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提高初中数学教材例题教学的方法

发表时间:2021/8/1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1期4月   作者:冯晓航
[导读] 教材例题是课堂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冯晓航
        广东省梅州市丰顺县颍川中学     广东 梅州   514000
        摘要:教材例题是课堂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例题在教学中起到示范作用,知识传递作用和学生思维发展作用,加强教材例题的教学研究,是处理好教材中的例题和提高数学教材例题教学的方法。在例题教学中做利用知识的衔接过渡提高例题学习,通过适当改变例题的背景,拓展例题的知识点,利用小组讨论,教师指导方式学习,利用信息技术直观显示方式等来提高例题教学方法。通过研究不同教法针对不同的例题的进行教学,能让学生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通过提高例题教学的方法,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使学生的数学素养得到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初中数学; 教材例题; 教学效果  
        对于初中数学教材例题而言,例题是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起到示范作用、知识传递作用和学生思维发展的作用。《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所以要提高例题教学方法,能使更多的学生能听懂数学,学好数学。学生在能够自己独立解题之前,要经历教材上的例题的学习,而数学知识能否掌握好,对例题的学习是否完全掌握和理解有很大的关系。要怎样才能让学生更好的学习和掌握例题,在教学中有何方法能提高例题的教学呢?通过实际的教学、听课、学习等方式,发现以下教学方法更有利于学生学习和理解例题。
        一、利用知识的衔接过渡提高例题教学效果
        在数学教学中,怎样把学生从旧知识引入到新的教学内容上来,并且过渡平缓而自然,这样能够更好的激发学生课堂教学活动的参与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如在讲解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二章第四节《一元一次不等式》例2。
        例2:解不等式,并把它的解集表示在数轴上。  
        课堂上直接教这道题,学生理解有一定的难度。我通过以前所学的解一元一方程知识,让学生先做这道题。解方程: 让学生通过解方程的方式来理解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过程,并且让学生通过解方程,知道解方程的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等知识在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中同样适用。这样就更有利于学生掌握和理解怎样解一元一次不等式,达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二、通过适当改变例题,提高教学效果
        教材中的例题都是千挑万选,有代表性的,但有些例题背景缺乏生活气息。在不改变教学目标任务的情况下,如果能将例题进行适当变化,编成与学生密切相关的生活情境,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参与热情,还能有效提高教学效果,让学生能更好理解和掌握例题,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如在学习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一节《确定位置》中的例题。
        例:图3-1是某次海战中敌我双方舰艇对峙示意图(图中1cm表示20n mile)。对我方潜艇O来说:(1)北偏东40°的方向上有哪些目标?要想确定敌舰B的位置,还需要什么数据?(2)距离我方艇20n mile的敌舰有哪几艘?(3)要确定每艘敌舰的位置,各需要几个数据?
 
        在这道例题中,我把背景改到了教室,通过确定学生的位置来达到完成这道例题的教学目标。
        题目为:以教室的第1行的中点的学生A为点O,正面对着同学,双手伸开,左为东,右为西,前为北。(1)北偏东40°的方向上有哪些同学?要想确定同学B、C的位置,还需要什么数据?(2)距离同学A 2米的有几个同学?3米呢?(3)要确定班里每个同学的位置,各需要几个数据?
        我让4个学生协助帮忙,其中2个学生用量角器测量方位角,2个学生用卷尺测量长度。做完了这道题,学生直接完成并掌握了课本的例题。
        通过这个例题,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方位角和距离确定位置的方法,提高的教学效果。
        三、拓展例题的知识点,提高教学效果
        数学教学的目的就在于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形成数学思维, 解决问题。有些题目是相似的,但存在的问题却不相同,教师在运用初中数学教材例题的时候, 要学会灵活运用教材例题,甚至拓展例题知识点,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内容,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讲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七章第五节《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第二课例3。
        例3:已知:如图1,这是ΔABC内一点,连接PB,PC。求证:∠ BPC > ∠A。
        我给这道题又加两个问题:
问题一,按原来的条件,求证:∠ BPC = ∠ABP +∠A + ∠ACP
问题二:如图2,如果PB平分∠ABC, PC平分∠ ACB,试确定∠A和∠P的数量关系。


        通过这些例题提出的问题,使学生对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和三角形的外角和定理有更深的理解,达到开拓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与应用能力。  
        四、利用小组讨论,教师指导方式学习,提高教学效果
        在例题教学中,通过小组讨论学习,能达到较好的效果。在一次校内数学公开课中,授课老师讲的内容为: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一次函数的第二节《一次函数图像》 第2课时,在讲例2时,是这样教学的。
        例2:画出一次函数y=-2x+1的图象。
        我发现这老师让学生先行分组讨论,再指导。具体操作如下:把全班学生54人分成9组,每组6人,每组由一个数学小代表。每组中3个人完成函数列表工作,另3人画好直角坐标系。然后共同讨论怎样画出函数图象,并讨论函数图象的特点。最后让两个数学小代表把整合好的图象拿上来用展示仪展示出来,并让其他组的小代表进行评论对错,而老师则有针对性的进行点评并总结。
        通过这位老师的分组讨论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分组讨论的过程中,表现都活跃认真,有分工又有合作,学生学习兴致很高,学习效果很好。
        五、利用信息技术直观显示,提高教学效果
        现在的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的使用已经很多,但在教学过程中有那信息技术可以运用到数学例题的教学,达到让学生更好的掌握相关知识呢?利用制作好的PPT课件、几何画板、geogebra(动态数学软件)来进行几何、函数、概率等相关例题的教学,通过移动、旋转、合并等动画方式,让学生更好理解的图形的变换和相关的结论、公理和定理。也可通过101教育PPT软件和手机上对应的101教育APP进手机操作课件,通过软件提供的动画效果达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通过不同的例题教法可知,教材例题的内容各有不同,形式各异。例题的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对这节课内容的吸收程度,学生通过例题的学习,才能更进一步学到应学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思维。我们数学老师对教材和例题要认真研究,备好课,备好学生,研究什么教法针对不同的例题的进行教学,能让学生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通过提高例题教学的方法,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使学生的数学素养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郑淑珍.  初中数学教材例题处理策略研究[J] . 课程教育研究.2015(11)
        [2] 刘永学. 初中数学教材例题处理策略的探讨和分析[J] .教学研究.2019(07)
        [3] 杨 华 赵华新.九年级数学教材例题处理策略研究[J]. 知识文库.2019(08)0知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