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背景下的高中英语教学反思选修六第一单元Art艺术框题下的词汇讲解

发表时间:2021/8/1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4月第11期   作者:黄韵琦
[导读] 英语语言教育本质以学科育人为核心,而新课标则新在语言能力不再是英语学科的全部,而变成综合素养的一部分
        黄韵琦
        湛江一中培才学校  广东省湛江市  524039

一、教学预设反思
(一)新课标的“新”
        英语语言教育本质以学科育人为核心,而新课标则新在语言能力不再是英语学科的全部,而变成综合素养的一部分,与学习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共同构建成核心素养四大要素,体现了学科的育人指引。具体的语言运用技能也发生了调整。培养的角度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变成“听说读写看”五个维度,多了一个“看”,着重强调了图像信息输入对构建语言学习环境的意义。
(二)新旧教材同一话题的对比
        艺术这一章节在旧教材里被设在选修六的第一单元,在必修内容中并没涉及。而新教材却把这一章节放到了第一本必修中,体现了新教材对人文底蕴培养的重视,以及培养学生“鉴赏美”的意识提升。在内容设计上,旧教材关于艺术的章节只提到了西方艺术的发展史,而新教材还提到了中国文化的发展,体现了文化自信在外语课堂也应该体现出来的新课标新要求。
(三)教学目标
1.总体目标
        (1)语言能力:在画作图像呈现的过程中学习本单元与艺术有关的目标词汇,让学生在完整的语言环境中建立“看”与词汇之间的有意义联系。
        (2)学习能力:弱化单纯的语法机械操练和变式训练,通过话题引入、完整的语篇呈现、辩论和写作运用培养主题意识和宏观掌握主题词汇的能力;通过联系学生已有的认知图式,比如历史文艺复兴时期的画作,积极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正迁移,培养跨学科学习能力。
        (3)思维品质:在 “救猫还是救名画” 辩题讨论中锻炼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
        (4)文化意识:形成对艺术文化的审美感,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艺术成就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培养跨文化意识。
2.分层目标
        (1)学困生
        增强学习兴趣,重点围绕高频词汇的拼读和识记
        (2)优等生
        强化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即如何把重点词汇运用到实际的讨论和写作中。


二、教学过程反思
(一)教学设计重难点知识解决
教学重难点为培养学生的语篇意识,在语篇主题中掌握重点词汇
1.抽象单词具象化
        这一章节的词汇与艺术类的词汇有关,比较抽象难懂,需要通过图像化的过程把抽象的单词具象化。学生在欣赏画作看英语视频的过程中让学生对生词产生画面感,符合新课标对语言课堂上对“看”这一能力培养的重视。
2.词汇教学的顺序调整
        过去学生学习单词一般是孤立地学习某个单词的词性以及微观的词性变化,而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扭转这种割裂学习单词的固定模式,让学生在完整的语篇意义下掌握重点词汇,培养主题意识。因而在课堂实操中我把教学重点放在调整单词讲解的顺序上。以重点词汇typical为例,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先会讲解它的词性是形容词,中文是“具有代表性的”,名词变式为“type”,副词是“typically”,然后再给学生一个例句来理解句子。诚然,这样的学习深度远远不够,学生只建立了某个孤立的词汇印象,并没有真正理解词汇应用的具体语境。 我把教学顺序调整为:先给学生创设一个完整的语言环境,如在一个完整的囊括新词的语篇中展示达芬奇的“代表作”,(typical work), 让学生先有一个整体的印象,并把“有代表性”和具体的画作联系在一起,这样建立起来的语篇结构让学习的效率倍增,并且有了背景知识的加持再了解单词的抽象词性会更容易让人接受。


