帅玉梅 何艳
成都市金沙小学 610000
摘要:在传统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互动往往体现在一问一答上。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所以设计一个好问题,激发小学生踊跃回答是教师应该考虑的问题。目前,小学语文课堂存在着“满堂问”,问题简单化、单一化等问题。但这些低效的问题使得教学时间没有真正发挥其价值,面对课堂上的种种问题,笔者系统分析了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以期促进小学语文课堂高效进行。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策略
教师提问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非常重要的,是一种有效地教学方法,也是一个衡量教学质量的标准方法。近些年来,在小学语文的课堂提问上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提问数量多、提问数量细碎、提问质量低与教学目标无关、提问答案单一限制学生思维等问题。这些无关紧要的提问,正在侵蚀着有限的课堂时间,让学生学无所得,学无多得。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提问成为了值得深思的问题,
接下来笔者将针对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感悟和想法。
一、坚持课堂提问少而精原则
俗话说:“提领而顿,百毛皆顺。”“领”指的就是课文内容的重点。教学重点是学生学习融会贯通的“枢纽”。在教学过程中,只要拎出了重难点,便能牵一发而动全身。尽管课堂提问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并不是说教师问的问题越多越好。在课堂上,学生应该思考和回答老师精心设计的大量问题。表面上,老师和学生在教室里一个接一个地提问和回答,气氛非常活跃。然而,这种提问不仅削弱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也削弱了学生的思维。教师在备课和设计问题时应克服课堂提问的随机性,应该根据教材的内容,提问数量应该少,质量应该强调。教师可以采用层层递进的提问方式,从而让学生深入浅出。
例如,以《坐井观天》课文为例时,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先引导学生阅读,让学生了解里面的人物特点,然后教师的提问一定要抓住重点,这篇课文主要想讲的重点就是,青蛙缺少眼界,没有主动去外面的世界看看,所以所以为天只有井口这么大,教师应该让学生明确这一点,可以提出:“为什么青蛙觉得天空只有井口那么大呢?”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在学习课文时,会不自觉地加深对这一问题相关方面内容的关注度,从而对这个问题重点进行自己的理解和思考,帮助学生吃透了文章的内涵。
二、提高课堂提问的深度
在平时小学语文课堂中,经常会出现一些缺乏营养的问题,比如问学生:“是不是?”、“对不对?”、“好不好?”。这类问题正在浪费课堂上的宝贵时间。
在课堂中,教师应该多问一些在思维程度上有一定的深度和难度的问题,由浅入深,引发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思考。以《神笔马良》为例,教师应当忌讳提出:“这个故事里都有哪些人物啊?”“谁能够简单地给我们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这样简单、毫无深度的问题,因为这种问题大部分学生不需要参与思考就能回答。
教师在提问时一定要注重挖掘问题深度,一般而言,一定要抓住“五点”。五点分为∶重点、难点、疑点、兴奋点、思维点。其中,思维点一定要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只有当问题清晰、具体、清晰时,才能为学生指出思考的方向。在备课和设计问题时,教师不仅要掌握教材内容,还要考虑学生的知识基础、生活经历、思维特点、学习心理等特殊因素。尽量多问“为什么”和“怎么办”,让学生自己弄明白的,不去过多问、过多讲,学生具有自身的思考能力,能够根据教师的引导性提问进行反思,教师可以转换提问方式,如:“你们喜欢故事里面的哪一个人物?不喜欢哪一个?为什么?”通过提出这样的问题,引发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思考,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活跃课堂的气氛。同时,教学学会引导学生遵循思路去阅读文章,调动了有关信息材料,积极思考,步步深入,从而把教学引向纵深。
三、课堂提问要把握好深浅难易
教师在设置课堂问题时应把握难点,问题应与小学生的知识水平相称。正如一位教育家所说,知识的果实应该放在学生只能通过跳跃才能获得的位置上。课堂问题也一样。这些问题不应该让学生感到遥不可及,也不容易达到,而是应该让学生在得出正确的结论之前跳跃和思考。
例如,当讲解《桂林山水》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将课文朗读一遍,了解课文的内容,随后再去由浅入深的根据课文进行提问。
可以先问:“谁能简单概括一下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这样学生就可以简单知道课文的具体内容,随后教师就可以更进一步,提问一些中等困难的问题,如:“大家知道在这篇课文中,主要运用了那些写作手法吗”等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对这篇文章的写作手法进行回答以后,教师再去将他们的回答进行总结,把文章的表达手法调整到这个环节进行了讲解,之后再让学生概况主要内容。随后教师可以再次加深提问难度,询问学生不同的对比手法应该怎样在生活中去运用呢?让学生思考这样的问题,将教科书中僵化的知识转化为可见和有形的知识,更好地让学生对自己的回答内容进行理解和接受。
