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发表时间:2021/8/1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1期   作者:徐乾华
[导读] 当前,数学教学的发展趋势已越来越重视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而发散思维又在创造性思维中占主导地位
        徐乾华
        湖北省潜江市园林第二初级中学  433100   
        摘要:当前,数学教学的发展趋势已越来越重视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而发散思维又在创造性思维中占主导地位。因此,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应重视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身为一名新时代的具有新理念的数学教师,应让学生从已有的信息出发,尽可能向各个方向扩展,求得多种不同的解决办法,不断引领学生发展。
        关键词: 培养   发散思维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数学教学的发展趋势已越来越重视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而发散思维又在创造性思维中占主导地位身为一名新时代的具有新理念的数学教师,应让学生从已有的信息出发,尽可能向各个方向扩展,不受已知的或现存的方式、方法、规则和范畴的约束,并且从这种扩散、辐射和求异式的思考中,求得多种不同的解决办法,衍生出各种不同的结果。
        一、扎实的数学基础知识是培养发散思维的基石
        数学基础知识是数学方法的载体,是培养发散思维的基石。《数学课程标准》强调了学生对新知识的探求和发现过程,注重获取知识的方式方法。学生通过自己亲身经历和体验知识的发生和发展的过程,获得的不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在今后的学习中获取更多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的意义,参与有效的数学学习过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高度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只有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才能有效地为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奠定基础。
        中学数学概念大多是从客观现实世界的事物中抽象出来的,教材中的数学定义往往通过 “展示事例——抽象本质属性——推广到一般同类事物” 给出。 因此, 在形成概念的过程中, 要引导学生亲身经历一个由具体到抽象并概括出事物本质的认识过程。如教学绝对值概念时,教师列出下列题目:①画出数轴,并在数轴上找出表示 6 和-6 的点;②表示6和-6 的点到原点的距离是几个单位长度?它们有什么关系?③什么叫做a的绝对值?④一个正数、 负数和 0 的绝对值各是什么?⑤怎样求一个数a的绝对值?由①、②小题得出③,即得出了绝对值的几何意义,同时得出结论:互为相反数的绝对值相等;由④的分类讨论不难得出绝对值的定义:⑤小题是绝对值概念的应用。在此过程中,实现了由形到数,由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过程,从而培养了学生的概括和抽象思维能力,使其充分经历知识发生和发展的思维过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二、良好的数学心理素质是培养发散思维的动力
        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良好的数学心理素质的培养,要求数学教师在教学工作中针对学生各种自发的数学心理素质(如数学倾向性、数学特殊才能)加以科学的组织,整合优化,并归入有目的的心理教育过程中,因材施教,才能成为一种自觉的数学心理活动。
        良好的数学心理素质中还包含着情感因素,如对数学的浓厚兴趣,积极的情绪,奋发向上的进取心,健康的个性,自主学习的精神与能力等。实践证明,学生在精神饱满、兴趣浓厚时,其对数学的领会和理解,就会越深越好,发散思维就越活跃;而在情趣不佳时,往往不能积极调动发散思维。可见,数学心理素质状态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发散思维是否能积极发挥。
        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首先、创设情境,点燃学生学习兴趣的火花。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起始阶段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这堂课的成败。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心理及年龄特征,上课一开始就给学生创设情境,将学生带入情境之中,使之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其次、把空间留给学生,激发兴趣。活动教学的理念作为新课程标准大力倡导的教学原则,已经走进了中学数学课堂,让学生自行探究、研讨是体现主体性教学思想的最佳教学模式。教师要充分利用数学活动课的优势,对学生及时进行学习兴趣、学习动机的引导和强化。
        数学学科所具有的思考性、知识的发散性和思想的延伸性,要求学生必须具备自主学习的精神与能力。但自学是一种高层次的学习能力,它不是人与生俱来的,需要教师后天的培养和学生自身的努力。教师在培养学生自学数学能力时,一方面要对学生说明进行自学数学的意义,另一方面要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所以我们对学生自我探究式的自学一定要高度重视,并进行行之有效的训练。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深深体会到,指导学生自主探究是学生自主发展的重要环节,又是个循序渐进的漫长过程,只有在平时课堂中坚持这种能力的培养,才能使学生的学习获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三、借“题”发挥,广开思路是培养发散思维的捷径
        课本上的习题是经过筛选的题目之精华,是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在习题的教学中,教师若能对课本习题进行适当的深化与改造,恰当地进行引伸与推广,充分挖掘课本习题的潜在智能,不仅能开拓学生的解题思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把学生从题海中解脱出来,有效地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例如:已知如图,AB是⊙O的直径,BC是⊙O的切线,切点为B,OC平行于弦AD,求证:DC是⊙O的切线。教师讲完此题后对原题的题设和结论进行变通调换,可得一组新题。
1、已知:AB是⊙O的直径,DC是⊙O的切线,D为切点,OC平行于弦AD,求证:BC是⊙O的切线。
2、已知:AB是⊙O的直径,BC、DC分别是⊙O的切线,B、D分别为切点,求证:OC平行于弦AD。

        在习题的教学中,如果我们能抓住题目的特征,进行适当的演变、引伸、拓广,不仅能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始终处于由一题到一路的“动态”进程之中,而且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也是大有裨益的。
        发散思维作为创造性思维的主导成份,它与创造性思维的另一成份集中思维是相对的,但又是辩证统一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切不可因刻意去为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而降低对集中思维能力的培养。两者互为前提,彼此沟通,经过“发散——集中——再发散——再集中”的多次循环,才能构成丰富多彩的各种创造性思维活动。

        参考文献:[1] 韩建.浅谈中职学校学生数学素质的培养[J].职业技术,2013(10):71.
        [2]尚兴有.小学数学发散性思维的培养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1(14):122-12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