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普通话教学

发表时间:2021/8/1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1期   作者:孙博文
[导读] 步入移动互联时代,“抖音”“快手”里面操着南腔北调,讲着方言土语的主播们,沿着家长的手机进入亿万家庭,也来到了孩子们的身边,导致低年级孩子普通话水平受到了明显的影响
        孙博文
        佳木斯市第十五小学 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2

        摘  要:步入移动互联时代,“抖音”“快手”里面操着南腔北调,讲着方言土语的主播们,沿着家长的手机进入亿万家庭,也来到了孩子们的身边,导致低年级孩子普通话水平受到了明显的影响。本文就小学教师,如何利用学校这块主阵地课堂,抓好普通话的教学,让孩子养成标准的读说习惯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小学 普通话 课堂教学
        普通话是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是现代汉语的标准语,是现代汉民族各方言区之间进行交流的工具,也是中国各民族之间进行交流的工具,即国家的通用语言。中国《宪法》总纲第十九条明确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2001年1月1日起施行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明确了普通话作为国家通用语言的地位。大力推行积极普及普通话,并逐步提高全民说普通话的水平,是国家推广普通话的工作方针。
        步入移动互联时代后,孩子们面对的语言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抖音”“快手”里面操着南腔北调,讲着方言土语的主播们,使低孩子们,特别是低年级小学生们的普通话水平受到了明显的影响。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要牢牢把握学校这个推广普通话的重要阵地,要从小学生抓起,从课堂抓起。
        一、打铁还需自身硬,教师水平是关键。
        虽然现代化教学手段已经普及,但课堂还是离不开讲解、讨论、提问、回答等一系列教学过程。语言仍是教师向学生传递信息的主要工具。小学的孩子正属于启蒙阶段,处在模仿力最强的阶段,学习能力与可塑性都极强。因此,我们教师必须掌握标准的普通话,并有意识地使普通话成为师生双边互动的唯一的课堂语言。否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错误将被学生牢牢地记住,想要改正这个错误将是非常困难的,也往往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而且小学生处于一个对教师非常崇拜的阶段,认为教师所讲的内容都是正确的,无论是家长还是其他人想要撼动老师在孩子心中的权威都是极其困难的,因此一旦教师普通话不标准,造成的不良影响势必更加严重。所以这就要求小学教师必须掌握标准的普通话,并用将普通话运用于教学全过程。
        此外,不少教师对标准普通话的认知存在偏差,觉得语音语调都对了就是标准的普通话。其实,普通话系统包括语音、词汇和语法这三个部分,只有当这三方面都达到标准,才是规范的普通话。比如,当听到学生将“上街”说成“上该”,“吃肉”说成“呲右”,我们都能从语音上判断出这不是普通话。但是当我们用标准的语音语调说出“埋汰”(脏)、“磕碜”(丑)“老鼻子”(很多)这些词时,其实也都不是规范的普通话。所以,学习普通话语音语调固然是重点,但不应该成为学习普通话的全部内容。如果忽视了词汇语法训练,仍然会严重影响普通话的口语表达能力。而作为教师,普通话的口语表达能力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
        因此教师讲好普通话的关键就在于“学”。一是利用整块时间向书本学。要主动加强进修,不断更新知识,尤其是一些涉及语音、语法等语言学方面的专业书籍。二是利用碎片化时间向播音员学。平时有意识的多听国家级播音员的音频,与自己的发音做对比,找差距、补不足。此外,身边也会有许多人发音标准,语汇丰富,这都是我们的学习资源。只要加强学习勤于练习,教师的普通话水平必将会有显著的提高,最终成为学生学习和模仿的对象。


        二、无须扬鞭自奋蹄,兴趣激发是动力
        语言学习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受到包括语言环境、学习者的性格、语言学习能力、学习态度等多方面的影响。但从对非智力因素——情感因素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的研究表明,学习者缺乏学习动机会影响语言的习得。就学习普通话而言,影响学生学习的情感,主要表现为学习兴趣。
        要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要营造一个人人都说普通话的良好环境氛围,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说普通话的兴趣,起到同学之间、师生之间互相促进的作用。一个好的学习氛围对于孩子来说,比参加特长班、培训班、辅导班还有效果。所以这个氛围的形成,需要我们教师要精心营造、悉心呵护、耐心维护,从而更好地推动教学效果。一是要多鼓励少批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多组织孩子参加念儿歌、讲故事活动,对普通话标准的孩子要及时给予表扬对有进步的学生要充分肯定和鼓励,让学生有成就感,这样才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强化说普通话的意识。二是选树好示范榜样,同学间的影响往往是最直接的,要有意识地让普通话说得标准的学生,做晨读领诵者,带领大家一起学习,一起活动。三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朗读是培养学生良好语感最重要、最直接的方法之一因此,教师要注重指导学生进行多形式多样的朗读训练,特别要注重读正确和读流利的指导。学生读得多了,听得多了就会形成习惯,说普通话的能力自然提高的就快。
        此外,学校里除了课堂上还有大量的课外活动时间,无论是在办公室、走廊楼梯间还是操场,都要提倡教师之间、学生之间、师生之间讲规范的普通话。可以在校园张贴宣传标语,通过校园宣传板报和广播站推广普通话知识,营造说普通话的浓厚氛围。
        三、绝知此事要躬行,练习运用是关键
        课堂是推广普通话的主阵地,作为教师要创设情景,给学生提供口语表达的机会。
        一是设计情景化语言教学。故事、儿歌、看图说话这些语言教学内容,大部分都是叙事性的,有着不同的角色、背景和情节。因此,在教学中不单可以利用教具,还可以通过创设情景,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乐于在情景中进行对话练习。
        二是利用课本剧开展情景对话。在很多课本剧中,学生要依据各种角色,相互间开展情景对话。教师可以作为主导,依据剧中角色的特点,用标准普通话与学生进行交流,潜移默化,使学生会学到更多的普通话词汇和句子,应用于生活中,替代掉原来使用的方言土语。
        三是通过户外活动创设情景。在户外,学生们会感到更兴奋,看到新奇事物,会惊喜、会议论,教师要善于抓住这些时机,丰富学生的词汇和句式。如:学生看见蜻蜓悬停在操场上空这一情景,立即议论起来。老师可及时引导学生说:“蜻蜓是在飞动,还是停在空中啊?”学生可学会说:“蜻蜓悬停在操场上空”同时可理解“悬停”是指在半空中停留的飞行状态。像这样的教学方法对低年级的小朋友最为实用。
        总之,作为教师,要在教学中不断探索实践,努力培养学生说好普通话的能力,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浅谈讲好普通话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365期,徐雪婵
        2.《小学语文教学中普通话的训练》,《教育创新学刊》2012年第6期,赵艳军
        3.《浅谈小学语文普通话教学》,《教育学》2015年2月总第75期,孙丹桂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