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合作学习

发表时间:2021/8/1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1期   作者:王丽
[导读] 小组合作学习作为新课程倡导的主要学习方法之一,它有力地挑战了教师“一言堂”的“专制”

        王丽
        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区大河坎九年制学校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作为新课程倡导的主要学习方法之一,它有力地挑战了教师“一言堂”的“专制”,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小组学习,也能培养学生的合作和竞争意识,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自我评价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之间的共同进步。
        关键词:营造氛围;激发兴趣;分工协作;鼓励动脑;交流评价;共同提高
        一、营造氛围 激发兴趣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育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促成学生有效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源动力。学生对于感兴趣的东西,不用强制都会积极主动参与探究,反之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之前,我们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兴趣爱好,练习生活实际选好合作学习的切入点,精心设计有趣的问题情境,以唤起学生合作学习的欲望,使学生产生合作学习的冲动和愿望,为学生在合作中相互配合创造和谐、宽松的合作氛围打好基础。如我在教学《买文具》这一课时,学生在购买文具之前需要分成小组,选好组长当售货员,定好组员。准备好后,利用多媒体课件给学生介绍了一位机灵狗朋友,它热情的带同学们去逛商店购买文具。学生很乐意参与活动。接着让分好的小组拿出自己准备好的文具放在一起,小组中的人员轮流当售货员,其余同学当顾客,老师把学生提出的问题板书,让学生在小组中自由购买文具。学生都主动争着要进行合作交流。活动结束后我又提出问题,同学们个个都举起了小手,争先恐后地发言,积极主动参与合作交流,以展示自己的合作成果。
        二、分工协作 合作有效
        合理分工协作是合作学习的前提。恰当分工,让学生参与到共同的学习中去,每个人完成具体的学习任务也是学习总任务的一部分,使每个学生都发挥自己的长处,同时使学生之间能协同努力,充分发挥自身及同伴的学习优势。因此,在学生合作之前老师要认真研究教材,灵活、创造性使用教材,再根据学习的内容、年龄特征、兴趣爱好、智力因素等情况。综合学生的学习基础、知识能力、特长等因素,按照“互补合作,协调和谐”的原则,把学生分编成小组,或让学生自愿结合成小组,合理分工,明确各自的责任,并且让每个小组的学生轮流当小组长。让小组长组织组员有目的的活动、交流、讨论、争辩。在讨论中每个小组可以推荐本组中的一人当“代言人”,向全班展示合作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或合作学习过程中交流和讨论的结果。学生分组讨论时,老师必须及时了解情况,予以指导,适时点拨以保证合作效率。同时在合作过程中,教师应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有针对性的进行耐心细致的辅导,以鼓励学生在讨论中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积极参与合作,检验合作成果,以达到互助学习,取长补短的效果。如:我在教学《观察与测量》这节课时,组织学生量课桌、教室、数学书、文具盒、讲台及黑板的长和宽、学生身高等内容时,我先把学生分成四人一个小组,再进行合理分工合作测量,教师巡视指导,最后在全班进行交流合作测量的成果。及时评价,使学生在组内合作,组外竞争,以满足学生的好胜心。既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的习惯,也提高了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三、鼓励动脑 教师引导
        “人生有两件宝,双手和大脑。”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善于结合教学内容,寻找熟悉的情景为切入点,对教材进行创造性加工,灵活、合理、科学地创设合作学习情境,以激发学生合作的兴趣和求知欲望,达到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促使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善于动脑,积极思考。任何问题只有在思考中才能标新立异,做到创新思维。

而个性的思考无法由别人和小组来替代,只有在独立思考出现困难时,才有可能借助外力一点即通,恍然大悟的奇迹才可能出现观点的针锋相对和正面交锋。因此要留给学生一定的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然后再组织开展合作学习,特别是对于小组合作中的“学困生”,老师要重点指导,分组时把“学困生”与中、优等生分在同一个小组中,让中、优等生带动学困生一起探究新知识,以增强其自信心,调动其合作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在合作中体会到合作学习的乐趣,同时错误观点得以校正,自己的知识得以提升,自信心得以增强。对于优等生则引导他们在“学困生”的回答基础上进一步探究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使他们享受合作的快乐,有效地促使学生之间的共同进步。如教学《长方行和正方形的周长》一课,我先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一只红蚂蚁在一片树叶上沿叶边爬行这一生活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合作探究兴趣。把学生分成4人一小组,让学生探索长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操作、质疑、探索、解决问题。学习一开始,学生有的量,有的画,有的记录,最后形成小组意见并展示。在整个合作学习过程中,不同程度的学生以不同的方式主动参与合作探索,成为主动合作的主人。学生的自尊心受到尊重,健康的人格在合作学习中也得到了和谐全面发展,使合作学习更有成效。
        四、交流评价 共同提高
        小组合作学习最终要让每个小组向全班汇报合作成果,使每个学生都能在交流过程中分享合作成果,体验成功的乐趣。在交流中老师要提醒学生注意倾听各组“代言人”的发言,记录下自己没有想到的,使交流中达到更大范围的资源整合。让学生在交流中体会到小组合作学习的益处,同时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习,交流各自的技能技巧,以利于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但在小组合作中,往往会出现学生各抒己见,有时出现提出的问题或答案很不统一的情形,甚至会为意见不同而争得面红耳赤背离主题。这是合作学习的高潮,也是老师点拨的最佳时机,同时也是强化和提高学生合作探索能力的机会。当出现这种情况时,我们应参与其中适时适当点拨引导,让学生明白其中的道理或算理,最后引导学生达成共识。在合作交流过程中学生用自己的本领帮助了别人,自己也获得了新知识,人人都有成就感,都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合作交流时不能背离探究主题,课堂气氛活而不乱,使课堂越辩越明,才能收到合作学习预期的效果。例如我在教学《认识物体》这一节时,组织学生合作学习哪些物体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他们各有哪些特征?在生活中能用于哪些地方?针对我提出的问题,让学生在合作之前通过认真独立思考,再与小组成员讨论。在讨论交流时,其中有两位女生提出了“削尖的铅笔是不是圆柱”“家里的水桶是不是圆柱”这样的问题,学生争先恐后地抢着说“是”,有的争着说“不是”,学生们个个争得面红耳赤。我立即组织课堂纪律,使交流不离主题,等待学生静下心来,我及时耐心地给予了正确的指导,学生心中的疑问如释重负,人人有收获,个个都欣慰。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通过小组合作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并进行交流,以达到资源共享,取长补短的目的,同时还有助于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总之,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与教师的数学素养是分不开的。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价值,并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不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合作能力,就能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让学生成为合作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刘兼孙晓天.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潘燏.曹宏顺."边学边交,自主领悟"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与实践[J].小学数学教育,2012(6):5-8.
        [3]杨章宏.课程改革与学习主题建构[M].科学出版社,2004.
        [4]关文信.新课程理念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施[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