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时代下小学德育管理策略

发表时间:2021/8/1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1期4月   作者:高小春
[导读]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给德育工作带来了便利,同样也给德育工作带来严峻的考验与挑战
        高小春
        广东省丰顺县北斗中心小学
        【摘要】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给德育工作带来了便利,同样也给德育工作带来严峻的考验与挑战。网络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但是网络信息参差不齐,加上小学生思想态度不成熟等原因一定程度上会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工作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在网络时代背景下如何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探索与创新与之相适应的策略,促进学校德育管理的时效性是摆在德育工作者面前的一大难题,笔者结合工作实际,对网络背景下小学德育面临的挑战进行分析,并尝试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
        【关键词】网络时代  德育 机遇 挑战 策略
        一、网络对小学生个人发展的影响
    小学生身心发展还不成熟、缺乏必要的社会实践经验,并且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未形成,可以接触的电子信息设备层出不穷,电子产品中传递大量的信息和图片都无形中影响着小学生人生观的形成和塑造,在这种大背景下,如果学校不加强德育管理,那么学生难以在现实生活中实现个人价值,也会对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缺乏兴趣,造成小学生价值取向的迷茫[1]。
        二、网络背景下小学德育面临的挑战
        (一)网络活动的趣味性吸引着学生网络成瘾。
        网络世界多姿多彩,无论是动画片、游戏等都有娱乐性和强吸引力,如很流行的角色扮演类王者荣耀、竞速类的汤姆猫酷跑就魔法般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游戏爱好者。网络活动的趣味性,加上小学生思维发展和自我意识发展水平的有限以及学习任务的游枯燥无味和繁重,很多小学生一回到家就很容易投身于网络活动寻求放松,更有甚者通宵上网,导致上课没精打采,学习成绩一路下滑。一旦网络成瘾会严重影响学生的现实生活,自我不和谐和人际关系不良。
        (二)家庭网络德育教育的弱化。
        很多父母回家机不离手,没有起到榜样表率作用。更有父母为了图一时清净,把孩子丢给电视、iPad“照看”。此外小学生上网情况来看,由于种种原因,缺乏父母的亲情陪伴,基本都是孩子独自上网,上网过程没有父母的监督,这样小学生就在没有被过滤、筛选过的网络世界遨游,在一定程度上很容易被“垃圾信息”入侵。
        (三)教师德育观念落后 ,对网络德育不大重视。
        信息时代,德育工作可以说是机遇与迷惘并存,坚守与创新同在。有些教师没有看到网络的积极效应,只看到网络的负面作用,认为网络就是毒药,非常抗拒网络及电子产品。班主任在工作中也是一味的从现实生活对学生道德言论进行传统的说教,导致一些抽象的理论不能被学生很好地理解,学生对道德教育的内容会失去兴趣。学生是处于被动接收,久而久之也会对德育教育产生抵抗心理。加上教师工作任务比较繁重,没有经常开展关于网络道德教育的比较生动有趣的活动,或推荐一些健康、文明、有益的网站给学生,这说明教师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网络德育”不重视。
        三、网络背景下小学德育管理策略
        (一)呼吁德育教育建设责任社会化,形式教育合力。
        过去,青少年接受教育的基地主要是学校,而现在网络也成了青少年接受教育的地方,在这种情况下,单纯依靠学校的力量已不现实,必须高度重视社会教育的责任。需要社会各职能部门和方方面面的关心、支持和帮助。

学生的生活和实践都离不开社会这个大环境,学校应主动与所在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村委等部门建立密切联系,促使各部门共同关注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和充分发挥其教育职能,比如采用请进来(通过开展公益讲座)或走出去的办法,让社会各职能部门共同开展对学生的教育,如何防止青少年沉迷网络,增强学生抵御不良网络侵权的意识和能力方面进行广泛宣传,加强社会综合治理,净化育人环境,通过家庭、学校和社会的三方合力,共同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氛围。
        (二)积极建立课堂网络德育机制
        事物的健康发展离不开一定制度的约束,网络的发展也是如此。为了适应网络时代的发展,建立良好、健康的网络秩序。学校应建立一系列课堂网络道德教育机制[2],让学生系统地学习网络道德知识,激发网络道德意识,提高辨别是非能力,培养绿色健康的网络意识,帮助学生解决上网过程中各种混乱的问题。此外也要进一步加强网络安全教育,不断提高学生的上网安全意识,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对于信息的鉴别能力,最大限度地阻止学生沉迷网络不良文化当中。因此,教师要将平时搜集的网络安全案例与学生进行交流与分析,让学生汲取案例教训,学会如何在网络活动中保护自己,避免陷入网络黄赌毒,诈骗、谣言等陷阱之中,避免误入歧途。
        (三)家长要加强正确的引导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教育子女,父母应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念,不要把网络视为洪水猛兽,更不能因噎废食,禁止孩子与网络有任何接触。在发现孩子上网后,更不能不由分说的一顿打骂,以免给孩子的心理蒙上阴影。家长应与孩子坦诚沟通,引导孩子趋利避害,正确应对。第一,家长必须严格控制孩子上网的时间。孩子学业负担重、压力大,可以上网的时间并不充裕,时间过长,对孩子的眼睛、心理、身体都有影响。如果在家能够给出明确限制,因此要严格控制孩子上网时间,孩子有固定的上网时间,不但心理需求得到了满足,也可以得到休息调整。第二,家长要有目的指导孩子上网,比如约定上网内容和限定上网空间。家里可以由家长陪同上网,“互帮互学”,既起到了监督作用,也联系了感情。引导学生上健康类网站,去一些教育、自然科学、文化知识等有启发性的网站,引导孩子查找自己认为实用有趣的信息。第三,注重运用,提升生活品质。目前学生们对于手机、iPad都是爱不释手,一逮到有机会就乐在其中。作为家长引导孩子在使用网络电子产品的时候,可以教孩子充分运用到电子产品的优势,可以在生活中有意识引导孩子学会将手机与日常生活、学习有机结合,例如手机的地图导航、美团点餐、滴滴出行等功能,这样一下子就让孩子把电子产品里的信息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了。除了语音导航功能,还有利用功能强大的微信加强和亲人沟通或者还可以让孩子学着借助信息技术重现真实的生活情景、表现学习成果,分享自己独一无二的经验,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调动积极的情绪,让其表达欲、表现欲等心理需求被很好地满足。
        (四)加强学生的价值观教育
        网络是小学生进行学习、交流的重要平台。学生的网络德育需要价值观的引导,价值观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导。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广大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小学生是非辨别能力差,面对网络的多元化带来的各种文化的冲突,他们在价值取向上面临着选择上的两难局面。学校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观,从学生的思维角度出发,教会学生理性区分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需求和特征,在纷呈复杂的价值观冲突中学会正确选择。学校可以开设“网络信息欣赏”等德育课。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网络知识竞赛、辩论赛等征集与网络有关的文章,为学生建立网络信息互动平台。让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形成正确的价值体系,养成良好的道德素质。
        教育需要“慢工出细活”,要求“润物细无声”。所以我们应要客观、理性地看待网络对学生成长带来的影响,进一步强化网络德育建设,通过正确的教育和引导,辅助以安全的约束,青少年学生在成长道路上终能踏上真正的“绿色网络通道”。
        参考文献:
        [1]马玉玲,网络时代下小学德育德探讨【J】学周刊2014(3),127-128
        [2]黄华英,网络时代小学德育工作面临的问题及策略 《读写算期刊》20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