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秀楠
北京市东城区青少年科技馆,北京100009
摘要:美育是关于每的教育,不仅能提升人的审美素养,还能影响气质,开阔心胸,激励精神,温润心灵。在科普阅读课程活动推广和实践中,渗透美育教育,不仅有利于化解枯燥的科学知识对学生带来的厌倦感,又可以引导学生挖掘书籍中的自然美、理性美。变“阅读”为“悦读”,以美育人,培养和塑造高尚、自由、完整、全面的科技人才,是科普教育的出发点也是归宿点。
关键词:科普;阅读;美育
在落实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美育占有重要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央美术学院老教授的回信中指出:“美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塑造美好心灵具有重要作用,为新时代中国美育的理论和实践指明了发展方向。”美育是关于每的教育,不仅能提升人的审美素养,还能影响人的气质,开阔心胸,激励精神,温润心灵。东城区青少年科技馆“三个一”创新项目“科技阅读”项目组积极营造浓厚的校园阅读氛围,构建青少年科技阅读新生态,营建青少年科普科幻与阅读新景观,聚焦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着力提升学生科学精神和人文底蕴。在科普阅读课程活动中,渗透美育教育,不仅有利于化解枯燥的科学知识对学生带来的厌倦感,又可以引导学生挖掘书籍中的自然美、理性美。
一、科普阅读中渗透美育的必要性分析
“据天津教育科学研究院完成的一项调查显示,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小学生课外阅读率逐步下降的趋势明显——小学生的阅读率为62.8%,初中生为48.7%,高中生为39.6%。18岁-19岁年龄段的人群有45.9%居然“不习惯”读书。”[ 刘洪波.学生课外阅读现状的分析与对策[J]知识力量·教育理论与教学研究 2013(9)]很多学生认为阅读科普书籍难度大、公式多,读起来枯燥乏味,缺少赏心悦目的美感。
1.社会因素:一方面,青少年沉溺与现代社会网络、电视等现代媒体,不懂得自我约束,耗费过多时间接触媒体,,导致自我封闭,与他人交往的能力和沟通能力减弱,依赖图像信息,减少阅读兴趣,导致思维简单化、平面化;另一方面,社会的多元化发展,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儿童科普读物泛滥,各类科普读物的无序泛滥以及文化市场管理体制的不够完善,导致纸质的、电子的以及网络上的各类读物质量良莠不齐。一些内容粗浅、制作粗糙、缺乏美感,不仅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反而对学生的心理发展产生了一种不良导向。
2.家庭因素:多数家长要求孩子阅读,目的只是为了提高孩子眼前的学习成绩,而对这类读物能否薰陶孩子的思想、能否给孩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能否真正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情趣等考虑得较少。家长的选择行为导致了小学生课外阅读内容的片面性与被动性,学生科普阅读的实效性受到影响,课外阅读能产生的长远影响受到制约。
3.学校因素:学校图书馆的作用也没有得到充分发挥,阅览室阅读材料斟选方面,大部分学校科普读物藏书量都远远少于文学类藏书,老师们也都乐意给孩子推荐文学类的世界名著、古代经典等一类的读物。科普读物没有完全挖掘出其中的美育价值,也在一定程度影响了学校的选择。
二、依托美育进行科普阅读活动的教育目标
以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中渗透美育为理念基础,聚焦科学思维与乐学善学。东城区青少年科技馆科技阅读项目通过“听”科学家的讲座,“读”科学家的书,“写”读书的感悟,与科学家面对面“说”,了解科学家们的科学思想,了解天文、植物、航天、网络、能源、通信、地球、基于工程等诸多前沿科技热点;“做”科技阅读领读者,读万卷科普书,“行”万里求知路,引导学生学会发现科普读物中的德育、智育、美育等等价值,在科普读物中发现问题、探究知识、拓展思维,从而实现变“阅读”为“悦读”。
1.知识层面
