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开新
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罗坑镇塘学小学 525431
摘要:“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一直以来,因材施教都是指导教师教学的重要教育原则,尤其是在新课程改革推动人本教育理念深入人心的教学形势下,教师更要在充分了解学生具体情况的基础上,以生为本,以学定教。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为实现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以及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全面发展,就应在“以生为本”教学理念的指引下,积极的推动“以学定教”策略的实施。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以生为本;以学定教
“以生为本”“以学定教”是新课程改革发展过程中提出的新型教学理念,不仅是对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充分尊重,同时也是对因材施教原则的有效落实。因此,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就应积极的顺应教育时代的发展趋势,在对“以生为本”“以学定教”理念进行落实的过程中,充分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自身学习主体地位有效发挥的基础上,积极、有效的调整课堂教学策略,使学生在具有针对性的教育与引导下,实现数学学习兴趣的激发以及数学学习效果的优化。
一、积极进行生本教学理念的转变
理念决定行为,在教学实践中教师的教学行为是自身教学理念的集中体现,只有在先进、科学教学理念的指引下,教师才能实施有效的教学策略,实现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因此,在新课程改革促使学生学习主体地位日益凸显的教育背景下,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意识以及教学实践中积极的进行生本教学理念的贯彻与实施,以此实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如,在对学生进行“千克、克、吨”相关内容的教学时,教师就应充分了解学生对这些质量单位知识的认识情况,并在此基础上,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使学生能通过对称重工具的实践运用中,对自己身边的具体物品进行实践性的测量,这样不仅实现了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发挥,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对物体质量的单位形成一定的认知,以此实现学生实践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二、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随着课堂组织结构的转变,教师的额指导作用以及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都得到了更为显著的凸显,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机会也得到了更加有效的拓展。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就应建立正确的学生观,对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给予充分的尊重,通过有效的引导来实现学生有效的自主学习,使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自主、自觉的进行数学知识的探究、学习、理解,实现自身自主学习能力、探究意识等综合素养的培养。
如,在教学“生活中的负数”时,教师就可以在充分尊重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基础上,为学生布置课前自主预习的学习任务,使学生能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对这部分数学教学内容 进行大概的了解。而在课堂讲解环节中,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使学生能将自身自主学习的结果进行分享、交流,在具有合作性质的探究学习中,进行自身学习结果的优化和思维能力的完善,使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在自身学习主体地位得到发挥的同时得到提升,以此实现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优化以及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三、结合学生具体情况进行数学教学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作为具有独特个性的学习主体,在数学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兴趣爱好以及发展需求方面不可避免的会存在一定的个性化差异,而“以生为本”“以学定教”策略的实施正是求同存异、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应通过分层教学策略的实施,来进行“以学定教”策略在教学实践中的落实与贯彻。
在小学数学课堂的分层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应积极的进行班级内学生具体情况的全面、充分了解,在科学的标准下对学生进行学习层次的合理划分并制定开放性的层次间相互调整的规则,这样就能极大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学习层次的提升中获得学习的成就感。其次,在对学生学习层次进行科学划分的基础上,教师还应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结合学生的具体学习层次进行相应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策略的针对性设计,以此促进因材施教策略的实施以及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实现。如,在教学“百分数”相关内容时,教师就可以结合学生的具体学习层次,制定出具有层次性的教学目标,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具有难度梯度的课堂教学问题、具体的教学策略以及存在差异性的课后训练,这样学生就能根据自己的能力基础,选择恰当层次的练习,这样不仅保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发展需求,有效的促进了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
总之,“以生为本”“以学定教”是新课程改革发展对课堂教学策略的调整,同时也是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重要措施。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就应积极的进行自身教学理念的转变、对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给予充分的尊重并具有学生具体情况进行教学策略的及时调整,从真正意义上进行了因材施教原则的落实,有效的促进了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和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与提升。
参考文献
[1]金茜.以生为本,以学定教——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探析[J].文理导航(中旬),2021(06):9+13.
[2] 王猛.以学定教 以教导学——基于“以生为本”的数学教学研究[J].考试周刊.2017(38)
[3]黄海洁.以学定教 以教导学——基于“以生为本”的小学数学教学研究[J].新课程(上),2017(1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