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明权
厦门市同安区阳翟小学 361100
【摘要】古人有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学亦是如此,教师要传授给学生的不仅仅只是书本上的知识,更多的是传授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教学中要少点填鸭式灌输,多点启发。善于启发,能够因势利导,在数学课上,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对知识探索的欲望,使课堂教学更加有活力,更加有魅力。所以,要想提高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效率,教师就要学会因势利导,在教学中不断打破学生的定势思维,一步步开拓学生的思维边疆。
【关键词】因势利导;启发式教学;打破定性思维;建模思维
一、因势利导,打破定性思维
在一般的图形面积教学中,教师采用的推导过程都比较模式化,大部分都是遵循课本所给方法,很少进行延伸拓展。教师经常只教学一两种常用的推导方法,虽然能让学生记住公式,但是有时候会缺少一些探索的乐趣,难以让学生感受到对知识的探索欲。
例如在教学《梯形的面积》这一节课的过程中,教师大部分会复习前两节课学过的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借此推导方法来引入今天的新课。这样的引入能让学生很快联想到梯形的面积推导也是同样的原理。虽然这样能让孩子快速找到方法,但是大部分孩子的思维会被前两节课的方法束缚住,导致他们只能找到一两种方法。
方法一:
如图: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能够组合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从图中可以看出:转化后的图形面积是原梯形面积的2倍,底是原梯形的上底+下底,所以得出以下结论: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同理,直角梯形的面积也能如上进行推导。
方法一是学生基于三角形面积公式推导而得来的。这时候有学生可能认为梯形的面积推导方法就只有这个了,如果教师没有继续延伸拓展,可能这节课就到这里结束了。而实际上梯形的面积推导方法还有很多种,这时候就需要教师进行关键性引导了。
师:除了用拼补的方法将梯形转化为我们熟悉的图形,我们能不能用分割的方法呢,能不能将梯形通过分割转化为我们熟悉的图形呢?
于是学生马上就能想到方法二。
方法二:
如图:把一个梯形分割成两个图形: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
从图中可以看出转化后高和底的变化。
所以得出梯形的面积=S平行四边形+S三角形
=上底×高+(下底-上底)×高÷2
=(上底+下底)×高÷2
同理,很快又有学生得出方法三。
方法三:
如图:把一个梯形沿对角线切成两个三角形。
可以得出:梯形的面积等于S三角形1+S三角形2。
=上底×高÷2+下底×高÷2
=(上底+下底)×高÷2
但是到了这里,很多同学就会产生思维定势,不断的尝试要将梯形分割成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或者长方形,而忽略了其它的可能性。这时候教师就要在学生感到迷茫的这个关键点上进行引导了。
师:除了将梯形分割成以上几种常见的图形,我们还能不能将梯形分割成其它不一样的图形呢?
这时候就有学生提出分割成两个梯形,可是梯形面积不知道,无法求解。
这时候教师要再煽风点火,往下提出关键一问:
师:试着将它分割成2个小梯形,如何再拼一拼,看看有没有新发现?
经过小组讨论,第四种方法诞生了。
方法四:
如图:将梯形折叠,使上下底重合,沿中间剪开,将两个小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从图中可以得出:平行四边形的底就相当于梯形(上底+下底)的和,高就相当于梯形原本高的一半。
所以: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特别注意,这里的÷2是高÷2,与第一种方法里面的÷2是不一样的。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通过因势利导不断激发学生的思考力,挑战学生的思维底线,一步步帮助学生打破定势思维,发现知识的新大陆。这样的推导过程才能让学生感到“刺激”,感受到学习的“挑战性”与“趣味性”。
二、因势利导,冲出局部思维
在经历了以上五种推导方法之后,很多学生以为这节课终于结束了,应该没有其它方法了。然而当老师说还有很多方法的时候,同学们一片震惊,一个小小的梯形面积,怎么会有这么多的方法,到底还有什么方法?学生感受到了“挑衅”,迫不及待要接受挑战。
前面的几种方法都被局限在了梯形的身上或者内部,没有同学考虑到从梯形外部进行突破。这时候就需要教师再添上一把火,助学生冲出这个局部思维。
师:前面的方法我们一直在梯形的内部做文章,将它分割成各种熟悉的图形,那么同学们能不能反过来,在梯形的外部做文章,将它补成我们熟悉的图形?
这个问题一提出来,学生的思维立马炸开,恍然大悟,方法六,方法七就出来了。
方法六:
如图:利用“补”法,将梯形转化为长方形,三角形的底和高均能求解。
所以得出:梯形的面积=S长方形-S两个小三角形
方法七:
如图:利用“补”法,将梯形转化为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底和高也能求解。
所以得出,梯形的面积=S平行四边形-S三角形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学生经常会出现这种只看见局部,看不到整体的情况。他们在思考的时候经常会往同一个方向不停的钻,而不会拐弯,或者停下来看看还有没有别的方向。遇到这种情况,教师就要通过因势利导让学生突破自身思维的局限性,帮助学生发现不一样的知识天地。学生本以为很快就能结束的一节课,没想到大脑会受到一次次的冲击。如果我们只是单纯想让学生记住公式,其实几分钟就够了,但是那样的话,学生就无法在课堂上感受到“不可思议”,感受到学习原来可以这么有趣,这么有挑战性。启发,引导,才能让学生对学习探知感到“意犹未尽”。
总而言之,一节数学课是否成功,不仅仅是看学生是否学到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在探索新知识的这个过程是否充满了好奇,是否开动了自己的脑筋,是否突破了自己的思维极限,是否真正得到了收获。而这些都需要教师能在当学生感到困惑的时候,因势利导,煽动他求知的欲望,激发他脑细胞的运转,不断打破他自己的思维边界,开拓属于学生自己的数学思维边疆。
参考文献:
【1】任勇,《做“业高一筹”的小学数学教师》[M],福建教育出版社,2016:24-25
【2】《小学数学优秀论文汇编》,厦门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基教室,2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