can we become a person like him?
        通过回答这个问题之后,学生会对Monkey King的性格和品质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利用思维导图可以将孙悟空的品质进行列举。最终形成本篇文章的思维导图,让文章内容和思想更加立体,更具活力。文章的脉络、思想和精神更加完整,方便学生后面进行自我复习和课文的复述。
        
        四、总结
        与传统的英语阅读课堂相比,问题链的设计和思维导图的构建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清晰的了解文本的层次和逻辑结构,及时快速的帮助学生建构语言知识,梳理文章结构,让学生快速高效的获取丰富的知识,提高学生记忆的效率和持久性。通过问题链,学生能够锻炼批判思维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同时有很好的培养两种教学策略的结合可以实现快速阅读捕捉细节与知识内化的统一,更好的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姚胜春.探讨基于问题链教学的初中英语阅读思维品质培养[J].英语广场,2020(144):131-133.
        [2]卢文玥.基于思维品质培养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问题链设计[J].校园英语,2019(25):149.
        [3]朱艳泓.运用思维导图优化初中英语阅读教学[J].教学探索,2021(24):248-24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