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猜想能力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1/8/1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1期   作者:王峥
[导读] 在新课程不断的进步和实施中,教师不但要传授学生基本的知识,还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猜想能力,促使学生全面提升数学能力
        王峥
        河北省容城县晾马台镇南阳小学 河北省 保定市 071700
        摘要:在新课程不断的进步和实施中,教师不但要传授学生基本的知识,还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猜想能力,促使学生全面提升数学能力。猜想能力是数学思维形成的主要部分,他的培养能够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拥有更多的探索机会,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想要有效的培养学生的猜想能力,需要教师转变教学的方式,运用合理的方式为学生创建出相应的环境,强化学生的实践训练,促使学生的猜想意识逐渐形成,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猜想意识;培养途径
引言
        小学阶段是让学生养成数学思维的重要时期。而猜想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可以有效的激发出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通过激发学生探索欲望的方式,挖掘教材中更深刻的内容,让学生进行实践训练活动,让学生在进行猜想的过程中,让学生形成猜想的意识,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数学学习的本质。
一、鼓励学生合理猜想,激发探索欲望
        数学教学中的猜想其实就是一个合理的思维推理的过程。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鼓励的方式让学生进行大胆的才行、发挥出自己的思维,指导学生进行细微的观察和思考,进而让学生产生探索的欲望,为学生的发展和推理奠定基础。比如在教学《三角形》中,可以先让学生进行思考:任意长度的三条线能否组成一个三角形?有的学生会说,三角形就是三条线组成的,所以答案是肯定的;有的学生会说对于三条边的长度有一定的要求,所以不是随意三条线就能组成三角形。此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们用提前准备好的工具机型实际的操作,用三条线组成一个三角形,有的学生很快就完成了,然而有的学生却不能围成三角形,如此一来学生们就出现的不同的观点,进而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调动出学生探究的欲望。教师还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什么样的情况下三条线能组成一个三角形?这时学生就积极的投入到思考中,有的说长度接近的可以组成,有的说三条线中有两条线相近就能组成。对于学生的各种回答,教师先不要进行评价,可以在课堂中留出一段时间让学生进行小组实验,让他们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一起讨论和交流,最后得出结论。之后运用小木棒的实验去验证学生的猜想,得到正确的结果。这种亲身操作实验的过程,不但可以给学生带来快乐的体验,还加深了学生对本节知识的印象,促进学生猜想能力的培养。
二、重视运用合理的猜想方法,理顺学生的猜想思路
        猜想的方法也可以分成三种,归纳猜想法、演绎猜想法、类比猜想法,不同的猜想方法运用的方法也是不同的,运用合适的猜想方法可以让学生发现知识内部的联系更加的顺利,进而构建知识体系。小学生的想象力缺乏,如果教师对学生的猜想不进行引导,那么学生就不能有效的完成学习的任务。所以让学生展开猜想时,[1]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给学生一些你合理的建议,比如如何整合材料和提出疑问等,让学生的猜想思路更加的顺利,进而让猜想活动顺利的实施。

在学习“运算定律”中,有关交换律和结合律的认识,大部分的教师都是同大量的联系让学生发现其中的规律,这样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学生提升分析能力,然而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并不利于学生的吸收和消化。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乘法里用没有到结合律和交换律?”在问题提出后学生自主的投入到猜想中,之后学生得出答案,在运用乘法口诀中,可以发现对结合律和交换律进行了应用。这样一来不但让学生学习到了乘法结合律和交换律,还让学生运用类比猜想证明了观点,让课堂教学的效果更加的有效。
三、强化实践训练,强化学生的猜想质量
        猜想可以让人们发现数学之间的规律,发现数学知识运用的方法。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的猜想和质疑,对问题进行探究,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和探索的过程,去培养学生的猜想能力,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选择适合的内容,灵活的运用各种形式的题材,找准训练的时机,让学生在题材训练中经历猜想,探究和验证的全过程,进而提升学生猜想的质量。比如在学习《圆柱和圆锥》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对等底等高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进行计算,最后得出的结果是两者的体积是相同的。之后引导学生进行猜想:如果圆柱体的高度和长方体的高度相同,那么他们的体积相同吗?有的学生会觉得相同。这时教师不用着急验证,可以为学生列出一组等底不等高的和等高不等底的圆柱体,让学生进行比较,让学生的圆柱体的计算方法进行深刻的理解。在猜想的过程中,会有多种多样的想法,教师可以通过实践的方法进行验证,进而让学生加深对本节知识点的认识,最终真正理解圆柱体的计算方法。
二、重视语言表达,发展猜想能力
        语言表达对于学生进行推理和分析有着重要的作用。语言是思维的直接体现形式,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学生对思维推理的过程最后都要以语言的形式表达出来,这样才算是完成。在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数学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比如:《百分数一》教学中,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前准备百分数的资料,之后给学生展示出来,让学生进行阅读,并结合阅读材料用语言说出自己的猜想。如合格率百分96表示是什么?学生们结合资料猜想出百分之96代表合格的产品数量占总数量的百分之96,出勤率百分之98表示的是什么?[2]出勤率百分之98就是表示所到的人数占班级总人数的百分之98。学生们通过语言表达对百分数的意义进行掌握,在运用百分数的意义解答问题时,教师可以在求解之之前让学生们说一说其中的意义,再由意义延伸出计算的方法。再进行汇报时,也可以让学生把自己的解题思路进行说明。运用这样的方式不但可以强化学生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还可以通过说的方式,发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的猜想能力得到提升。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还要重视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的可靠性和规范性,让学生在大脑中形成清新的猜想过程,进而在语言能力的培养中提升学生猜想能力。
结语:
        猜想意识是学生进行探索和发现的动力。猜想意识的培养可以让学生有更多参与互动的机会,在互动和交流中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和消化更加的容易。教师根据数学课本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灵活的教学方案,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这样不但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让学生在实践中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黄灵灵.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对策[J].求知导刊,2021(13):60-61.
        [2]林通.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研究[J].试题与研究,2020(23):10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