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泽升
西安高新区第二十六小学 陕西省西安市 710000
摘要: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现代信息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并在各个领域取得显著成效。将其应用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当中,能够真正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营造良好教学氛围,保证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但是,受多元因素的影响,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过程中依旧存在许多不足,教师应结合实际发展情况,将传统的教学方式作为基础,转变传统教学理念,明确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意义,有针对性的将其应用到平日的课堂教学活动当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信息技术;创新策略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意义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相比较而言,小学数学这门学科具有较强的抽象性与逻辑性,若要学好这门学科,对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有着较高要求。因此,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可合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将抽象的数学形状、符号等更加直观的展现在学生面前,从听觉与视觉等方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例如,在讲解统计图与立体图等相关内容时,大量的板书必定会浪费课堂教学时间,但是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教师可充分利用课件,将备课环节所准备的内容,通过多媒体技术将其生动的呈现出来,进而激发学生学习这门学科的兴趣,同时节约课堂教学时间,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
(二)拓展学生数学思维
若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一味采取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教师为学生讲解相关知识内容,学生只能够被动的听讲,这样的教学方式相对单一,学生缺乏主动思考的时间与空间,直接影响最终的教学效果。但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合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能够使原本枯燥、乏味的数学课他教学变得更加丰富形象。通过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将生活当中的趣味内容,以及与教学相关的事物更加直观的展现出来,使抽象的数学概念更加具体化与形象化,与传统的教学方法互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为学生讲授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时,教师可合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学生通过直观的观察了解角的特点,优化教学过程发展学生思维,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三)提高学生协作能力
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更加注重教师的主导地位,但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能够有效弥补这一不足,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提高学生的交流能力与协作能力。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充分运用小学数学教学手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帮助学生获取更多的内容,彼此加强交流合作,师生之间相互促进共同进步。另外,教师还可根据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学习爱好,有针对性的对其进行小组划分,组内成员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培养学生协作能力。在整个教学活动当中,可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彼此相互合作并互相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均能够得到显著提升。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原则
(一)秉承合理性原则
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应秉承着合理性原则运用。第一,保证所教学内容的合理性,应用信息技术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所要讲解的知识内容,设计与教材内容相符合的课件,不应与教材内容相脱离,还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另外,合理把控应用信息技术的时间,保证教学活动的合理性。应用信息技术并非将其应用到整节课当中,而是在适当的时间内结合具体的教学目标,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秉承规范主体性原则
因小学阶段学生年龄有限,天性爱动并极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对于外界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但是难以长时间集中注意力,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与学生的兴趣爱好相互结合,合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并时刻关注的学生的学习进度,学生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尽可能根据事先设计的流程开展,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另外,教师还应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将信息技术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
三、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策略
(一)营造良好教学环境
开展数学教学活动时,可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集中学生注意力,学生在特定的场景当中探究相关知识内容,感受数学这门学科的独特魅力。因此,教师应合理应用现代新技术,将图片、声音、视频等内容,合理运用于数学课堂教学中。营造良好的数学教学环境还能够让学生感受数学这门学科独特的魅力,所讲解的知识内容更加丰富有趣。例如,在学习与图形相关的知识内容时,教师可为学生播放动画,让学生认识数字,并在观看的过程中全身心投入其中。
(二)突破教学重点难点
因小学数学所包含的知识内容较为抽象,直接加大了学生的学习难度,影响最终的教学成效。因此,教师应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研究,在知识结构方面明确各个章节的重点内容与难点内容,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将抽象的知识内容更加直观的展示出来。在平日的课堂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适当增加一些动手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深化学生对重点知识的理解,提高教学内容的直观性,保证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三)整合各项教学资源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各项资源也逐渐实现了共享,在教育领域当中,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逐渐得到凸显。合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能够有效整合各项教学资源,并积极借鉴互联网当中利于数学教学的资源,既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还能够拓宽学生视野。例如,在认识时钟的教学中,教师可首先教会学生认识阿拉伯数字的钟表,再通过罗马数字等方式钟表的图片,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与认识钟表。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合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主观能动性有着重要现实作用。因此,教师在平日的课堂教学活动当中,应给予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高度重视,结合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能力与认知特点,设计教学目标与教学活动,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将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依托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 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A]. 康利军.2020年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论坛(重庆会场)论文集[C]. 2020
[2].多媒体教学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的应用[A]. 廖书清,陈小华,陈献培,邓浩凌,卢丁娥.《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十四卷)[C]. 2018
[3].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低效现象及解决对策研究[A]. 王慧,田乾,刘佳,常正倩,杨登嵩.新课改背景下课堂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有效性研究科研成果集(第三卷)[C]. 2017
作者简介:张泽升(1992-05-28),男,汉族,籍贯:陕西省西安市,当前职务:教师,学历:大学本科,研究方向:小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