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评价促进小学生习惯养成的实践探索

发表时间:2021/8/1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4月第11期   作者:葛庆俊
[导读]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发展,在小学阶段不仅要对小学生进行教学知识的灌输,还应该对于小学生进行良好习惯的培养,对于小学生终身、可持续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葛庆俊
        山东省泰安高新区良庄镇石楼小学   山东省泰安高新区    271028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发展,在小学阶段不仅要对小学生进行教学知识的灌输,还应该对于小学生进行良好习惯的培养,对于小学生终身、可持续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但目前对于习惯养成途径的探索极为有限。在本次研究的过程中,通过从小学阶段进行良好习惯的养成来进行探究,赋予一系列的相关教育措施,并通过家长,教师和学生三方面多方面的评价来进行探析,同时采用多种有趣的活动来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多元评价;小学生;习惯养成
        在新的社会形势下,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是当前教育改革的新的主题,探究一种投入相对较低,操作性较强,并且具有较大参考价值的合作途径,能帮助学生养成做人、做事以及学习的良好习惯,对于学生个体终身、可持续发展的需求能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在今天教学的过程中,采用多元评价来促进学生习惯的养成,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使学生终身受益。
        一、多种评价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意义
        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学生具备良好的行为习惯,能在今后的生活与学习中能严于律己,并且能积极的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规范自己的行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激发,并且能高效的理解与掌握教学的内容,从而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采用多种评价的方式来进行教学,并创设相应的评价机制,学生的行为习惯有效的养成,并且能从家庭与学校多个方面来进行评价,引导学生从个体到群众,从小到大所经历的两个最重要的成长环境。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将家庭和学校两个方面的优势进行有效的发挥,从学生的教育与培养问题来进行探究与合作,优质的教育才能得以实现。
        二、多元评价促进小学生习惯养成的有效实践策略
        (一)对传统评价进行改革,积极采用多元评价
        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认识水平和行为意识尚未发育成熟,是良好学习习惯和行为意识养成的关键时期,只有具备了良好的行为习惯才能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对于学生而言,一方面学校应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健全社会的规章制度和行为规范,让学生进行严格的自我要求;另一方面应该建立健全的评价制度,让学生有良好的的上进心,提升学生的责任意识,促使学生更好的学习与发展。例如:在进行学生良好习惯培养的过程中教师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让学生根据班级中常出现的不良习惯进行统计,并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解决的办法,班级中的学生通过举手表决后,同时在班级中以文字的形式进行出示,并要求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和学习中严格遵守,改变传统教师单一评价的方式,可以由教师对于学生设置趣味比赛的方式来检测学生对于良好习惯的认知,同时还可以通过调查问卷,让学生自己和家长共同评价;还可以有班组级中的学生进行互评,通过多方面的评价来进行,同时给予班级中优秀的学生给予奖励。借助这种形式在班级中形成良好的风气,实现学生之间竞争,使班级中学生的共同进步。
        (二)评价内容全面性、发展性
        在对于学生进行评价的过程中应该引导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将学生习惯养成的内容划分为做人、做事和学习的三个一级指标。例如:做人包括:真诚待人、诚实守信、自信自强等指标;做事:包括遵守规则、友善合作、合理消费;学习:包括认真负责、主动学习、独立思考、讲求效率等指标。在此指标体系为标准,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提出具有操作性的指标,最终确立评价内容。在经过三周的考验期后对于学生这一阶段的表现由教师、家长和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同时由教师为学生制定“多元评价表的评价结果分析”每一周做一个表格进行统计分析,待三周结束后,对于学生的综合表现进行分析,促使学生循序渐进的进行落实,从而为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对于学生的评价不仅是对学生学习习惯发展的评价,也是对于学生就近发展行为习惯的培养,并为学生的行为习惯进行每月测评并以此让学生进行阶段性的总结,从而实现学生学习效率的有效提升。
        (三)借助趣味活动进行多方面评价
        教师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可以为学生创设趣味活动,促使学生在活动中能对于良好的行为习惯有明确的认知,并在活动中将自身的良好行为习惯进行有效的发挥与展现。例如: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主题班会”,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相关视频让学生观看,并让学生观看相关的视频后,来进行探寻视频中的不良习惯以及进行改正的方式,同时还可以为学生创设“良好习惯文明周”活动,并由学生自己将自身的不良习惯进行罗列,并在自己的课桌旁边进行张贴,并设置改正的时间,时间到了由自己和班级中的其他学生来进行评价是否改正了这些不良的习惯,若没有改正,有教师对于这些评价进行罗列,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接着由教师和其他学生继续监督改正。教师在教学活动的创设时应该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成长规律,引导学生积极的参与。学生的自身潜能得到充分地发展,以养成学生良好个性品质和行为习惯。
        (四)建立科学的评价模式,激励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养成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良好习惯培养的过程中应该建立合理的评价赏识教育模式,学生有了良好的学习信心,并对学生进行肯定,赞美,并且给学生以积极的心理暗示。教师在具体进行科学评价赏识教育的过程中,结合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进行表扬,并将其进行放大,为学生设置有利的条件,促使学生不断地将闪光点进行有效的发扬,进而使学生消除消极的心理,让学生将理论付诸于实践中,在班级中形成良好的班风,激励学生不断地向榜样看起,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例如:在班级当中,有的学生每天来到学校后,将班级中的窗户打开,将室内进行通风散气,能帮助班级中具备良好的空气,对于班级中学生的健康起到了良好的环境保障。同时教师还可以对于班级中学生积极参与课间锻炼的学生进行表扬,引导学生向班级中的学生向具有良好习惯的学生学习,从而迁移默化的引导其他学生改进自身行为,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综上所述,教师对于学生的教学应该有足够的耐心,来促进学生的不断强化,对学生施加习惯养成教育,并通过有趣的活动来丰富教育形式,使学生能够乐于参与,结合方面评价相结合的方式,真正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内化。
        参考文献:
        [1]冉乃彦.教育的衔接期[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40.
        [2]黄河清.家校合作导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1.
        [3]张东娇,顾明远. 学校教育沟通的影响因素及其干预性策略[J].教育研究,2003( 5) : 17-22.
        [4]赵振杰.习惯教育论———一种教育哲学的思考向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8.
        [5]沈玉顺.现代教育评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
        [6]孙云晓.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M].南京: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 36.
        [7]李晓丽.小学生学习习惯的调查[D].重庆: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22.
        [8]赵永芝.小学低年级学生学习习惯养成的成因分析[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28.
        [9]杨惠萍.小学生不良课后学习习惯调查研究[D].兰州: 西北师范大学教育硕士论文,2005: 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