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丹
苏州工业园区娄葑学校 215000
摘要:数学作为小学阶段最主要的学科之一,其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备受关注。教师想要打造一个自由高效的课堂,就需要从教学情境的创设入手,深入地剖析小学数学教学改革中面临的各种问题,灵活地创新教学形式,以多元化的方法,呈现出数学知识,给学生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缓解学生心中的困惑,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效率。下面,本文将对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学情境法的运用策略进行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情境法;运用策略
引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教学方法诞生出来,而课堂教学模式也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在小学数学这门学科中,由于教材中抽象难懂的理论知识较多,以致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稍显吃力,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尝试应用情境教学法进行解决,在降低学生学习难度的同时,提高他们的学习质量和效率,最终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形成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一、联系生活实际,创设生活情境
在小学教育教学阶段,学生学习数学知识不仅仅是为了在考试中取得理想的成绩,同时还要通过学习形成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而在面对生活中的问题时能够以数学思维和数学知识进行解决。为了满足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有必要适当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从而使同学们发现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在此,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尝试创设生活情境,并在生活情境中提出问题,由此引导学生结合所学知识思考问题的解决方法,从而发挥出生活情境的教学作用[1]。
比如在讲解“折线统计图”这章节知识点时,教师首先为同学们介绍折线统计图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如股票的涨跌、公司各个时期的盈亏情况等。当介绍完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后,同学们会发现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由此改变学习的态度。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先结合教材为同学们讲解响应的理论知识,随后为了能够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教师便可以创设生活情境,并引导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展开练习。在生活情境中,教师可以请同学们监测自己一天的体温,随后将所得数据整理成统计表,最终完成折线统计图的绘制。
二、应用信息技术,打造可视化情境
在数学这门学科中,不乏存在一些较为抽象难懂的理论知识,尤其是在小学高年级阶段,这些理论知识不仅是教师的教学重点,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长期以来,广大一线数学教师都在研究如何以高效的方法完成对这一类知识的讲解,并使得同学们能够在理解的基础上形成应用的能力。针对这一类知识点,教师可以应用信息技术,直观呈现出来,进而打造可视化教学情境[2]。
比如在讲解“长方体和正方体”这章节知识点时,其中涉及到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结构的观察,为此,教师便可以在信息技术中分别呈现出一个长方体和一个正方体。
随后可以应用信息技术从各个角度观察这两个立体几何的特点,由此便可以加深同学们的印象。除此之外,在该章节知识点中还涉及到长方体与正方体展开图的判断,为了能够使同学们直观了解到上述两个几何体的展开图,教师仍然可以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模拟,由此创设可视化情境,使得同学们了解教材中抽象难懂的理论知识。
三、设计教学游戏,创设趣味情境
游戏教学法是当下较为流行的教学方法,该教学方法是指结合当堂课的核心知识点设计教学游戏,从而通过游戏一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使同学们在游戏的过程中进行自主学习和思考,最终达到课堂教学的目标。在现阶段的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可以将该教学方法与情境教学法相结合,由此设计教学游戏,创设趣味教学情境,使同学们感受到学习数学知识的乐趣。然而教师在创设教学游戏时需要注意游戏必须贴合数学知识,其次教师要把握好学生进行游戏的程度,适当对学生学习知识点加以引导,由此确保教学游戏能够发挥出教学作用。
比如在讲解“确定位置”这章节知识点时,学生需要了解在网格图中横向的数字代表“列”,而纵向的数字则代表“行”,而“行”和“列”的交叉点则为所要表示的数对。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请同学们自行绘制一个网格图,随后教师可以随机说出几个数对,并请同学们迅速找到相应的位置,在此过程中需要选出速度最快、结果最为准确的学生。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开展数对接龙的游戏,即教师先随机说出一个数对,随后由与该数对相对应位置的同学开始游戏,改名同学按照老师的方法继续随机说出下一个数对,由此连续进行,期间如果哪名同学没有立即站起来,那么该同学将受到一定的惩罚。通过上述教学游戏,同学们能够在游戏的过程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并在趣味情境中发现学习数学知识的乐趣。
四、动手实践情境,培养学生手脑结合能力
在现阶段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而要想使同学们形成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则需要先培养学生各方面数学能力,其中不仅包括数学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同时还有手脑结合的能力。因此在实际的数学课堂中,为了能够培养学生手脑结合的能力,教师可以选择开展动手实践情境。在动手实践情境中,教师可以为同学们规定实践目标,随后引导学生设计实践计划,并按照计划完成实践,最终达到实践目标。在实践的过程中,学生能够自主探索教材中的理论知识,由此逐步形成手脑结合的能力[3]。
结束语:综上所述,本文对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学情境法的运用策略进行了分析。教学情境法局限性较小,教师可以应用该方法创设各种各样的教学情境,由此打造多元化的数学课堂,在发挥出教学情境法的作用同时,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及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吴宏.小学数学深度教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8.
[2]于嘉文.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学改革实践研究[D].沈阳大学,2018.
[3]丁福军.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数学课程实施现状个案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