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有机融合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1/8/1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1期   作者:谭小翠
[导读]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逐渐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教学中实现广泛应用
        谭小翠
        四川省广安市武胜县高原小学校 638409
        摘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逐渐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教学中实现广泛应用,将信息技术整合于小学阶段的数学课堂教学中,能够促进教学过程的有效开展,满足小学生的思维发展需求,有助于教学重难点知识内容的攻克,实现教学效率的显著提高,顺利完成教学目标。基于此,本文深入探究了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策略。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数学课堂;有机融合
引言
        信息技术整合于小学阶段数学课堂中,其主要是指在课堂实践过程中科学运用信息技术,而并非是单纯地将信息技术盲目应用于课堂各个环节,也不是毫无目的地展示某个知识点或某个教学内容,而是应当明确设计本节课的具体教学内容,哪些部分是重难点,展开科学的教学设计,基于此,借助信息技术所拥有的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进行教学,进而取得显著的教学效果。本文以小学数学课堂为基础,深入分析了信息技术的整合策略,力争实现数学课程的信息化教学。
一、注重因材施教
        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活动的开展中,进而信息技术运用时,可以加强因材施教策略,因为每个学生无论是知识基础,还是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在数学知识的学习和吸收过程中,学生往往会不可避免的产生差异化现象。基于此,传统固化的课堂教学模式无法顾及到班级全体学生,因此,信息技术的科学应用就能够对学生的实际问题展开针对性分析,对学生占有的主体地位给予充分尊重。对于数学基础牢固的学生而言,可以实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效果,达到数学知识灵活应用的目的。对于数学基础薄弱的学生而言,则需要从初始的基础知识入手进行学习,循序渐进的积累和完善。信息技术与小学阶段的数学课堂实现融合能够彰显于作业、考试以及提问等多个角度,为学生设计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案,以此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例如,在《小数除法》相关知识点的教学中,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在于引导学生认识小数除以整数以及小数的概念,掌握其计算方法,因为学生在以往的课堂中已经掌握了整数除法、小数概念以及小数乘法等相关知识点,因此本节课知识内容的学习是建立在所学知识层面上的。但是因为学生之间存在接受能力和吸收水平等差异,对于小数乘法知识点的学习,则学生的表现会有所不同,此时,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展开因材施教,对基础薄弱的学生,首先借助信息技术帮助学生复习以往学过的知识,然后再引导学生进一步学生本节课知识内容,然而对于基础牢固的学生,在充分理解和掌握了本节课的知识点之后,通过多媒体展开练习,最后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总结和分析当除数作为整数或者小数两种算式存在的不同计算步骤,进而促进学生深入理解所学知识。[1]
二、借助信息技术构建情境
        在小学阶段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最常用的知识展示方式可谓是多媒体,教师借助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构建丰富多彩的数学天地,让学生通过数学天地体会充满奥秘的数学知识。

在这些知识的实际学习期间,能够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强劲动力,将枯燥的数学知识内容转变为直观、具体的数学情境,让学生更加容易理解和接受,保证课堂教学实现高效开展。例如,在《长方形和正方形》相关知识点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堂导入环节运用多媒体技术,与学生一起搜寻一个如同学校操场一般的正方形,同时教师需要为学生构建问题情境,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操场属于什么形状,操场周长应当如何计算,引导学生借助自己的数学思维,在构建的情境教学中展开深度思考,如此一来,能够有效地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即正方形和长方形。教师可以询问班级所有学生,倘若让学生完成操场的测量任务,则学生会通过什么样的手段来完成测量。在提出这些问题之后,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思考和讨论时间,引导学生在完成思考之后积极举手回答相关问题。同时在学生结束回答任务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己独自学习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然后借助多媒体呈现出这些答案,让学生针对自己的回答与多媒体呈现的答案展开对比,查看自己是否做到了全面考虑。让学生能够在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实现情境支持,通过情境进行有目的地分析和思考,如此一来,有助于数学课堂教学实现效率的提高,协同教师总结和归纳后续需要授课的内容,通过双重配合,能够让课堂教学效果更加明显。
三、借助信息技术,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交流能力
        在传统固化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中,往往教师占据着课堂的主体地位,强调教师在教学中发挥的作用,然而学生占据的课堂地位被严重忽略,导致学生始终处于教学活动中的被动位置,无法进行自主学习。然而在现阶段,倘若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则有助于引导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积极参与互动,进而促进学生增强交流能力和协作能力,进而达到新课标提出的“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应当尽可能运用多媒体技术展开信息化教学,引导学生快速掌握相关知识并进行交流和互动。例如,在《统计图》相关知识点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通过小组的方式,对小组内全体学生的生日月份展开统计,鼓励学生与其他小组学生交流与分享自己的统计结果,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呈现学生记录的统计内容。在此环节中,学生的数学思维实现了激发和拓展,帮助学生树立了创新意识,让学生的创造能力进入了新的层次,同时深化了学生之间的有效交流和互动,让学生得到了交流合作能力的拓展。又如,在《图形的运动》相关知识点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尝试着进行裁剪和组合。然后教师可以通过大屏幕来呈现学生的动手实践成果,进一步鼓励学生与班级别的学生展开交流和探讨,不仅有助于促进学生形成合作意识,而且能够让学生得到创造能力以及动手操作能力的提高。[2]
结语
        将信息技术与现阶段的教育教学进行有机融合,是教育实现信息化的关键基础和重要理念,不仅是课程教学的发展需求,而且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在小学数学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当加强信息技术的科学运用,不断创新和优化教学方式,注重因材施教,为学生构建教学情境,通过信息技术,帮助学生深化交流沟通能力,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进而促进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史雷.浅析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有机融合的策略[J].文理导航(下旬),2021,{4}(07):19.
        [2]葛瑶.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相融合的策略[J].中小学电教(教学),2021,{4}(05):95-9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