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桂琴
青岛第六十五中学 山东 青岛 266000
摘要:分层教学,是当前英语教学变革中的一种有益尝试,它既面向全体,又留意个体差异,在维护学生自尊心的同时又能够提升学习效果。只有采用分层教学这一教学模式,才能在关注学生生理、心理特性的同时遵照语言学习的规律,满足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使得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分层教学的模式下学有所得、有所收获。因此,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即可充分运用情境教学这一有效模式。接下来,本篇文章将围绕“分层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实践尝试”这一主题展开进一步探讨。
关键词:初中英语;分层教学;教学实践
前言:
在教学过程中,“因材施教”四个字对教师教学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所谓因材施教,即是要求教师摒弃“一刀切”的教学方法,而是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不同才能施以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然而,因材施教四个字说起来简单,真正做起来却绝非一件简单的事。那么针对初中英语这一学科,教师如何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呢?笔者认为,若想达到这一教学目标,教师采用分层教学法这一教学模式即可,具体展开如下:
一、在课前预习中实施分层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为提升学生在课上学习的效果,教师往往会在正式授课开始前为学生布置课前预习的任务。通过有效的课前预习,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对新课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增强学生在新课学习中的信心,还可以引导学生在预习中发现问题,而后带着问题来听课,使得课上学生注意力更加集中,进而提升课上学习的效果。那么针对初中英语这一学科,如何才能做到有效预习呢?笔者认为,为使得不同英语水平的学生都能在课前预习过程中找到与自己学习水平相契合的复习方式,教师即可在课前预习环节中实施分层教学,将课前预习加以分层。
例如,在学习《我的名字叫吉娜》这一英语课程时,为提升学生课上学习的效果,让学生在正式上课开始前做到“心中有数”,教师即可为其布置不同层次的课前预习任务。如针对英语水平、语言天赋、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来说,教师在布置课前预习任务时,只需要求其根据音标,将英语单词熟读背诵、借助英语词典,将英语文章中不认识的词语进行查阅即可;而针对英语水平、语言天赋、学习能力较高的学生来说,教师在为其布置课前预习任务时,不仅需要要求其完成单词背诵、单词查阅这一基础任务,还可以要求学生将文章中的短语、语法圈画出来,试着自己将文章进行翻译,在原有预习基础上进行“拔高”。如此一来,通过分层教学在课前预习中的应用,不仅可以帮助英语水平一般的学生打好课上学习的基础,还可以帮助英语水平较高的学生在预习过程中进行“拔高”,由此实现高效预习的目标。
二、在课堂提问中实施分层教学
通过课堂提问,不但可以增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以及学习情况,还可以帮助教师“点醒”上课溜号的学生,调节课堂气氛。因此,为构建出更加高效的英语课堂,则需教师充分发挥出课堂提问的教学辅助作用。那么如何才能做到高效提问呢?笔者认为,既然课堂提问可以调节课堂气氛,帮助教师增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那么教师在课堂提问中加以分层,以给予学生更多学习信心,启迪学生做出更多思考。
例如,在学习《你多久运动一次》这一英语课程时,教师在进行课堂提问时,则需设置出难以不同的问题,针对学习水平不同的学生进行难易程度不同的提问。如针对英语水平、语言天赋、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来说,教师在文章讲解后,可以请这一部分学生找出这篇文章中出现的品读副词,如:“usually、often、sometimes”等,在学生回答完毕后给予鼓励,以增强这一部分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和英语学习的信心。而针对英语水平、语言天赋、学习能力较高的学生,教师即可请这一部分学生找出这篇文章中的重点问答句式,如“What do you usually do on weekends?”、“I usually ...”、“How often do you ...”、“Once a week..”等。基于此,在提问过程中,即可进一步提升这一部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探究能力。如此一来,通过课堂提问中的分层,不仅可以使得每一学习水平的学生都能得到回答问题的机会,还可以使得不同水平的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都能得到信心的激发和能力的提升,达到理想的提问效果。
三、在课堂评价中实施分层教学
在课堂评价过程中,不仅可以帮助教师和学生一起针对课堂教学进行“复盘”,还可以帮助学生在教师的评价中找到自己努力的方向,获得一定的学习启发。那么如何才能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开展高效的课堂评价呢?笔者认为,既然课堂评价可以对学生后续学习做出指导,那么教师即可在评价时采用分层教学法,通过对不同水平学生的不同评价,提供更具针对性的学习指导,以提升学生总体学习水平。
例如,在学习《下雨了》这一英语课程时,教师在授课完毕进行评价时,即可设计出不同的评价标准,打破以往按照学习成绩来进行评价的“桎梏”,分别从课前预习、单词掌握、语法掌握、英语口语表达、学习积极性等方面入手,对学生进行更加综合的评价。如学生对“raining、drawing、washing”等表示现在进行时的英语单词变形掌握的不好时,教师即可在课堂评价中引导学生对这一部分单词加以巩固背诵;如学生在朗读《It’s raining》这篇课文不够流利时,教师即可在课堂评价中引导其加强诵读训练。如此一来,便能帮助学生在评价分层中找到自己努力的方向。
总结:
总而言之,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分层教学这一教学模式的应用对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一种新的尝试和新的机遇。只有勇于尝试,才能抓住机遇,朝着目标进一步前进。因此,为使得每一位学生都能在英语课堂中学到知识,有所收获和提升,教师即可在课前预习、课中提问和课后评价三个环节加以分层,施以不同的教学方式。相信在科学分层下,定能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找到自己的定位与契合点,实现英语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李玮.浅析分层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海外英语,2020(21):151-152.
[2]梁海娟.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英语分层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04):268-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