四、积极引导学生提问和思考
在课堂上,“假大空”的问题无疑是在浪费课堂的时间,那么如何去设计有针对性、引导性的问题,就成为了值得深思的问题。笔者层听过赵景瑞老师一堂深受启发的课。课堂一开始,赵老师没有直接讲课,而是拿出一根粉笔问:“这是什么?”当时笔者不明白老师为什么要这么做。学生回答后,老师继续问:“这粉笔是怎样的颜色?”然后又问:“这只粉笔为什么是白色的?”三次问答之后,老师带着孩子们总结三次提问的顺序,分别是: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紧接着,赵老师引出了这节课的课文说:“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这句话的魅力》,看见这个课题,你会问问题吗?”然后,赵老师引导学生按照上面总结的提问顺序,让学生开始提问。果然孩子们不再像以前提出哪些没有营养的问题,而是提出了直指文章中心的问题,学生的提问分别是:这句话是什么?这句话有怎样的魅力?为什么这句话有魅力?接下来便带着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学习。
提倡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就是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培养他们的提问能力,笔者认为,教师在设计问题的时候一定要想好提这个问题的目的是什么,是想培养学生的哪方面能力或者服务于文章重难点的哪部分,这样才可以让问题具有引导性,可以更好地服务于学生。提问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在不同的层次上思考。只有当问题清晰、具体、清晰时,他们才能为学生指出思考的方向。同时,为了有效吸引学生的关注,引导学生,老师在课堂上的语言要丰富充实、圆润清晰,这样会给学生一种优美的听觉享受。讲述的时候声音有高低起伏、轻重缓急,问题就会牢牢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另外要注意问题表达时的语速、停顿,能让学生从话语中分清问题的层次、重点,以便提取关键信息等。
五、提问面向全体学生,问后给学生留足时间思考
语文课堂应该让不同的学生获得不同的知识进步和发展。因此,课堂提问必须面向所有学生,所有学生都应该积极参与回答老师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都应该有平等的机会参与教学活动和回答教学问题。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充分调动所有学生提问后学习的积极性。提问后,教师不要急于给出解释和指导,学会等待,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思考,只有这样,才能有更多的学生参与语文思维。
同时,老师要学会借助体态语言来起到促进学生对问题思考的作用,丰富的面部表情、恰当的身体动作等会让提问避免抽象、生硬,具有艺术化的效果,给学生分析问题带来一点灵感、启发。
六、教师课后及时进行总结反思
教师能力得提高是一个不断“实践—反思—实践”的过程,这就需要教师教学工作中及时进行反思,根据讲课过程中学生对于问题的反馈,不断总结。反思中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去思考:教学提问的设计是否合理?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提问的类型对否符合课堂实际情况?提问的水平是否符合学生的现有水平?只有在不断地反思中,才会不断地进步,及时根据学生课堂的表现,来修正自己提问方面的不足,不断提高自己的提问能力。在信息发达的现在,通过网络也可以帮助教师与其他教师进行交流。除此之外,还可以请教经验丰富的教师吸取经验。例如,学校常常组织的模范课堂、模范老师的评选和观摩,就是通过观察别的教师课堂提问和教学的方式,促进教师由彼及此,对自己的教学工作进行及时的反思,查漏补缺。
总结
综上所述,要想有针对性、有效地进行课堂提问,让每一个问题发挥其最大的价值,就需要教师的课堂提问策略注重少而精原则,同时提问时注意提问的深度,根据学生情况去调整教学的环节,注重提问的深浅难易,提问需要起到对学生提问和思考能力的培养和引导作用,多设计一些开放性、引导性的提问,同时,课堂提问是面对所有学生的,一定要注重全面性,提问后也要多给学生一些思考的时间。教师也要注重在课后及时反思不断进行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姚红莲.谈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J].学周刊,2020(14):47-48.
[2]李文斌.小学语文教学中营造积极课堂氛围的策略研究[J].学周刊,2020(13):63-64.
[3]周建权.浅议课堂提问的高效性[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4):127.
[4]韩彦.浅谈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J].才智,2020(08):199.
[5]袁月.小学语文课堂提问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策略[J].国际公关,2020(03):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