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洪春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通州区第一实验小学 101100
摘要:小学阶段,因为学生此时学习任务压力不大,所以有足够多的时间和机会参与到各种趣味实验。教师如果可以利用小学阶段使学生产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学生后续的初高中学习则会非常顺利。小学科学是启蒙性学科,学生在各种趣味实验中感受知识魅力,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小学科学;实验教学
一、小学科学概述
我国教育系统中,义务教育是最重要的构成。小学是义务教育中的基础,小学教育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走进知识,爱上学习过程,了解知识和生活的关系。小学科学可以看做是物理、化学以及生物等学科的综合,是启蒙性课程,整体宏观的概述了自然科学的神奇与奥秘,理论层不深,内容相对简单。即便如此,宏观性的概述与视角,仍旧能够让学生了解自然与科学。
二、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现状
(一)教师为主体学生比较被动
一些小学科学教师考虑到学生年龄小,为防止学生因错误操作受伤,教师更倾向于自己操作,让学生观察的方法进行实验。不过这样的实验却没有学生的亲自参与。小学阶段学生没有形成学习自主性,没有外界因素的约束和要求,学生无法集中注意力认真观察。即便观察,学生也很难像初中生、高中生一样联系实际,思考与感悟知识原理。学生在演示实验的观察中,只看到了趣味性的娱乐内容,没有进入到实验当中,思考实验的原理。
(二)实验流程不够规范
因为年龄小,社会阅历不够丰富,所以小学生在实验操作的时候,经常出现错误。担心犯错的学生有些时候会一错再错,不仅容易导致实验器材损坏,很多时候还会打击学生信心甚至让学生受伤。
(三)实验内容和生活关联不够紧密
因小学生没有充足的知识储备,所以面对抽象化问题的时候,无法深刻理解知识与问题。实验唯有贴合实际,才能引起学生注意,使学生产生熟悉感,产生学习自信,放下戒备。可是当前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部分教师只是单调的从课本中选择实验内容与方法,没有将知识应用于生活,使用生活案例,带领学生进行生活小实验。学生无法精准理解知识,没有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自然不能准确记忆知识,影响最后的实验效果。
三、创新改进小学科学实验的重要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克服操作准备困难展现实验价值
创新改进小学科学实验的过程中,重点是实验材料、实验装置、实验思路与实验方法。实验教学期间,应重点处理和解决实验材料操作难、装置老化、价格高、不易获取材料的问题。通过简化实验过程与方法,尽可能降低学生的实验难度,高效化完成实验教育。这样学生便能克服实验操作与准备困难,高效率实验,展现实验教育价值。
(二)保护学生求知欲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科学态度
小学阶段学生大多充满了强烈求知欲和好奇心。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能够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终身学习意识。教学期间,教师创新改进科学实验,有助于保护学生求知欲与好奇心,使学生形成科学学习兴趣,进而让学生展开实验探索和探究,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提高教育趣味性与意义性。
(三)集思广益培养创新意识
创新改进实验过程中,结合师生共同智慧十分重要。创新改进实验期间,教师需要使用多样方法、思路和材料展开科学探究,感受创新乐趣。该过程教师应创造良好氛围,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看法与意见,用不同的方式提出研究办法和思路。在师生互动中集思广益,构成全新的实验办法解决学习中的问题。使用新型材料探究实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四)充分利用循环材料克服实验资源不足问题
在小学科学实验创新改进中,教师需要充分利用各种实验装置和材料,用实验过程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比如选择生活中的各种废弃品:饮料瓶、包装盒、报纸等。这些废品的再次利用,不仅能够节约实验资金与资源的投入,同时还能体现新时期环保绿色理念,意义重大。
四、改善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创新的有效措施
(一)自主实验协同操作
教师在实验教学改进优化中,应当体现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这是新课程理念的基本要求。让学生成为实验的主体,学生才能放手大胆操作。当然让学生成为实验主人公,并不意味着教师完全放任学生自行操作。教师需要在旁协助,讲解实验的标准流程和方法,引导学生用小组合作方法模拟实验,特别是自主分配合作,提升学生合作能力与默契性。
学生在自主实验中,动手实践,对知识建立深刻印象,锻炼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学生主动尝试才能将知识变成自己的能力。即便学生的操作失误,同样也会成为学生的宝贵经验,可以避免学生后续再犯,实现学生实验能力培养,增加学生实验知识认知。配合小组合作方法,学生交流经验和心得,相互借鉴对方的学习思路,减少实验错误发生概率,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协调能力、合作水平,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与核心素养品质。
(二)规范实验流程
新课程理念背景下,小学科学教育必须重视学生学习能力培养,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小学科学想要达成这样的教育目标,最关键的是教师需要做好全方位指导,使学生掌握正确、科学的实验流程。正确的实验流程才能保障学生实验结果准确性。教师需要让学生了解实验的注意事项,细致性观察学生的实验过程与细节。教师需要让学生认真操作,用正确的实验流程操作与学习。学生在实验期间,教师必须全程监督和管理。
实验中必须严格要求学生,实验前先行撰写实验报告,设计详细的实验计划与流程。之后教师审查与整改学生的实验流程,考察学生的实验细节与实验过程,确保学生的实验没有过程与细节方面的问题。之后检查学生的实验细节背诵状况,以防学生出现虽然能写下实验流程,但操作中却忘记实验流程,导致实验出现问题的情况。结束实验以后,要求学生撰写报告,反思实验中的问题,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实验办法。
(三)走进生活选择实验内容
为了提高小学实验教育有效性和质量,最重要的工作便是让实验内容贴近生活,走进实际。小学实验教育必须具有足够趣味性,和学生的生活保持紧密关系。实验不一定需要在室内进行,同时也可以由教师带领,走进户外,展开户外探索。学生在户外探索中,同样可以得到众多实验器材与材料。需要注意的是,实验设计与实验结果都要满足科学实验标准,这样学生在探索生活的同时才能将知识和生活联系到一起,提升学生实验学习热情与生活探索积极性。
结束语
综上述,实验教育是小学科学中的重要部分与环节。趣味的动手实践过程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学、互动、动手、观察等能力。实验环节的增加和应用,可以让学生直观了解知识原理。过去,我国教育系统更关注理论教育,不重视实践运用。学生虽然能够在考试中拿到高分,但是平时却不知道如何利用所学知识处理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学生没有学以致用和动手实践能力。新课程理念背景下,教师关注的是学生综合能力、素质教育、核心素养。教师需要做好学生兴趣引导和激发,培养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小学科学教育重点一直是实验教学,教师需要协调实验和理论教学之间的关系。
参考文献
[1]邢春飞.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改进策略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1):253.
[2]赵艳红.新课标理念下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改进策略探究[J].新课程,2020(44):85.
[3]巫朝辉.新课标理念下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改进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0(76):17-18.
[4]张迎迎.新课标理念下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改进策略探究[J].科普童话,2020(2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