3.跨学科联系
        本章节以跨学科艺术画作为主题切入,通过创设语境,建立跨学科的文化意识,提升跨学科知识整合能力,让学生在已有认知的基础上促进新词汇的学习。如他们在历史课通过文艺复兴的学习已了解达芬奇,在美术课或者通过其他渠道鉴赏过梵高的画作,语文课也某种程度为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的诗人画家赵孟頫提供窗口,因而当接触到与艺术有关的内容能建立跨学科之间的有意义联结,进而在课堂的过程中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鼓励他们不断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促进学习的正迁移。
(二)根据生源确定的教学模式
        学生的语言基础薄弱,语篇意识弱,学生能动性低,学习动机不强,应恰当采用母语帮助的教学策略。因而在引入部分,通过奇葩说的中文辩题打开思路导入话题,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升学习兴趣,帮助他们理解抽象的艺术价值,达到课堂热身的效果。也让学生有主题意识,而不是零散孤立地记单词。
三、教学效果反思
 (一)教学目标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在艺术框题的背景下对语言学习有了新的理解和认识, 让学生意识到词汇积累和语篇学习是一个相辅相成的学习过程。在提升语言能力的同时, 也关注到学科之间的关联性可以促进有意义学习的发生,让学生理解语言的学习是无处不在的。大部分学生能掌握重点词汇,特别是在作业中体现了他们对于新词的把握较准确。
(二)教学相长
        在救猫还是救画的讨论中,同学们提出了非常有见地的观点,体现了对艺术永恒价值的理解和短暂生命的认识,大家的讨论主要是用中文进行交流,为了融合所学知识,我把新学的词汇和表达如evident, from my perspective, represent, value, significance, permanent列举出来,鼓励学生融入到具体的讨论语境中,并给出中文句子,让大家针对话题的大背景进行翻译。如引导同学翻译 “猫,显而易见,代表了一个生命体。 生命的价值在于活着,而艺术品的价值在于活在人们的心里”(Evidently, a cat represents a life. From my perspective, the value of life is to live while painting can live in the bottom of our heart。)带着情绪的讨论超脱了单纯的语言学习,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被调动起来, 我鼓励大家把讨论的观点写下来当成写作作业,完成了从输入到输出的活学活用过程。
        在给学生创设语言环境的过程中,学生也在不断重构自己接触到的语言环境,并与自身相关的经历结合在一起,因而学生也具有反向重构语言环境的能力。创建灵活的语言环境,不仅能帮助他们学习单词,联系主题语境,并使学习整个过程充满了个性化和思辨性。因而语言环境的创造是一个双向的、动态的过程。
(三)作业反思
        过去词汇课要求学生课后进行机械地抄写,单纯的语法操练和变式运用,限制了思维发展,并且不利于培养语篇意识,因而在这次实验课上进行了调整,为学生提供参考的新学词汇和相应的观点表达积累,从而实现从输入到输出的顺利衔接。
        此外,把引入部分的话题“救名画还是救猫”(save a well-known painting or save a cat)当成课后输出的作业,这就不仅仅是遣词造句,而是要在完整主题意识的过程中运用强化新词的学习。
(四)分层及共性培养
        对于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他们需要认同和鼓励,因而可以通过简单问题的引导,由浅入深,慢慢培养他们对外语学习的自信。对于他们而言,单词的识记任务尤为重要。对于优等生来说,就要注重他们的语言能力输出,从口语到写作的培养,帮助他们升级句式。
        在英语词汇课有时会忽视口语的训练,从而弱化了听说读写看之间的紧密联系。但是不管是哪个层次的学生,他们只要敢于开口就会激发语言学习的动力, 对于学困生和学习瓶颈期的学生而言,开口朗读尤为重要。鼓励他们开口的同时,引导他们通过多看多听多说,从培养听说入手,提升他们的学习自信和学习效率。 不同程度的学生固然要分层关注,但是她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培养都可以通过语境的创设来提升。
        综上所述,这节课体现了话题性对于学习单词的宏观指导价值, 也激发了作为老师去思考为了什么而教,在思考中从宏观上把握学科育人的要求。正如教育学家夸美纽斯所说:“不要把许多杂乱的词句塞在脑子里,而是要启发了解事物的能力,使得从这种能力之中流泻出;像从活的泉眼流出一样------一条溪涧(知识)来。”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