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马说》

发表时间:2021/8/1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1期4月   作者:刘利娜
[导读] 感受与理解韩愈虽身处逆境,但富有强烈正义感,不平则鸣,针砭时弊的人生态度
        刘利娜
        石家庄市第五十三中学   
        
        一、优秀文化指要
        感受与理解韩愈虽身处逆境,但富有强烈正义感,不平则鸣,针砭时弊的人生态度。
        二、优秀文化价值分析
        韩愈的《马说》提出了人才的发现问题,其实也包括成长问题。千里马不是没有,而是有没有去发现它,有没有去给它的成长创造条件,而一些千里马就是在人的漠视当中,忍受着恶劣的条件,默默地死去。
        韩愈把这个问题写得很透彻,很形象。在韩愈笔下,被埋没的千里马多么凄惨啊。这些千里马吃不饱,力就不足,才华不能够外显,甚至连普通马的待遇都得不到,“安求其能千里也”的愤怒,表达出作者强烈谴责。“不以千里称也”的感慨,流露出作者无限痛惜。在韩愈笔下,食马者不识千里马,愚妄浅薄,“其真不知马也”的痛诉,作者对食马者的嘲讽,跃然纸上。这些句子中的“也”,不仅凝聚着韩愈强烈的感情,而且包含着诉诸读者正义感的意图。
        事实上,韩愈也说的是自己。正因为自己当年吃过苦头,摔过跟头,遭过白眼,甚至挨过饿,受过寒冷,所以才能有切肤之痛,才能鞭辟入里地指出人才制度的弊端。
        有责任感的人,也是有正义感的人。他们不只是自己奋斗而已,同时也会由己推人,对自身的苦难经历做一个理论上的概括和总结,为后来与自己有同样经历的人开辟出一条道路。深入地理解这一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与正义感。
        三、课堂落实
        为了让学生对这篇课文有足够的认识,课前应精心选择助读资料并印发给学生,为学生理解这篇文章的文化内涵做好铺垫,也是突破教学难点应有的准备。    
        课堂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培养学生主动探究、讨论合作的学习习惯。主要在“小组合作学习,研讨问题”和“拓展延伸,联系现实”这两个教学环节中,引导学生合作探究,积极思考,理解文章的文化内涵,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
        (一)课前准备
        助读资料(一)
        《马说》大约作于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间(795-800)。其时,韩愈初登仕途,很不得志。曾三次上书宰相求擢用,“而志不得通”,“足三及门,而阍人(守门人)辞焉”。尽管如此,他仍然声明自己“有忧天下之心”,不会遁迹山林。后相继依附于宣武节度使董晋、武宁节度使张建封幕下,郁郁不乐,所以有“伯乐不常有”之叹。
        助读资料(二)
        一次,伯乐受楚王的委托,购买能日行千里的骏马。伯乐向楚王说明,千里马少有,找起来不容易,需要到各地巡访,请楚王不必着急,他尽力将事情办好。
    伯乐跑了好几个国家,连素以盛产名马的燕赵一带,都仔细寻访,还是没发现中意的良马。一天,伯乐从齐国返回,在路上,看到一匹马拉着盐车,很吃力地在陡坡上行进。马累得呼呼喘气,每迈一步都十分艰难。伯乐对马向来亲近,不由走到跟前。马见伯乐走近,突然昂起头,瞪大眼睛,大声嘶鸣,好像要对伯乐倾诉什么。伯乐立即从声音中判断出,这是一匹难得的骏马。
        伯乐对驾车的人说:“这匹马在疆场上驰骋,任何马都比不过它,但用来拉车,它却不如普通的马。你还是把它卖给我吧。”
        驾车人认为伯乐是个大傻瓜,他觉得这匹马太普通了,拉车没气力,吃得太多,骨瘦如柴,毫不犹豫地同意了。伯乐牵走千里马,直奔楚国。伯乐牵马来到楚王宫,拍拍马的脖颈说:“我给你找到了好主人。”千里马像明白伯乐的意思,抬起前蹄把地面震得咯咯作响,引颈长嘶,声音洪亮,如大钟石磐,直上云霄。楚王听到马嘶声,走出宫外。伯乐指着马说:“大王,我把千里马给您带来了,请仔细观看。”
        楚王一见伯乐牵的马瘦得不成样子,认为伯乐愚弄他,有点不高兴,说:“我相信你会看马,才让你买马,可你买的是什么马呀,这马连走路都很困难,能上战场吗?”
        伯乐说:“这确实是匹千里马,不过拉了一段车,又喂养不精心,所以看起来很瘦。只要精心喂养,不出半个月,一定会恢复体力。”
        楚王一听,有点将信将疑,便命马夫尽心尽力把马喂好,果然,马变得精壮神骏。楚王跨马扬鞭,但觉两耳生风,喘息的功夫,已跑出百里之外。
    后来这匹千里马为楚王驰骋沙场,立下不少功劳。
        助读资料(三)
        在中唐的政治舞台上,他扮演过监察御史、考功郎中知制诰、刑部侍郎、国子监祭酒、吏部侍郎等角色,所至皆有政绩。但他的主要贡献是在文学上。他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继承先秦两汉散文传统,反对专讲声律对仗而忽视内容的骈体文。他为文气势雄伟,说理透彻,逻辑性强,被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在封建思想道德方面,他也有独到的建树,坚决反佛排道,大力提倡儒学,以继承儒学道统自居,开宋明理学家之先声。故宋人苏轼对他推崇备至,称他立下“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的丰功伟绩。


