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1/8/1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1期   作者:苟晓蓉
[导读] 我国教育在不断的发展,语文学科的教学也越来越重要,其中作文教学占有重要位置,写作水平直接体现了小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苟晓蓉
        阆中市凌家坝小学 637426
        摘要:我国教育在不断的发展,语文学科的教学也越来越重要,其中作文教学占有重要位置,写作水平直接体现了小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语文教师应不断创新教学模式,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为教学目标,重视语文作文教学。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策略
        引言
        新课标小学语文课程中将学生的写作能力纳入了一个重点课程教学目标,这充分说明了小学生的写作能力是其语文综合素养的体现方式。但是,小学生由于年龄尚小,对于语文的理解能力还有限,写作能力常常都是停留在简单的文字叙述方面,写出来的文章缺乏深度和内涵。因此,语文教师应当在语文课堂上增加写作教学,运用恰当的写作教学方式来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1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现状
        1.1学生表达能力差
        作文是一种书面表达能力的体现,表达就是把自己的思想感情用语言表述出来,把自己在生活中的所见所感写得通畅自然。但现在有的学生写的作文却语句不通而且词不达意,语法错误出现的频率太高。一篇作文通读下来都是简单句的使用,平铺直叙没有主次,也没有详略。
        1.2教师不够重视作文教学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只是重视对于字、词、句的讲解,忽视了对于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在小学阶段,由于阅读理解在语文考试中分数占比较高,导致教师过度重视阅读理解的分析讲解。在进行写作教学时,只是一味地要求学生模仿优秀的范文,甚至要求学生背诵。这种方式不能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导致学生对于作文学习提不起兴趣,写出来的文章也缺乏真情实感,逐渐趋于模式化。
        1.3教学目标不明确,缺乏个性化教学
        通过分析发现,现今很多小学的语文写作教学存在的首要问题就是没有明确好写作教学的教学目标。很多学校的语文教学目标更多的只是完成课本的教学任务,但是现在小学语文课本内大多数课程内容都不会直接涉及语文教学,这就导致了教师对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教学常常会被忽视掉。另外,现在语文课程内容有一部分比较不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而老师在进行作文教学工程中又经常照着书本授课,缺乏了个性化的教学,这就导致了学生在很多时候都理解不到老师所教授的内容,从而在语文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显得吃力和被动。
        2新课改下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策略
        2.1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写好作文,丰富的文化功底自然重要,但想象力更为重要,缺乏想象力的作文只能是一篇流水账。想象力的培养首先要练习模仿,模仿不是单纯地仿照复制,而是一种学习。通过模仿,学生可以掌握事物的本质、特色、结构,然后,学生再根据自己的认知来进行创造。但是想象力也不是天马行空,没有约束的。它不是胡思乱想,而要符合生活规律和客观事实。其次,学生要增加知识的储备量,要大量地阅读并分析文艺作品中的艺术形象。艺术形象是作家想象力的成果,学生要在分析艺术形象的同时展开自己的想象力,这样才能给艺术形象赋予生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想象力水平。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对学过的课文进行续写。例如,《白杨树》这篇课文,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对白杨树进行续写,写作中心围绕白杨树的特点来展开。之后,让班级里的同学互相进行讲解,这样可以使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都得到有效锻炼。


        2.2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写作热情
        小学阶段的学生受到年龄的限制,其社会经历不足,对事物的认知有限,但同时又体现出较强的好奇心与探索心,针对小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教师应立足于学生的个性与兴趣,不断创新阅读、写作的教育方式,进而在课堂中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其读写训练的热情。在日常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创建课外阅读角,请学生进行轮流管理,鼓励学生进行不同书籍的借阅。这样的方式能给予学生自主阅读与选择的权利,学生就能在众多的书目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进行阅读,从而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充分地阅读能引发学生对事物的思考,同时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在不断积累写作素材之后,学生就能独立完成一篇作文的创作,同时获得成就感,这样能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不断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2.3抓文本语言的亮点
        文本语言的亮点是指一篇课文中具有丰富味道的语言,读来耐人寻味的语言。因此,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比喻、拟人、夸张等具有显著语言特色的句子,这些优美规范的语言就是课文语言的亮点,也展示出文章的写作特色。教师要指导学生捕捉文章字里行间语言的亮点,不仅可以培养学生感悟出课文的人文内涵,熏陶感染学生的思想,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养成摘记语言的良好阅读习惯,训练学生的语感。教师要引导学生品读鉴赏这些富有特色的语言,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阅读与习作水平。当然,语文教师还要为学生创设安排适合语言表达训练的情境。例如,一位教师在执教三年级上册的《花钟》一文时,课上重点强调描写每种花的特点的写法,以及写花的时间和方法,总结出语言表达要按顺序、按节奏、用词要准确。课后教师让学生发挥想象,选择几种花,抓住花的特点以及开放的时间写段话,并在课堂上展示交流。这老师抓住了文章语言的亮点,并突出强调这一表达方法,让学生领悟并学会运用。这样不仅引导学生学习了课文的写法,而且也培养了学生语言运用与审美创造能力。
        2.4重视阅读,引导学生积累
        读是写的基础,要想写好作文,首先要有足够的素材积累,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积累阅读素材。一方面要善于抓住课堂阅读教学机会,引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提升阅读能力;另一方面也要关注课外阅读机会,增加学生阅读量和知识积累量。例如,课堂阅读活动的开展,部编版教材对于学生的阅读量、阅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从低年级开始教师就要抓好阅读活动。以《秋天》教学为例,考虑一年级学生识字量较少,教师示范读,引导学生跟读、背诵,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感受文本内容。在阅读中积累秋天景色的描写方法,同时了解简单的排比等修辞手法。此外,课外阅读也是素材积累必不可少的一项积累措施,例如“快乐读书吧”推荐内容、学生感兴趣的绘本等,通过多样化的课外阅读活动,引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积累更多的作文素材。通过课内外阅读有效衔接,从低年级开始对学生进行阅读习惯的培养,不仅有利于学生识字、阅读能力的提升,而且有利于增加学生的阅读积累量。
        2.5与日常生活相结合,使作文充满真情实感
        在新的教育理念下,作文教学应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在学生掌握基本的写作技巧与写作思路之后,教师应给予学生足够的写作空间,引导学生将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写到作文当中。比如在学习《倾斜的伞》一文中时,教师可以借由外公对孩子的爱,来引导学生回想父母、亲人对自己的爱,体会来自家庭的温暖。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回到家后仔细观察父母,通过他们的动作、语言、外貌、神态等深入了解父母,并学会尊敬长辈,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通过对生活的观察,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写作素材,还使学生的作品描述更加准确、生动,并充满真情实感,使作文更具感染力,从而有效提升小学生的作文写作水平,提升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结语
        写作能力对于小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有很大促进作用,作为语文教师应当积极研究增加学生写作能力的教学方法,不仅是要增加写作训练,还要开展阅读教学,提升学生积累写作素材的能力,以及通过新颖的教学手段来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李万灵.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语文作文生活化教学实践[J].西部素质教育,2019,5(8):66-67.
        [2]宋丽姝.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创新探究[J].黑龙江科学,2021,9(14):74-75.
        [3]王粉霞.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J].考试与评价,2021(01):4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