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龙波
陕西省安康市紫阳县师训教研中心 (陕西 安康) 725300
语文学科是工具性、人文性的集中代表,属于形象思维的范畴。在语文教育教学中,桃李满门、精英春笋的大手笔不乏其人,但更多师者穷尽毕生精力和心血却没能实现自己的初衷和愿景,在其长长短短的语文教学生涯中或无所适从,或顾此失彼,或南辕北辙。本人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近二十年的中小学语文教学中有过事半功倍的辛酸、揠苗助长的悔恨、柳暗花明的惊喜、茅塞顿开的收获。我以为,只有以素质教育为目标,以“三维”为着力点,以提高语文教师自身素养为关键,方能接近或达到这一目的。本文就从以下几点谈谈如何改进我们的语文教学。
一、厚实素养,注重源头。
在语文教学中,从读、写、听、说几个层面来看,存在着不消化不吸收为读而读的现象,不是读错字就是肢解文本随意断句,随心所欲地读,没有思辨就难以留下印记,至于文本的历史背景、中心主旨、美的词句、修辞技法等更是一片茫然。语文教师指导学生从文从字顺到整体解读、从文本源头补全必要的语文知识与素养,引领学生穿越时空的隧道与作者在心灵深处沟通交融。走出语文教学不仅仅是单纯的的传授知识,更要以提高个人素养修为,增强学生对于生命的感受力,从而更好地认知自己,并且不断地提升自己,这或许正是语文教学应该努力的方向!
从写的方面来看,首先是写字不用心,乱涂乱画,错字连篇,不注重每一个字的间架结构和偏旁部首,左中右结构、全封口或不封口结构……每一个字都应从美学的角度去审视去书写,而当下不少初、高中生书写和答卷极不规范,或涂改斑驳、或“一逗”到底、或不分段分层、或语病百出,有的连常见的应用文如请假条、留言条、通知等格式不清、要素不齐,至于叙事、抒情、议论性的文章更是不堪入目。难道学生皆为“刘阿斗”?我们就不得不想到我们的语文教师平时的语文教学,主要表现在:缺乏美观素养,不会用美的眼光探寻溢彩流光的美,以美的艺术引导学生进入美的胜境,因而就无法把教材中那些歌颂祖国美好山川风物的诗词歌赋,那些赞颂英雄俊杰高尚情操的华章,那些用血和泪泼洒出的爱横情仇的经典范文讲得惟妙惟肖、入木三分。这自然就难以引起学生心灵的共振和情感的共鸣,也就达不到思想熏染和人文教化的目的。再者,有的教师没有充满魅力的语言艺术、语文知识和文学素养浅薄、教学理论的修为不高,因而教学技法单一、做不到因文而异、因人而异、深浅适度,学生只能硬着头皮熬满一堂课,枯燥、沉闷、对牛弹琴如佛念经的场面着实让人揪心。如此一来,合理地解决教与学、知识与技能、听说与读写、课内与课外的大语文观便凸显在语文教师的面前。
二、立足本真、固本强基。
从事语文教学的任务是提高学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即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从一定意义上讲语文是能力课,提高语文能力的基本途径是语文实践,也就是说在阅读中学习阅读,在写作中学习写作,在听说中学习听说。紧紧抓住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即“字要规规矩矩地写,话要清清楚楚地说,课文要仔仔细细地读,练习要踏踏实实地做,作文要认认真真地完成”,努力做到让学生明确要求,让学生端正态度,让学生自觉自发地持之以恒,在此基础上再给后进生辅之以具体的指导和帮助,这样在一定时期内全体学生都会有进步。
实践证明,语文的训练既要注重质量,也要讲究数量,质和量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所谓量变引起质变,所以必须多读多写。
读可以分为课内读、课外读,拟出阅读计划,自觉地持之以恒地去完成,养成阅读的习惯,亦如先贤“宁可三日无肉,不可一日无书”、“漫卷诗书喜欲狂”那便是最高的境界,不断地在阅读质量和数量上提出新的要求。其二,要加强练笔,一是课内作文,二是课外随笔。可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在教师的指导下尽量培养学生自改作文或互改作文,要求学生在课余时间随心写出或长或短得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继而写景状物、抒情言志,学生在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的写作(练笔)中,慢慢淡化写作的恐惧与神畏,取而代之的是与父母师长的对话、心路历程的告白、成长成熟的印记……写作不亦快哉?其三、加强识字、写字的训练。在课堂上要充分利用教材,并借助于工具书,指导学生认字识记,做到读准字音、掌握字形、理解字义,提倡学生随身携带识字卡片或袖珍字词典,随用随查、随查随记、不断积累。