        目的:让学生了解《马说》的写作背景。理解于“千里马”而言,“伯乐”的重要作用。感受韩愈的人格魅力。
        (二)课内实施
        解决两个板块问题:
        小组合作学习,研讨问题——疏通文意,深刻理解文本。探究“千里马之悲”,以及文章表达的作者的情感。感知韩愈身处逆境,但富有强烈正义感,不平则鸣,针砭时弊的人生态度。
        拓展延伸,联系现实——探讨人才发现、成长的现实意义。
        具体教学步骤:
        小组合作学习,研讨问题
        (一)疏通文意
        (二)研读课文,探究“千里马之悲”
        1.《马说》这篇课文塑造了“千里马”这一无人赏识、任人奴役羞辱的悲剧形象。思考:“千里马”悲在何处?
        讨论明确:
        一悲:千里马的命运掌握在他人手里。文章首句“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也就是说,没有伯乐就不会有千里马。这句话说明了“有伯乐”是“有千里马”的必要条件,“千里马”的命运其实是掌握在“伯乐”的手中的,这是一个怎样无奈的现实啊!“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因此千里马被埋没也是常有的事。
        二悲:千里马的才能遭到埋没。“才美不外见”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的结果,而直接的原因是千里马“食不饱,力不足”,“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三悲:千里马的结局悲惨至极。“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一个“辱”字,一个“死”,结局之悲令人痛惜。“不以千里称也”更道出了千里马至死,也没有实现自己的价值。
        四悲:千里马“马格“惨遭羞辱。“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千里马的遭遇不可谓不惨!可是这还不是最惨的,最惨的是“食马者”竟“执策而临之”,当着千里马的面,对它进行侮辱说“天下无马”!
        研读课文,探讨《马说》所蕴含的作者的情感
        1.边读边画,画出能传达作者心境、情感的词句,指出哪些词句附着作者的情感?作者想要借伯乐和千里马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伯乐和千里马分别指什么?并说说这样推断的理由。
        讨论明确:
        安求其能千里也?——对千里马的命运的惋惜,对食马者的讽刺。
        其真无马耶?——对不识千里马的食马者的强烈斥责。
        其真不知马也!——对食马者的强烈不满痛恨。
        文章借有关伯乐和千里马的传说,将愚妄浅薄的统治者比作“食马者”,将人才比作“千里马”,集中地阐述了封建社会中人才被埋没的原因,对统治者有眼不识英雄和摧残人才的现象进行了抨击。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抑郁与愤慨之情。字里行间,感受到作者不平则鸣,富有强烈正义感,针砭时弊的人生态度。
        拓展延伸,联系现实
        怀才不遇自古有之,你还知道哪些怀才不遇的古代文人?他们写下了什么作品?作品是什么内容?如果你遇到不如意的事,你会怎么办?
        讨论明确:
        陶渊明:寄情山水,自得其乐
        毛遂:挺身而出发挥才能
        苏轼:自求外调,为一方百姓谋福
        吴承恩:坚持自己的梦想,完成文学巨著
        教师总结:当千里马没人赏识的时候,那自己就做自己的伯乐,只要志向不改,照样能作出成就。
        文章中,韩愈所体现的人生态度与他们有何不同?
        讨论明确:
        其不同就在于敢言敢行,诉诸读者的正义感,韩愈具有不平则鸣,针砭时弊的圣贤风骨。
        (三)课后实践
        韩愈在《马说》中,对统治者有眼不识英雄和摧残人才的现象进行了抨击。根据你对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新认识,请以21世纪学子的身份重写《马说》。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