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飞燕
香港教育大学 香港特别行政区
简介
作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粤剧也是岭南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粤剧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传统剧种之一,自清代以来一直流行于广东和广西两省,随后传播到香港和澳门(Chan, 1991, 2005) 。粤剧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它植根于中华大地,产生于历史,对中国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作为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内容,粤剧文化已经深深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并深深融入中国文化的各个方面。近年来,无论是在广东省还是在香港,由于受到西方文化和流行音乐的冲击,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忽视了粤剧和传统文化。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在文化和历史积淀的基础上发展特色文化,已成为学校发展的新趋势。弘扬粤剧艺术形式,是教育工作者的职责所在。本文通过收集资料,探讨粤剧如何通过音乐教育代代相传。
如何传承
粤剧的传播方式有很多种,可以通过媒体,如戏剧、电影、图片、视频、广播、歌曲、网络,传播场所也可以有很多,如公园、社区、剧院、舞台等,也是一种实用性很强的民间传承方式,口传被认为是乡土教育的一种重要传承方式,它提供的知识来源,即被认为是基于最后的试错实验而获得的知识(Spring,2008)。在口头传统中,原住民不仅通过思考和阅读来学习,而且通过使用所有的感官,包括听和看(2014)。传承主体是民间艺人和各种艺术团体,传承范围有限,与公众接触密切。但受益者少,受流行文化的冲击,特色音乐文化的传承空间被压缩,甚至出现失传的问题。二是理论性强的教育传承,将岭南音乐教学内容纳入现代教育体系。这种传承方式的范围也比较大,人数也很多。笔者认为,无论是看粤剧电影,还是听粤剧歌曲,都只是一时的,不能充分激发当代年轻人的兴趣,让他们产生承担保护传统文化的责任,主要的传承和传播方式,还是教育和学校,只有通过学校的系统教学,才能长期将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授给下一代,才能代代相传,这将是粤剧艺术形式,更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如今,无论是高等院校、音乐艺术学院还是普通公立小学,都将岭南文化纳入教育课程,通过教育传承扩大岭南文化的传承范围。
粤剧教学的另一个缺点是学习速度慢。在学习粤剧的同时,需要花时间发展不同的技能,包括唱歌、公开演讲、表演、体操技能和武术(2014)。在广东佛山,西樵第一小学是一所教授粤剧的公立小学,已有十多年的历史。这里的每个学生都有一些粤剧知识。学校的粤剧教育是从大规模推广粤剧体操开始的。学校根据男女学生的体质和气质特点,创编粤剧身段操,每两年举行一次学校比赛,培养全体师生的气质和审美情趣。同时,学校还成立了红豆粤剧社,下设粤剧乐团和粤剧合唱团。社团的学生每周有四节歌唱课和基础训练课。他们能唱、能演、能跳,在各种排练和比赛中表现出色。管弦乐队在原有民乐队的基础上,加入了粤剧特有的打击乐和锣鼓,配合粤剧表演的创作。合唱团不仅演唱学校合唱团的曲目,还演唱由粤剧改编的儿童合唱歌曲,从演唱和表演形式上丰富了社团类别。在佛山市禅城区澜石中学,这所公立学校的课程融合STEAM科技理念,学生们将高科技与粤剧相结合,利用电子元件和手机应用,开发了一个粤剧体验平台,动动手指,就可以通过蓝牙与手机音频链接进行体验。可以让粤剧在手机上唱、在舞台上动,体验粤剧乐器,听粤剧段子,学生们还加入了语音控制的陶瓷电子元件、电机和LED灯,精致而又还原的粤剧舞台,让粤剧创意体验平台,可玩可赏,传统而智能。在广东省广州市芳村实验小学,由于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优势,学校全面推进优秀传统文化教学,成立了粤剧社团,并多次代表学校参加粤剧比赛。同样,香港以深厚的岭南文化和粤语为主要语言,也为推动粤剧的传承做出了巨大贡献。据相关研究机构介绍,粤剧已在50所学校试点,表明粤剧在香港教育中也得到了广泛的普及。据了解,香港非常重视保护,并发展了儿童粤剧协会,成立了儿童歌剧团。它的使命是推广粤剧,鼓励儿童和青少年了解和欣赏这一艺术形式。剧团设有三门必修课程,即粤剧演唱、基础训练和表演练习。根据介绍上的课程描述,课程使用粤剧演唱来教授正确的节拍、音符、声音和呼吸技巧,以及一些用作教学材料的标准歌曲。基本动作旨在介绍与身体基本动作相关的基本技能。表演练习主要是排练即将到来的表演,包括一些打斗场面或动作困难的场景。(2018)香港粤剧学院亦为中学生提供四年制函授课程。它在外部机构进行培训。这类课外艺术班一般由校外机构牵头,由学生家长自愿报名。自2012年起,香港中学文凭考试的音乐部分已将粤语音乐纳入音乐听力考试的必修课,并将理论和技术考试作为正式考核形式。在香港学习粤剧,更多的是尊重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求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例如,让他们创作一首小曲来介绍自己,重点是体验活动,并提供知识和技能作为补充。