三、生命长青,语文长青。
语文是一门工具,就该有这种工具的功能。毋容置疑,语言的运用与生活、育人的思想感情是密不可分的。因此,语文训练不是单纯的技术训练,语文教学不是单纯的技术教学,脱离生活、脱离人的思想感情,语文教学就犹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末,是不会取得良好效果的。语文教学若能最大限度与学生的思想感情紧密结合起来,就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堂也会变得生趣盎然、流光溢彩,师生间思想的火花在激烈碰撞,精神的多米诺骨牌在悄然连锁反应,也就能达到有效地课堂教学目的。如,有的老师在上了《岳阳楼记》这篇文章以后,带领学生去游览当地的文笔山。实际上学生是在老师的带领下去学习教材,感悟风物景观。即课外课堂、学生、教材有机迁移,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格局已然形成,在这里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他们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主动地获取知识,写景状物的训练课题便成功开启,在课外这块广阔的天地里教师转变了观念,这或许就是古人倡导“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真谛。紧扣教学目的和训练重点,跳出语文教学中枯燥乏味的之乎者也,遵循语文学科的特点,引导学生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练读、练写、练听、练说,口练心思,手脑并用,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把玩文字,走进语文,让语文之树长绿,让生命之树长青。
四、苦练内功、言传身教。
所谓的教师的“内功”是指教师应练就的素质与本领。其一,美感与激情,语文教师必须具备美感素质,以美的眼光发现不同类型的美,以美的艺术引导学生进入美的胜境,从而美化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的兴趣,主要由教师的审美激情熏染起来的,教师要竭力用自己的真、善、美激情去感染学生,激活学生对美好生活、美好事物的向往,对知识的渴望。其二,修养与追求,修养就是语文教师必须具备的语言知识、文化底蕴、教学理念,以广博的知识开启学生的视野,以传神的语言拨动学生的心弦,以博大的情怀和人格魅力折服门生,以最先进的教学理念指导自己的课堂,从而完美实现传道受业解惑启迪心智,精彩演绎“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其三,方法与艺术,语文教师应该娴熟地掌握各种教育教学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运用语文工具的技能,提高语文教学效率。从一定意义上讲艺术就是最有效的方法,风格往往是在长久的艺术积淀中形成的,呈现于学生就是教学技巧和魅力,表现在课堂中就是独特的语言、表情、思想、节奏、手段、风度等,这些教学艺术是难以传授的,只能靠语文教师在长期的语文教学活动中反复尝试、揣摩并不断创新才能形成。
当下的教师,语文教师也慨莫能外地遇到前所未有的困惑与挑战:人工智能、聪明过人;网络信息、知识过人,电脑反应、敏捷过人,“天地君亲师位”的排位是否受到了冲击?语文教师该怎样立于不败之地?语文教师的内功还应该做到“四会”:会讲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做到脱口而出、字正腔圆;会写一手好字,做到行云流水,端庄美观;会写一般性问题的文章,做到一气呵成,洋洋洒洒;会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佳作,做到信手拈来,腹有诗书气自华;会操作基本的信息技术,做到课堂教学形神具备、精彩纷呈。惟其如此,才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语文老师,一个课堂内外被门生敬仰的语文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