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成因及新对策

发表时间:2021/8/1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1期4月   作者:何作佑1 张发林2 邵云存2 李冬国2
[导读] 小学阶段是道德行为习惯培养的最佳期
        何作佑1 张发林2 邵云存2 李冬国2
        1四川省凉山州会东县新街镇中心校,四川省凉山州615200
        2四川省凉山州会东县嘎吉镇中心校,四川省凉山州615200
        摘要:小学阶段是道德行为习惯培养的最佳期。尽管品德培养应该有多种起点,道德行为习惯培养也离不开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的培养,但从道德行为习惯培养入手,这的确是发展小学儿童品德的最有效的途径。可见,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人的一生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的培养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对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成因及新对策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成因;对策
        1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表现
        2018年春季,为了探讨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现状,笔者对所在校三至六年级学生进行了“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分为家长卷、教师卷、学生卷三类。家长问卷反馈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学生晚睡晚起、在家不做家务、性格要强、做题不认真、先玩再写作业、不谦让弟弟妹妹等方面;教师问卷反馈的情况主要集中在上课开小差、不爱学习、书写不认真、答题马虎、不及时订正错题、与同学相处不和谐、自私等。学生问卷反馈的情况主要是学习积极性不高、懒惰、与他人相处不融洽、不欣赏他人、撒谎、上网玩游戏等。绝大多数家长、教师对小学生期望值很高,但满意度不高。大多数学生对自己不自信,对自身存在的缺点也没有动力做出改变。
        2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成因分析
        2.1家庭不良因素的影响
        家长的行为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孩子的行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他的言行举止在孩子的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在调查中有一位同学这样说道:“其实我是想遵守交通规则的,但我的家长要赶时间,他拉着我就跑,我也没办法”。在学校所受到的丰富的道德知识在家长的呵斥下,显得那么苍白无力,它直接造成了孩子头脑中道德认识标准的模糊。家庭环境当中,文明的职业,文化水平及教育能力也直接影响着孩子的习惯。
        2.2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
        社会环境是影响少年儿童思想行为的重要因素之一,社会上的许多不良风气严重影响了少年儿童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造成许多不良行为的产生,阻碍了少年儿童的健康发展。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使少年儿童失去了正确的价值观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但人们的精神生活没有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社会中恋爱、婚姻、道德观念混乱,婚外恋、婚外性行为日益增多。家庭责任感淡漠,重幼轻老等现象严重地影响了青少年的道德取向。另外,贪污腐败现象也使少年儿童失去了正确的价值观,滋长了好逸恶劳的思想。不少少年儿童个人主义思想严重,在公德方面存在知行错位的现象。
        3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新对策
        3.1注重前期干预,拓展育人新思路
        一年级是学生极其依赖父母的时期,也是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培养好一年级学生的行为习惯,对于后续的学习、生活会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小学与幼儿园有着很大的差异,更关注学生自理能力的培养、学习时间的管理等,需要提前进行准备。凡事预则立,提前准备得越好的家庭,学生越能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每年新生报到后,学校应举办父母学堂,邀请教育专家对新生家长进行“一年级学生情绪管理”“一年级学生行为习惯培养”等专题讲座,让家长了解新生入学会遇到各种的困难,以及如何进行引导和处理。同时学校负责人也需要对学校课程进行宣讲,让家长了解学校开设的课程,这样便于家长适当引导学生早做准备,进行前期铺垫。