香港提倡观众教育,旨在提高中小学生的艺术修养和欣赏能力,即新一代的粤剧观众。由于香港粤剧的市场化做法,他们非常重视粤剧观众的培养。因此,培养演员的任务就交给了香港演艺学院等专业院校。通过升学考试,让学生懂得珍惜粤剧传统,测试他们的学习成绩,这是一种对学生欣赏粤剧音乐能力的定量评估,是科学的。在香港粤剧的传承中,除了大规模的学校教育外,还有个别辅导,以及口头教学。粤剧大师们通过招募学徒来传授他们学到的知识。在香港粤剧的口头传统社区中,师徒之间有着一种在现代社会看来难以理解的极其密切的关系。在口述传统中,不同的因素导致亲密的关系。对于大师们来说,他想把他的艺术传给一个被视为可靠和有能力的接班人的人。大师们也希望通过将自己的艺术传承给新一代来为粤剧领域做出贡献,因为他们相信大师们自己也继承了他们的艺术。艺术传播的使命在当时所有的艺术家心中都根深蒂固。中国戏剧界认为传统戏剧是由人继承的,而不是仅仅是由文学继承的(2010)。
如今,学院的传承和教育是最实用的交流方式,社区培训是粤剧传播的辅助方式。因此,为了发展粤剧专业人才的未来,传播需要一种有效的基于音乐学院的教学模式(2018)。引入现代教育的粤剧,不仅是音乐的融合,也是教育和文化之间的有效结合。鼓励学生在实际学习音乐深深感受粤剧的魅力,也能实现中国戏曲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但地方传统音乐的发展,除了硬件要跟上,软件也要跟上。教师要重视学生的自身能力和认知,符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和发展而开展粤剧教学,承担传播文化创新的责任,尊重学生的意愿,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坚持自主学习的理念,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粤剧的教学效果和影响。
文献
Bo Wah, Leung. (2014, Jun, 10). Utopia in arts education: transmission of Cantonese opera under the oral tradition in Hong Kong. Pedagogy, Culture & Society, ISSN: 1468-1366 (Print) 1747-5104 (Online), https://doi.org/10.1080/14681366.2014.922604
Bo Wah, Leung.(2018, August, 6). A programs model of transmission of Cantonese opera in Hong Kong who education: From oral tradition to conservatoire: https://journals.sagepub.com/doi/full/10.1177/1474022218791465
Cai, Xin-Xin. 2010. "Xiyi Renchuan - Taiwan Dui Chuantong Xiqu Yishi De Jiyi Chuancheng Yu Jilu Baocun.". [Opera is inherited by people - The Technique 150 Bo Wah, Leung. Inheritance and The Record Conservation Wenhua Yichan [Cultural Heritage]. 2010 (1), 32 -- 50.
Chan SY. (1991). Improvisation in a Ritual Context: The Music of Cantonese Opera. Hong Kong: The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Chan SY. (2005). Performance context as a Photographic force: agricultural documentation of Cantonese Opera in Hong Kong. Visual culture 18, 167-198.
Spring, Joel. (2008). The Intersection of Cultures: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Global Economy. 4th ed. New York: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