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学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研究

发表时间:2021/8/1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1期4月   作者:朱加华
[导读] 我国中小学阶段的美术课程教学主要目标就是为了使得小学生在掌握一些基本的美术理论知识同时,也要培养一定的审美意识,为以后对于美学的认识和研究打下基础,为以后日常生活中的审美积累一些审美知识
        朱加华
        茂名市福华小学  广东省 茂名市  525000
        摘要:我国中小学阶段的美术课程教学主要目标就是为了使得小学生在掌握一些基本的美术理论知识同时,也要培养一定的审美意识,为以后对于美学的认识和研究打下基础,为以后日常生活中的审美积累一些审美知识。可以这么说,培养和提高中小学生的审美素质和能力已经成为我们进行小学美术课程所要追求的最终目标。对于小学生审美能力的训练途径可以说从各种方面来看。本文以此为例对如何有效地将美术课程应用于小学阶段的教学中,以及如何培养小学生审美意识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小学美术;美术教学;审美能力;欣赏教育;培养研究
        前言:素质教育的核心目标是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这包括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的发展,而审美教育是美育当中的重要部分,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而小学美术教育是小学审美教育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的环节,因此教师一定要引起重视,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审美能力锻炼。由于小学生的生理、心智都还处在发育未完成的状态,他们对新新事物有着强烈的兴趣和接纳能力,这也为通过小学美术教学来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
一、培养小学生审美能力的理论基础
        审美能力,是指人感知、感悟美的能力。关于审美教育的能力,有两个基本定义:"一种是通过各种艺术手段对人们进行教育;另一类则是作用于自然界、社会生活、物质产品与精神财富产品中一切美的方法与形式赋予了人们以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方式进行教育,以达到美化人们的心灵、行为、语言、身体等方面的功能,提升人们的道德和智慧。"在我国中小学的美术课程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实施主要指美术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启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创设兴趣、培养环境,使其在良好的美学氛围中进行美术教育。
二、小学美术教学中审美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1.提升综合素质,提高学习能力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对学生知识技能的储备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教授学生掌握基础的美术知识和技能,这是美术教学的基本目标。在此基础上,教师需要培养学生使其在美术素养上有所提升。所以教师需要有意识地引领学生进行与审美有关的练习,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学生具有良好的审美能力不仅能够帮助他们更深刻地感知美,还有助于他们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对美有自己的理解和创新。
还能够帮助他们在生活中自主掌握更多美术知识和技能,这也符合社会对学生提出的新高要求。
2.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科情感
        爱玩、好动是小学生的性格特征,如果教师在小学美术课堂上占用大量的时间来讲授枯燥的美术知识,学生自然坐不住也听不进去知识,更加不用说提高审美能力和培养美术素养了,他们可能会对美术学习产生抵触的情绪。在小学美术课堂上,教师应该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多样性和实践性,带领学生亲身去感受美、体验美、找寻挖掘美,发挥其对于美术学习的自主性,培养他们对美术的学科感情。
3.发现生活的美好,树立积极的态度
        任何一个学科学习的最高目标就是把所学知识实践到生活中去,这也正是美术学科的魅力所在。在小学美术课程中,教师教给学生美术知识、美学思维和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将其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帮助学生在生活中懂得观察、善于发现美,并且具有追求美、创造美的能力,能够学以致用,从而树立更积极的学习态度。
三、小学美术教学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模式保守,难以激起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小学生的自我约束力不强,注意力难以保持长时间的集中。传统的小学美术教学模式很难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先由教师讲解美术知识,然后学生进行临摹绘画。这样毫无新意的教学方法和学生习以为常的教学步骤很难吸引小学生的学习美术的兴趣。

他们甚至在没有上美术课程之前,就知道今天老师要他们完成的绘画任务是什么,在这个过程中,有的小学生都已经不去听老师所讲授的美术知识了。
2.教育环境中忽视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不少教育工作者认为美术是副科,认为语文、数学、英语这样的科目才是学生应该投入更多精力去学习的,以此在考试中获得更高的分数。这样的思想导致部分美术教师不重视美术教学和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在小学一周两次的美术课程成为了一种例行公事的教学过程。同样,家长也认为文化课程的成绩对孩子以后的发展影响更大,忽视了美术教育和审美教育。家长对于学校或者美术教师组织开展的美术实践活动,持可有可无、可参加也可不参加的态度,这也极不利于学生对美术的学习。
四、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有效措施
1.结合实际生活,开展生活化审美教学
        教育来源于生活,教育回归于生活,对小学美术课程的学习应该体现到实际生活中去,很简单,临摹和绘画中的任何一个图片中的事物无不是来自生活的场景,或者有生活的影子。因此,把美术教学与对学生审美的培养与生活结合起来,有助于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美学意识,在生活中发现美,把生活中的美提炼和升华创新。
2.善用多媒体教学,增强学生的学习美术的积极性
        在互联网+信息化为背景的今天,先进的多媒体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生活、工作、学习的方方面面,以多媒体技术为辅助教学的教学方式,日益普遍的走进了人们的视野。信息化教学模式是集视频、文字、音乐、图片于一体的教学模式,它不但方便了教师开展教学活动,同时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多媒体技术在小学美术中的运用与小学生形象思维特点和年龄特征相契合,帮助学生锻炼审美、积累审美的经验。
3.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念,形成良好的审美能力
        小学生的第一效仿对象就是自己的老师。你会发现,孩子在刚学习完拼音的时候,他们在咬文嚼字之中,对文字的发音以及发音时候的神情等等简直跟学科老师是一模一样。这是因为小学生具备较强的模仿能力,因此,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学习上,陪伴在他们身边的人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因为这很有可能就成为他们模仿的对象。同样的,在美术教学中,美术教师应该保持正确的审美观念、具备良好的审美能力,用恰当的方法将自身高尚的情操和正确的审美观念传达给学生,严于律己谨言慎行才不会使学生在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上产生偏差,发挥出教师的教学育人的榜样作用。
4.深入赏析作品和自我实践,积累审美经验
        审美其实是包含两部分的意思,审视美即是发现美和创造美。而发现美与欣赏美有着紧密的联系。当发现美之后,学生能够对美持欣赏的态度,会使他们感到开心,体验到美所带来的身心愉悦。而在此基础上,学生才会有创造美的动机油然而生。可见,欣赏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把所获得的对美的经验复制或者创造,实现对美自我实践的过程。另外,学校和教师可以不定期的组织开展与美术相关的亲子活动,例如:一起做美术手工作品,一起美术画展,共同完成绘画等等,这样也可以改变家长对美术学习的认识,因为在这个过程中,对家长也是一次审美的锻炼和实践,在美术教学中实现家校合力。
        结语:在美术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需要美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摸索更适合小学生的美术教学方法。这要求美术教师能够基于学生的性格特点、思维特点去开展相应的教学引导和知识教授,使小学生在美术教学中逐渐形成自身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美学观,帮助他们身心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韩丽红, 潘玉君. 小学美术教学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研究[J].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9, 000(004):P.72-77.
        [2]杨雪. 探究小学美术教学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J].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20, 000(001):210.
        [3]罗玉琴. 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策略研究[J]. 百科论坛电子杂志, 2020, 000(003):738-73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