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肖
四川省射洪市职业中专学校 629200
【内容摘要】 分析文言文教学现状,阐述文言文诵读的重要性,文言文教学中如何突出诵读教学以及诵读应达成的目标要求,诵读教学法步骤,文言文背诵的科学方法。
【关键词】 文言文教学 诵读 方法目标
文言文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它语言简练,含义深刻,博大精深。而中学语文教材中选用的文言文都是几千年来沉淀下来的优秀篇章,它们都是非常难得的精神财富,学好这些优秀篇目,不仅让学生能掌握民族文化的传承,对学生的品行操守和道德精神都有熏陶感染作用。正因为文言文也展示了汉语言文字的发展史,跟我们现代白话文比较就显得不容易理解,如果没有入门的话,学生学习它就显得非常吃力。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文言文教学如果方法不当,过多的使用程式化教学方法,比如教师逐段逐句翻译,弄懂每个字的意义,还要掌握词类活用、句式变化、实词虚词等,结果是教师讲得吃力,学生听得昏昏欲睡,教学效果也不好,造成部分学生怕学文言文的不良现状。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就告诉我们要讲究“熟能生巧”,讲究“熟”字,到了张口就能背诵,提笔就写得出,别人讲了上句,我们就能接触下句。说明反复朗诵文言文就能领会文章旨意,也强调了读的作用及其重要意义。叶圣陶先生在谈论文言文阅读时,没有“诵读”一词,他在《中学国文学习法》一文中指出:“学习文言,必须熟读若干篇。勉强记住不算熟,要能自然成诵才行。......要养成熟极如流的看文言的习惯,非先熟读若干篇文言不可。”这段话表明他对诵读的理解是“熟读”“成诵”。文言文比现代文更讲究韵律,古人常采用“吟唱”的方式来诵读诗文,看来文言文学习的经验就是大量的诵读(朗读和背诵),因此,只有以诵读为中心的文言文教学才是轻松学习文言文,打开文言文教学之门的钥匙。如何把握好诵读方法呢,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让学生爱上诵读。
我们常说:“热爱是最好的老师。”“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些都说明了,要提高学生诵读水平,首先要学生喜欢上诵读文言文。文言文概念中,第一个“文”字是“美好”的意思,也就是说“美好的语言文章”,的确,文言文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且不使用标点,包含策、诗、词、曲、八股、骈文古文等多种文体,因此,多数文章句式工整,朗读起来朗朗上口,极富美感。我们就要让学生领略这种美,从而喜欢朗读文言文。我推荐示范朗读,用优秀的朗读来激发学生朗读的美感。比如在教学《滕王阁序》时,这篇文章引用的典故特别多,如果一上来就让学生理解翻译的话,很容易就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打消,我从央视《子午书简》栏目中下载朗读视频让学生欣赏,学生很快就被那声情并茂的朗诵所吸引,不自觉地就一起诵读起来,有了这个兴趣,学生不但喜欢读这篇文章,自己也乐意去理解和把握文章的内容,有了这个兴趣,学习效果自然就好多了。
二、要做到“四读”
(一)读准字音。
文言文很多篇目由于创作于不同的时期,因此个别字的读音和现代白话文比较差别较大,再加上先入为主的心理作用,在开始教学文言文时,第一遍的朗读就显得尤为重要,千万不要因为字音字形是小事而忽略他,因为个别字一旦读错,以后就很难纠正过来。我们要把读准字音放在首要环节,当然,教学方法很多,查阅工具书、听朗读、学生之间相互研讨,相互阅读,教师的适时纠正,这些都能让学生读准字音,为下面的诵读环节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读准节奏。正确把握好朗读节奏是一个人朗读能力的体现,现代文如此,文言文更是如此,相对而言,文言文因为字词意义的复杂性,学生对节奏的把握难度要大得多。不然,为什么在考试的时候屡屡出现正确划分朗读节奏这样的试题。文言文节奏的划分要求学生必须对字词、语法和文言文语感都能正确把握,个别句子还要联系上下文,结合语义语境反复推敲,才能正确地找到停顿位置。当然,学生在揣摩节奏划分的过程,也是把握文章内容,理解重点词语意义的过程,两者是相互促进和提高的。
(三)读懂文意。读文章最怕断章取义,文言文也是如此。我们要学会从总体上思考全文,联系全文表达的思想和上下文意思,才能准确把握具体句子的意思。还有就是要理清文章的结构关系,比如文中主要任务和次要人物的关系,总说还是分说,不能只是模糊地懂得文章的大概意思,而应该精确掌握,只有在理解文意基础上的诵读,才能读出文章的主旨和意蕴,才能使自己的文言文阅读水平提高和升华。
(四)读出情感。文言文承载了中华几千年文化,字里行间都展示出民族的生活和经验,体现出作者丰富的情感。安子顺曰:读《出师表》不哭者不忠,读《陈情表》不哭者不孝,读《祭十二郎文》不哭者不慈;《将进酒》中李白的豪迈和愤概;《兵车行》中杜甫的悲忧;《赤壁怀古》中苏轼的豪迈......,这些都将时代的画面展示在我们面前。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块土壤上。我们只有把握文章的情感,带着感情去朗读课文,这样才能传达悠远的意境,体察古人的深沉情怀,才会凸现出文本永恒的张力与隽永的意蕴。
三、多方式指导学生诵读课文。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指导学生多种方式诵读课文。比如,把集体朗读和学生个别仿读相结合;把认知默读和激情诵读结合;把教师范读和视频画面相结合。采用分组朗读,学生之间相互读,比赛朗读等多种形式来呈现出来,这样既能提高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又能取得好的诵读效果,让学生在轻松而热烈的气氛中巩固了文言文的基础知识学习,潜移默化培养文言文的语言感知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四、学会背诵。
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讲究科学的背诵方法更是提高记忆效果的有效途径,在背诵中,我们可以抓住文言文的关键词,抓住文章的句式特点,文章段落的编排特点,文章的结构层次。按照这些环节清理好脉络,学生背诵起来应该说来就毫不费力、水到渠成了,如不能把握这些,不管三七二十一,让学生先背下来再说,学生就只有摇头晃脑死记硬背,效果就不说了,学生哪里还有学习的兴趣?
清代名臣曾国藩就说过,名诗美文“非高声朗读则不能得其雄伟气概,非密咏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趣。二者并进,使其声调拂拂然若与我之喉舌相习,下笔时必有句读凑赴腕下,自觉琅琅可诵矣。”因此,我们不但要重视文言文的诵读,而且应该对学生加强诵读方法的指导,这样我们才能攻克文言文教学这个老大难,用诵读来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取得打开文言文教学之门的金钥匙。
参考文献:
[1]赵文洁. 如何在文言文教学中有效实施诵读法[J]. 西部素质教育,2017,3(04):227.
[2]弯惠林. 诵读法在文言文教学中的运用[J]. 青海教育,2016,{4}(Z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