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小学中高年级劳动教育的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8/1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1期   作者:罗秀琴
[导读] 为深入推进落实劳动教育,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崇尚劳动的意识和习惯
        罗秀琴
        梅州市大埔县大埔小学 广东梅州 514299
        摘要:为深入推进落实劳动教育,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崇尚劳动的意识和习惯,并以此来塑造个人的劳动素养和陶冶个人情操,本文通过探究有关于新时代小学中高年级劳动教育的策略,并总结出优化校本教材编排模式、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等方式,以此为小学学校劳动教育提供一些建议。
        关键词:新时代;小学;中高年级;劳动教育
        前言:
        随着新时代劳动教育政策落实和推进,对学生实施劳动教育要求有所提高。教育工作者在劳动教学时,要以培养学生的劳动实践素养为目标,结合社会、学校以及家庭等多方面力量来共同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校劳动教育的重要论述精神。本文就小学中高年级劳动教育的策略展开探究,皆为更好落实新时代劳动教育理念。
        一、优化校本教材编排模式
        教材一直是教育内容的基本范本,教师根据教材内容来设定教学目标、拓展教学内容以及提炼教学重点。与此同时,教学方式的有效落实需要充分分析教材内容的特点,从而最大化地实现教学内容的传递效率,提升课堂的教学质量。目前学科教学中,教材内容编排一直是重点关注的内容,我们要实现提升劳动教育课程质量的目标,关键之一是要探索出科学有效的教材内容编排模式。
        首先,教育工作者要充分了解教材受众的特征,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正处于一个好奇心强以及实践想法强烈的年龄阶段,教育工作在展示教材内容的时候,要选择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方式。比如可以结合学生喜好的人物角色;教材语言更加生动有趣,添加学生生活中常见的语言内容;添加讨论实践内容,给予学生更大的空间去表达自己的想法;简化教材内容,让学生轻松学习,放大劳动课的实践学习部分等等。其次,探索优化教材编排模式,从更加科学人性化的角度来编排教材,可以使教材内容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优化学生的学习体验,放大劳动教育效果,推动学生劳动素养的塑造。
        二、建设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应试教育的原因,劳动教育课程的时间占比较低,所以优化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是实现劳动教育质量提升的关键步骤之一。过去的劳动教育课程采取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但是模式落实的过程缺乏新意。理论教育主要是在课堂里对教材内容进行阐释以及结合相关案例进行讲解,比如讲解有关于劳动价值的内容时,教师一般是先讲解劳动价值相关概念以及有关内容,并结合生活的案例对其解释,这个过程固化性特征十分明显,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在劳动实践中,教师一直只关注学生的劳动结果,忽视了学生的劳动过程,使学生对劳动实践课存在疲劳的印象,忽视劳动的乐趣,因此对劳动课产生抗拒心理。
        优化建设一个有效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教师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劳动兴趣,利用能够增加学生关注度的内容,提升学生在劳动课程中的主观能动性。比如教师可以在劳动课程中结合当地的地方特色,在乡下的小学,教师可以创设务农的劳动实践课,让学生参与插秧、除草、除虫、收割等务农工作中;在城区,教师可以创设“保卫城市清洁”的劳动活动,让学生一起帮助环卫工人进行街道清洁工作。

这样的方式充分利用了家庭和社会的力量,增加了学校教育与家庭和社会的联动性,能够丰富学生的劳动体验感,增加劳动兴趣。
        另外,教师要注重劳动课程中的理论和实践同步进行的过程,理论与实践分开的劳动课程使学生劳动实践能力以及劳动价值观念认知难以同步进步。而劳动与实践同步进行的方式,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理论指导,掌握更加科学有效的实践方式,提升劳动效率,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与此同时同步进行劳动理论实践教育,学生在劳动中更好地认知到劳动的意义和价值,树立一个更加积极向上的劳动观念,为创设美好生活奠基。教师要从学生兴趣以及教育效果两方面来建设一个有效的劳动课程体系,结合地方特色以及理论实践同步进行的方式,让劳动科学课程体系更加丰富完善。
        三、建设劳动实践基地
        由于教育基金以及场地的原因,学校一般缺乏正规的劳动实践场地,因此学生的劳动实践课程也随之受到影响。劳动实践基地是学生进行劳动实践活动的基本保障,学校应该根据客观情况以及劳动课程需求要建设一个满足学生进行劳动实践活动的劳动实践基地。学校可以先寻求政府的帮助,获取劳动实践基地建设的政策支持,然后根据劳动课程需求来建设劳动实践基地,以此来完善劳动教育。接着学校还可以向外拓展劳动实践基地,学校可以与社会相关机构来合作,开始校外劳动实践课程活动,丰富学生劳动实践课内容,让学生获得更加多样化的劳动实践体验,激发劳动实践的兴趣。然后学校还可以与家长沟通,开设家庭劳动实践基地,让学生在家里进行劳动实践,提升生活实践能力并加强和家长的情感沟通。
        四、建立课程管理机制和评价体系
        过去劳动实践课程管理评价体系中,教师一般采取纪律管理机制、理论卷面考试评价方式以及劳动实践结果评价方式。这样的机制和评价方式缺乏一定的灵动性和科学性。由于劳动实践课需要开展一定的实践活动,在课程管理方面,教师应该纪律规则管理机制为辅助,激发学生自律管理为主。教师可以在教学中灌输学生一定的自律管理意识,帮助学生树立一个较好的行为观念,与此同时这种管理机制也给予了学生一定的活动空间,让学生在劳动实践课上更好地发挥个人能力。
        在评价体系上,教师不仅仅要从卷面上考察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还可以在实践过程中以提问的方式来考察评价;不仅如此教师还要注重学生的劳动实践过程,在劳动实践评价的时候多参考学生劳动过程表现,而不是只关注劳动结果。多个角度的评价内容能够使评价结果更加全面,让学生在整个劳动学习中获得收获和提升,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树立正确的劳动观。
        总结:
        科学的劳动教育校本教材可以灌输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理念,具有地方特色的劳动教育课程有效激发学生的劳动热情,基本的劳动实践基地给予学生足够的劳动实践机会,符合规定的课程管理机制和评价体系能够正确评价劳动教育效果,以此来进一步改善提升,这一些劳动教育策略能够落实劳动教育理念,提升劳动教育质量,以此实现以劳树德、以劳培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的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黄卫萍.劳动教育在小学体育教学的应用探析[J].田径,2021,{4}(06):59-60.
        [2]王琰.小学生劳动教育的问题及应对措施初探[J].家长,2021,{4}(19):179-18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