        入学意味着以游戏为主的童年时代的结束,以学习为主的活动和真正集体生活的开始。入学的初始印象会起到先入为主的效果。因此,学生上学的第一周非常重要,一切规矩都从这周开始立起,切莫听之任之!比如说教学生读书、放书、发言、握笔、听课、扫地、放桌椅、吃饭、上厕所、睡觉……这些平时看似很小的事情,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非常重要。教师必须做好教学规划,做好入学教育,一点一滴地从头教起,从头做起,规范学生的一言一行,而且要不厌其烦。

例如排队训练,教师可以对男生、女生分别进行训练,让男女生互相观察,哪队做到了“快、静、齐”。然后,再进行全班排队训练。可以先在教室里排,学生懂得规矩后,再到教室外边去排队。训练对小学生来说尤为重要,在训练中要强调“反复”“严格”四个字,不能虎头蛇尾,否则半途而废。要做到“快、静、齐”,必须经过多次严格训练,抓反复,反复抓,循环往复。其他年级也可在新学年、新学期进行类似的训练,提出具体的要求,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3.2营造班级文化,创设育人新环境
        班级就是一个小社会,是学生成长的精神家园。让班级成为教育的生态区,需要营造良好的班级育人环境,班级工作尤其要注重精神文化建设。
        走进某中心小学教室,班级的名称不是几年几班,而是太阳家族、星河传说、智慧谷、彩虹屋、酿蜜坊、松竹苑、七彩石坊……一个个富有诗意的个性化班名。每个班级还有班徽、班歌、班级博客、班级美篇……长大后,学生也许忘记了上过的课,但他们不会忘记自己取的班名,还有班徽、班歌、班级博客。这些代表价值认同的符号及意义都将镌刻在心中,成为学生永远的记忆。
        同时,每个班级都精心营造个性化的班级文化,以个性的班级文化铸就精神家园。不仅课室前后的黑板、展板布置得精彩纷呈,而且充分利用课室内外的墙壁、空间,开发设计成一个个板块,展示学生的作品,记录学生的生活。如“智慧谷”班级的文化墙就分为智慧足迹、智慧公约、智慧之声、智慧心语、智慧书香等板块。
        每个板块的形式与班级主题契合,内容更是注重实质,指向学生各个课程的学习过程与学习成果,引导学生发展的方向。好的班集体要为每个人的发展提供展示的平台,让班级成为有利于每个个体健康、主动发展和呈现自己个性、特长的大的“生命场”。学生在这样的班级环境中生活、学习,耳濡目染,不断熏陶,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3.3定期开展家校联谊活动
        学校对内承担一定的教育、培养、培训等工作,还必须承担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合作工作,要及时听取家庭的意见反馈,发现问题,及早解决,把学生在家中养成的不良行为习惯扼杀在萌芽之中。具体的方法有:开办家长学校、定期召开家长联谊会、,通过这些联系方式,做好与家庭的合作教育,以提高家长的认识水平和实际教育能力,统一步骤,统一要求,努力使家庭教育与学校保持一致。除此以外,还可以利用学校的网络平台,定期开展网上家长会,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话题进行沙龙活动,让家家、家校之间有充分的交流,既充分利用了资源,又及时获取了最新的信息,不失为一种省时、有效、经济的沟通方式。
        3.4班级教育应加强与社会实际的联系
        社会教育和影响对学生的成长也有很大的作用。社会教育和影响有积极与消极之分。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英雄人物也极大地鼓舞着广大学生,对学生的成长起着良好的作用。如为贫困学生奉献爱心的歌唱演员从飞,神七的英雄们等等,他们的事迹感动和鼓舞着学生。但是社会的负面影响也很大,社会的一些领域,道德失范、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滋长;封建迷信活动和黄、赌、毒等丑恶现象沉渣泛起;假冒伪劣、欺诈活动成为社会公害;文化事业受到消极因素的严重冲击,危害青少年健康的东西屡禁不止等,所有这些势必对小学生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如何利用和控制这些影响成为班主任的一项重要任务。作为教育工作者不能只着眼于学校内部的教育,还应密切注意社会的动态和新的意识观念,比如社会上的思潮风尚、舆论导向、书刊杂志、电影电视、网络信息等,并对此作出相应的教育。对于一些好的影响,要组织指导学生学习,对于一些消极的影响就要以预防为主、采取主动,教育学生加以辨别。
        4结语
        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对小学生儿童的行为习惯要从战略的高度上养成给予足够重视,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开出不同的药方”来矫治其不良行为。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为孩子们撑起一片洁净的天空是所有教育工作者以及全社会的责任。
        参考文献:
        [1]王雪静.浅议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矫治[J].中国农村教育,2012(10):52-53.
        [2]来爱国.浅谈小学生健康教育与不良行为干预[J].教学研究,2012(8):6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