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兴趣教学探究

发表时间:2021/8/1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1期4月   作者:胡元平
[导读] 为了促进小学阶段的教学效率实现提高,必须对学生个人的兴趣爱好提高重视
        胡元平
        (重庆市合川区嘉滨路小学,重庆 合川 401520)


        摘要:为了促进小学阶段的教学效率实现提高,必须对学生个人的兴趣爱好提高重视。为了在小学阶段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产生数学兴趣,教师则应当在课堂教学环节上投入更多的精力。基于此,本文深入探究了小学数学实施兴趣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兴趣教学;策略
引言
        兴趣教学是促进学生提高自身学习水平的重要因素。通过相关实践教学研究发展,学生只有保持浓厚的兴趣,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促进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热情以及探究欲望,进而帮助学生取得优异学习成绩。在小学阶段的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准确把握学生兴趣的提高和激发。现阶段大部分教师都认识到了在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兴趣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故而运用了多样化教学策略来优化学生的课堂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
一、学生缺乏学习数学兴趣的关键原因
        (1)受到传统固化教学思想的影响
        在我国教育教学领域中应试教育思想占据着关键地位,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改革,素质教育逐渐涌现于历史舞台,导致应试教育迎来了严峻挑战。然而由于大部分教师所坚持的教学思想比较传统落后,教育理念依旧保持着传统教育模式,导致大部分教学手段和教学习惯无法紧跟素质教育的发展脚步。同时对学生的考试成绩存在过分的重视,严重忽视了促进学生产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此外,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将大部分的精力投入到了成绩较好的学生身上,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往往被教师遗忘,导致大部分学生逐渐丧失了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进而大大降低了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2)教学方法比较传统且单一
        大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期间因为传统教育思想带来的影响,在课堂上依旧沿用着以往的教学方式,因此导致数学课堂中所运用的教学方法存在单一化。在以往的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学生只能处于被动状态接受所学知识,几乎没有与他人进行交流和互动的机会,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如果遇到困难也无法及时求助教师。数学课程属于一门具有一定创造性的学科,对于学生的逻辑思维具有较高要求。经过一段时间的数学课程学习,学生实现了思维能力的拓展,但是在现阶段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几乎没有彰显自己思想的空间和机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一味地讲解计算过程以及相关定理公式,然而学生往往借助大量的习题练习加深知识印象、提高学习成绩。这种教学模式存在严重的机械化,无法引导学生产生学习兴趣,甚至在某些情况下会造成学生对数学课程产生厌学心理。[1]
二、在小学数学课程中实施兴趣教学的有效策略
        (1)展开生活化教学,增强学生的代入感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导入环节适当引进生活元素,以此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激发学生潜在的好奇心理。在实际生活中加强数学知识的运用,促进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紧密联系生活中的真实场景,有助于教学内容变得丰富多彩,加深学生对相关数学知识内容的理解,帮助学生逐渐提高自身的学习效率。同时,教师应当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对现实生活与数学知识进行系统化的综合思考,促进学生形成数学生活化的学习习惯,保证数学能够更好地为生活提供服务,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效的生活化导入,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信心,引导学生以数学问题为依据,联系生活实际,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例如,教师可以借助生活中的真实案例将数学公式以及定理导入课堂教学当中,借助生活案例,将以往枯燥没有趣味可言的数学概念,呈现的更加直观、具体,让学生产生一定的熟悉感,方便学生理解和掌握。通过数学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之间的有机结合,能够让学生借助自己的生活经验来加深数学问题的认识和理解,让学生产生更加具体的理解。教师需要准确把握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最佳的生活案例促进学生深入理解相关数学问题,让学生有效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自信心,同时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有助于学生体会到解题的乐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当然解题失败也是一种积累经验的途径。
        (2)情境导入,引导学生产生学习兴趣
        有效的开始是取得成功的基础,所以,在日常的课堂教学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实现兴趣教学,小学数学任课教师必须最大限度地利用课堂导入环节,力争在课堂教学的初始阶段就吸引到学生的全部注意力。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首先,教师需要积极突破传统固化教学模式的束缚,充分利用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产生学习兴趣,进而保证兴趣教学的有效开展。例如,教师在为学生教学《图形的平移》相关知识内容的时候,在课堂导入环节,数学教师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等各种现代化信息技术为班级学生构建生动、形象的视听情境,所谓的视听情境,就是为学生呈现一段以不同物体旋转为载体的相关短视频,以此导入本节课所要讲解的知识内容,详细来说,视频内容主要涉及到平行移动的推拉门、上下移动的升国旗、呈圆形移动的旋转木马等,同时播放节奏感较强的背景音乐。如此一来,学生能够在强烈的视听冲击下快速联想到现实生活中常见的场景,进而降低对数学知识存在的陌生感,通过激发学生对教师所授课的知识内容产生一定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进而促进兴趣教学的高效开展。[2]
        (3)组织多样化的小竞赛,充分利用学生的好胜心,激发其学习兴趣
        小学阶段的学生往往具有一定的好胜心理,为了促进学生保持一定的好胜心理,教师可以尝试着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组织充满趣味性的数学知识竞赛活动,通过比赛的方式调动学生的好胜心,进而促进学生能够在学习期间喜欢上数学课程,感受数学知识的魅力,这种教学方式才是满足时代发展需求的。在竞赛活动展开过程中,学生为了获取一定的荣誉往往会不断努力地学习。这种教学方式在小学教学期间具有较强的必要性。教师可以借助小竞赛引导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可谓是一个有效的方法。例如,在“小数乘法”相关知识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在黑板上写出50道左右的计算题,首先,教师引导学生积极举手示意做题,在人数不充足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借助击鼓传花等不同的游戏方式选定做题的学生,在讲台上的学生结束习题的解答后,再随意选取五名学生完成批阅任务,对于做题准确率较高的小组而言,教师可以给予奖励,对于做题准确率较低的小组而言,教师可以要求其唱歌等不同形式的表演作为惩罚,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教师可以借助小组方式展开竞赛活动,如此一来,学生的积极性能够被充分激发出来,学生们为了获取相应的奖励都积极主动地准备,不断复习和巩固所学知识。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学生逐渐对数学课程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随着知识内容的及时复习和巩固,加深了学生对相关知识内容的掌握程度,进而促进学生做到学以致用。
结语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兴趣教学是十分重要的,广大教师应当注重兴趣的调动和激发。学生只有产生了浓厚兴趣,才能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当中,学生才能认真听讲,才能充分彰显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教师应当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实现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林淑彬.小学数学兴趣教学的构建[J].数学大世界(中旬),2020(05):45.
        [2]朱武.小学数学兴趣教学的策略探究[J].读写算,2020(08):125.
        作者简介:胡元平(1968-04—),男,汉族,重庆合川人,大专学历,重庆市合川区嘉滨路小学,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教育教学。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