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小燕
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暨阳街道浣纱小学 311800
劳动教育是新时代党对教育的新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发展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小学教育必须开展的教育活动。习近平总书记于2018年9月10日在全国教育大会上讲话就明确指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鲜明指出了劳动教育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的突出地位和重要作用。
然而在当下的社会教育、学校教育乃至家庭教育条件下,劳动教育并没有被真正地引起重视,反而是被各种程度地弱化和异化。接下来笔者将对劳动教育的现状作简要分析:
1.在应试教育大环境下劳动教育被轻视
社会狭隘地定义学生就是应该以学习书本知识为主;学校迫于升学压力,尽可能地压缩必考科目以外的课程数量;在家长们眼里孩子的首要任务就是学习考上大学。于是劳动教育在社会中被淡化,在学校中被弱化,在家庭中被软化。中小学生被要求只管读好书,劳动的事不用干也不用管,他们参与劳动教育的机会也越来越少。
2.劳动教育与“劳动改造”划上了等号
在日常教育中,我们很多家长老师会把劳动作为一种惩罚的手段。比如:家里表现不好那就罚拖地一星期;课堂作业本没有及时完成那就罚做值日一星期;一次值日没有做好再罚扫一星期。诸如此类,久而久之,在学生的心里就形成了这样的思维定式:只有表现不好的人才会被要求劳动。因此,我们从某种角度可以看到眼前的劳动教育不仅没有被重视,甚至还被不同程度地鄙视,被等同为“劳动改造”,劳动不再是光荣的。
3.劳动教育等同于技能训练
很多人都会以为劳动教育不就是学一种手工制作,掌握一门手艺或技能?觉得劳动教育就是动手而已。然而在“五育并举”下的劳动教育需要从狭义化走向多元化,劳动教育的主题可以是公益活动、志愿服务、勤工俭学、学工、学农、学商……劳动教育再不是动手有余而动脑不足,思维含量、科技含量不高,与未来职场复杂的职业劳动有很大差距的手工劳动。
这就是我们眼下的“劳动”,可是,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却无时无刻不在歌颂着劳动:是劳动让人类直起了腰杆,抬起头极目远眺,是劳动创造了文明,是劳动推动着我们人类的发展。所以当我们在一边异化轻视着劳动教育的时候,我们的身边又到处是劳动教育的资源。
那么作为我们教育者,既然还不能把劳动教育当成一门独立的课程,那我们就可以把劳动教育的理念渗入到我们学校课程表中每一门学科中去,从而来弱化学生的学科观念,实现各门学科教学和劳动教育的相互贯通、有效融合。
那语文课和劳动教育又该如何融合呢?接下来笔者将以统编版教材(接下来讲到的有关教材的内容均来自统编教材,不再另作说明)三下第三单元“传统文化”人文主题下的综合性学习内容为例谈谈语文课堂中渗透劳动教育的必然性、可行性、
一.在语文课堂中渗透劳动教育的必然性
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基本特点决定了语文这门课不仅要承担起传授知识的职责,它还需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等方面的教育,劳动教育自然是包含在其中的。而语文学科内容中总是包含着大量的劳动教育的资源,只是需要教师通过特殊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中展现出来。就比如在学习语文第三单元第11课《赵州桥》的时候,我们在了解了赵州桥特别的设计以后可以再深入提问:“李春这样的设计理念会来源于哪里?是不是这样的结构设计真的能有效地减轻桥身的重要,减少洪水对桥身的冲击力,是不是真的能节省石料?”我们通过这样的提问来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并鼓励学生成立相同探究方向的课题小组,如:关于探究赵州桥结构设计能否减少洪水冲击力的探究小组,关于探究赵州桥结构设计能否节省石料的探究小组……然后各小组制作探究方案,利用乐高、纸板等材料制作桥梁模型并实验比对来证明观点。就这样从课本到实践,最后再回到课本,我们的学生对先人的智慧与才干也有民更高层次的理解和体会。而这正是语文课堂中渗透劳动教育的魅力,让理论与实践相统一。
二.在语文课堂中渗透劳动教育的可行性
语文课时、语文老师师资的保障是其他课程都无法比拟的。而且语文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也是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所以如若语文老师能够在语文课中适时地渗透劳动教育,也是最容易被学生接受的。比如在学习古诗《元日》、《清明》、《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一课的时候恰逢清明小长假,于是笔者就布置学生去深入了解清明节的传统习俗以及传统美食,并选择其中一种美食进行尝试制作,最后形成自己喜欢的成果形式进行呈现并分享。因为有了课堂上情感的渲染,学生对制作本地美食——清明粿充满了兴趣,早就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了。到了小长假期间,孩子们就纷纷走出家门,挎上篮子来到乡下田头,学着长辈们的样子摘艾叶,然后学着汆水,揉粉,到后来做粿、品尝。孩子们基本能全程参与制作清明粿的过程,体验劳动的快乐。最后孩子们还把整个过程做成手抄报、照片集或小文章这样的成果形式进行呈现,与大家分享。这样的语文学习孩子们乐于接受,而其中又不乏扎扎实实的语文学科教育和劳动教育,岂不谓一举多得?所以在语文课堂中渗透劳动教育是具有一定可行性的。
三.在语文课堂中渗透劳动教育的有效性
统编版语文教材主要的一个特点是“双线结构”,即较为宽泛的“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两条线。双线结构既是继承传统,同时也较以往更加明晰。而两线之一的较为宽泛的人文主题体现了语文教材全面育人的价值取向,也是劳动教育落脚的有力据点。如在学习三下第三单元第10课《纸的发明》一文时,因为考虑到造纸术这样的劳动技术离我们学生的现实生活还是比较远的,于是笔者先查找了一些相关视频供学生参考欣赏。我们从视频中看到了文字先被发明,被刀刻在龟甲、兽骨上,后又被铸刻在青铜器上。接着文字又被刻在竹片、木片上。通过视频,学生感受到了没有纸,人们书写记录的不容易。后来纸被发明,被蔡伦改进,造纸的过程也很清晰地通过课文呈现在了我们眼前:“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干,就成了一种既轻便又好用的纸。”这一段话无疑是一种劳动技术的传授,于是笔者抓住这个契机拿出了事先网上购买的简易手工造纸工具,让学生分组进行“造纸”——把纸巾或废报纸剪碎切断,浸在水里捣成纸浆,再把浆进行晾晒。虽然我们不能经历完整的“蔡伦造纸术”的过程,但是对于学生来说能够用自己的手来尝试做一小方纸已经是非常难得的劳动体验了,而且很多同学在自己做的那方纸上加些小树叶、小花瓣,那纸张变得更加“诗情画意”,这也算是劳动促创新了。那么在这样一次活动后,学生对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才能与智慧又有了一次新的认识,也对后期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其他领域的科技成就作了铺垫。
总之,劳动教育的资源是非常丰富的,尤其在我们语文教材中涉及很多。它有的资源比较明显,比如刚刚提到的《纸的发明》,但是很多时候它是比较隐匿的,比如在讲到传统节日的时候,我们不只是要了解节日的日期,我们还要了解传统节日的一些习俗,我们还可以挖掘习俗后面的传统美食、传统工艺,然后再来形成一堂别样的语文课。相信只要老师能够用心设计与组织,我们的语文课不会再局限于书,不会再局限于课堂,以语文课堂为媒介,语文教学与劳动教育的碰撞会产生1+1>2的质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