通过“听”科学家的讲座,“读”科学家的书,“写”读书的感悟,与科学家面对面“说”,了解科学家们的科学思想,了解天文、植物、航天、网络、能源、通信、地球、基于工程等诸多前沿科技热点;“做”科技阅读领读者,读万卷科普书,“行”万里求知路,引导学生学会通过阅读学会求知,在读书中发现问题,学会探究知识,学会构建知识。
2.能力层面
能够提高搜集筛选信息的能力和阅读现代科技文的技巧,提高收集、整理资料、分析使用资料的能力;提高学生语言组织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层面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增强学生对科学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体验科研工作者的辛苦,感受科学家在勇攀工程科技巅峰这条漫漫科研路上的执着追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小树立远大理想。
三、依托美育变“阅读”为“悦读”的实践探究
“美育蕴含着德育的维度,可以辅助德育、智育完成人的培养。”[ 孙涤.以美育人:美术教育践行新时代美育要求[J]光明日报2020.9.15]科技阅读项目依托美育的独特功能,以“悦读悦美”为主题构建起“三级课程体系”和“六维活动网络”。
(一)三级课程体系。打造以学生为本进行分层教学,打造初级班、中级班、高级班三级课程体系。
1.初级班以绘本阅读为主——提升审美感知力。
初级班学员为小学一到三年级,鉴于学生识字量所限,阅读以图画多于文字的绘本阅读为主,阅读的内容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在绘本中渗透美感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感知力。
2.中级班以专题阅读为主——提升审美想象力。
中级班学员为小学四到六年级,高年级学生识字量大大提高,抽象思维能力也逐渐形成,这个阶段引导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主题进行专题阅读。以分学科的形式,进行不同专题阅读,在探究不同的科学领域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审美想象力。
3.高级班研究性学习为主——提升审美创造力。
高级班学员以初高中学生为主,大数据时代,电子阅读越来越普及,中学生基本人人都有手机。通过课程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手机、PAD等电子设备进行阅读、信息检索和研究性学习。引导学生进行专题的研究性学习,把学生的审美眼光从书本知识引导向社会生活,在专题研学的探究过程中,提升审美的创造力。
(二)六维活动网络。基于科技阅读普及层面的科普推广,以学生媒介素养提升为抓手,打造“听”“读”“说”“写”“做”“行”六个维度的活动网络。
1.“听”——“科学家进校园”科普阅读讲座活动
2.“读”——“北京市科普科幻与阅读大赛”读书活动
3.“说”——“大咖面对面”科普阅读交流活动
4.“写”——学生撰写读书的感悟、征文等写作活动
5.“做”——科技阅读校园领读者 社团活动
6.“行”——读万卷科普书,行万里求知路 研学旅行活动
学生通过“听”科学家的讲座,“读”科学家的书,“写”读书的感悟,与科学家面对面“说”,了解科学家们的科学思想,“做”校园科技阅读领读者,读万卷科普书,“行”万里求知路,建构“六维活动网络”引导学生学会通过阅读学会求知,在读书中发现问题,学会探究知识,学会构建知识,同时,在立体化的活动中,让学生形成个体美育素质。
展望未来,阅读是文明的奠基,科技阅读是科技进步的阶梯,在科技阅读推广中渗透美育,以美育人,培养和塑造高尚、自由、完整、全面的科技人才,是科普教育的出发点也是归宿点。渗透美育的科技“悦”读应该成为青少年的需求,成为青少年学习、生活不可分离的基本组成。中国梦的实现,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必须有深厚而广大的阅读作为支撑,希望以美育引领科技阅读,引导智慧的持续连接和提升,助力青少年创造力持久而强劲的喷发和绽放。
《习近平给中央美术学院老教授的回信》http://www.xinhuanet.com/2018-08/30/c_1123355797.htm
刘洪波.学生课外阅读现状的分析与对策[J]知识力量·教育理论与教学研究 2013(9)
孙涤.以美育人:美术教育践行新时代美育要求[J]光明日报202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