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春玲
广西玉林实验中学
摘要:美术是人们发展过程中的结晶,它能够丰富学生的视野,熏陶他们的情操,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中有着不可比拟的作用。在高中的教育过程中,虽然美术学科的课时相对于其他学科较短,但美术也是每个高中生的必修课之一,其中,美术鉴赏更是美术教育无法替代的组成。因此,美术老师在日常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观,是十分有必要的,美术老师需要从新的角度出发,优化自身教学模式,全面引导学生们鉴赏剖析课本素材。
关键词:高中美术;美术欣赏;教学探究
引言:美术教学是对学生们综合素质和各方面能力的提升过程,美术老师需要对素材内容制定更加完善的教学方案,全方面培养学生们的审美观和创造能力。美术教育不单单是美术鉴赏课,更不是课堂上对美术基础知识的剖析,而是通过对美术的欣赏研究,提升他们的审美能力和美术文化修养。该文主要叙述了美术教学的重要性,以及现阶段高中美术欣赏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并且提出了几点提升美术欣赏课堂的策略建议以供参考。
一、美术欣赏教学的重要性
1.激发学生在美术方面的天赋。美术老师不但要加强对学生美术鉴赏课程的教育,还要善于发现他们的美术天赋。在高中阶段发现他们的艺术天赋,也有益于因材施教将他们培养成专业人才。因此,美术老师在日常与学生教学和沟通的同时要善于发现他们在美术方面的突出表现,从而重点培养。
2.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是促进美术改革的必经之路,同时也是美术教育的最终目标。高中美术老师要重视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一方面紧跟新课改的脚步,实现促进高中美术教育目标的实现,另一方面,还能将美术课的优势最大程度的发挥出来。
3.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新课改看重现代教育对于全面型人才的培育,并且落实德、智、体、美、劳综合素质教育。对高中生进行美术教育,不但能提升学生们的审美意识,并且对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和发展都奠定了基础。
4.熏陶学生们的情操。在美术欣赏过程中,能够提高人的专注力,使人全身心投入艺术鉴赏中,同时也可以平复学生们学习中的消极学习情绪,促使他们心理健康的平衡发展,从而熏陶自身美好情操。
5.缓解学生们的学习压力。高中阶段的学生即将面临高考,繁重的学习任务使他们在学习中出现巨大的精神压力,而美术欣赏课程能适当的使学生精神压力得到缓解。
二、目前美术鉴赏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相关教育部门不注重美术这门课程。就当下的教育形式来说,由于美术课程占时少,大部分的美术老师在日常教学中,往往过于形式化,通常都是照搬课本中的理论知识传授最基本的技能,几乎不会结合当下社会的需求适当地增加学生们的审美训练,从而出现高中美术教学效率消极的现状。
2.受传统思想束缚,美术教学缺乏创新的思想。受以往教学观念的影响,部分美术老师观念迂腐,在日常教学中不具备创新精神,工作方式简单固化,忽视学生绘画才能,不提升自身教学水平,对教育改革不积极践行,危机意识不强。
3.美术教材内容与现代生活关联不强。现阶段的美术教材囊括了诸多的优秀作品,但其中很多的绘画作品及表现形式有悖于高中学生的兴趣。高中生对美术的学习也只能停留在表面,无法提升他们的美术认同感。
4.学校和家长过于在意学生的考试成绩,从而不重视了对他们美术鉴赏能力的提升。
我国目前还处于应试教育阶段,这就导致在老师的教学过程中将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审核学生的评定标准,限制了学生在艺术方面的发展,从而将学生培养成“考试机器”。
三、提升美术欣赏课堂的策略建议
1.美术老师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情景,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为他们提供生活化的学习氛围。美术老师只有摒弃之前传统的讲习观念,才能在师生间建立更全面更友好的关系,为学生创建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美术老师在日常讲习中,多在课堂上为学生们展示各式各样的美术作品,并对其进行详细介绍,让学生们参与其中,这样不但能促使他们逐步对美术有更深刻的认知,还能充分激发出他们的想象力、创新力,大大提升他们对美术学习的热情,同时也促进了自身教学水平的良性发展。美术老师只有主动与学生积极交流,为学生创建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环境,才能促进师生关系友好发展,在友好的师生关系下,学生在课堂上才能积极投入到美术的学习中去。例如,在学习《探寻建筑艺术的特点》时,给他们布置课后作业:画出现实中你最喜欢的建筑,让学生们通过绘画感受立体主义的表现力。老师在上课时,可以轮流展示学生们的作品,让他们互相欣赏同龄人的审美,通过对比和探讨,从而优化自身审美。
2.老师贯彻落实新的教学理念,采用新方法丰富教学手段。例如,美术老师可以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多增加他们展示同龄阶段优秀的作品,通过感官刺激,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一方面提升自身的讲习能力,另一方面提高学生的思考与辨析能力。例如,在学习《中国古代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时,可以在课堂上播放相关视频,观看结束后给他们提出问题“从画面构图和色彩上如何区分各个朝代的雕塑?”“结合视频和课本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共同特点和区别分别是什么?”“古代雕塑和现代雕塑的共通点是什么?”让学生展开探讨,在探讨过程中他们会结合别人的审美观和理解,不断深刻自己的理解。高中美术老师要多通过优秀作品展示。才让他们更深刻的理解日常生活所映射的书本内容,更全面的将美术教材和实践生活相结合,从而主动学习。
3.美术老师在传授知识培养学生美术欣赏能力的同时要注重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比如,美术老师合理地运用趣味性的语言来为学生讲解美术专业知识,提升语言的魅力,在讲解中吸引学生注意力,就能激发出他们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趣味性语言在很大程度上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是具有感染力的,可以引导他们在欢愉的的课堂氛围中积极学习美术鉴赏。与此同时,美术老师在上课时要学会捕捉学生的内心想法,在讲述中用诙谐幽默的语言和语气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
4.老师要在授课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的习水平。为了在美术教学中取得优异的成效,老师还应当做好日常授课的总结反思。一方面,在每堂课开堂之前对课堂讲习的内容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在课本知识讲习完成之后,根据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和课堂反馈程度等,对自己教学成效进行评估。老师通过评估才能感知到自己教学中的弊端,并以此为根据为下次授课优化课堂讲习奠定基础。另一方面,老师要踊跃参加校园内的教研教育活动,与其他老师就教学内容开展深入性的探讨交流,学习其他老师的优秀经验,然后根据自身的不足,研究出一套适合其自身的美术授课方案。
结束语:总的来说,美术欣赏课程在高中的教育生涯中必不可少,美术教育不但能提升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缓解他们在学习中的压力,更是能为学生们未来的全面发展打下夯实的基础。因此,在日常教学中,美术老师应不断探索革故鼎新,用科学的方法为学生组织丰富多彩的美术学习和鉴赏活动的开展,全面提升美术在高中教育中的地位。我们要在教学中,紧跟新课改的步伐,将当下学生的思想与美术教育相结合,不断发挥美术欣赏课程的重要作用,秉持为学生尽责,为教育尽职的精神,为他们全面可持续发展铺平道路,也为推动美术教育教学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董晓飞.激趣、创新、拓展:高中美术欣赏课程教学方法与实践研究[J].教育艺术,2014(08):20.
[2]兰卫军.浅谈高中美术欣赏课程的教学现状及对策[J].吉林教育,2008(03):05.
[3]唐敏.高中美术课堂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美术表现能力的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10):169.
[4]杨橙.美术欣赏课程在高校美育课程中的困境与建议研究[J].美与时代(下),2019(09):4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