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性学习对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有效性探究

发表时间:2021/8/1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1期4月   作者:刘伟忠
[导读]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以及多项创新理念的提出,在给教育教学带来全新挑战的同时,也为新时代教育探索开辟了全新的赛道
        刘伟忠
        惠东县多祝增光中心小学,广东 惠州 516345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以及多项创新理念的提出,在给教育教学带来全新挑战的同时,也为新时代教育探索开辟了全新的赛道。体验性学习是一种立足于生活实际、提倡亲身体验,自我感知的学习手段,对于解放学生的天性,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以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为论述对象,针对如何在实际教学活动中组织学生开展体验性学习提出几点浅薄的意见,以供各位同仁参考。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体验性学习;健康发展
        小学阶段是塑造学生人格,培养他们良好道德品行的黄金时期。这一时期的他们,天真烂漫,对周边的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并且通过好学善记的优势,很容易沾染一些不良风气,养成一定的不良行为习惯。基于此,在小学开设道德与法治学科,其目的则在于全面结合小学生的成长规律,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形成良好的情感意识和法制意识,从而助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将体验性学习融入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巧妙借助其生活性、实践性,有效提升道德与法治与学生内在需求的关联性,从而有效实现学生与教学内容的完美对话,进而助力他们全面发展。可是,具体又该如何开展呢?
        一、剖析方法特性,实现性能对接
        体验性学习是一种立足于“实践体验”,主要通过引导学生进行亲身体验,自我感知来开展相应的自主探究活动。谈及“体验”二字,是一种抽象而富有层次感的词汇,具体可以分为抽象体验与具象体验,如,直接用眼睛、耳朵、实际行动去体验得到的直观感触,自然要划分为具象感知;而建立在具象感知之上的抽象感知,则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通过情感判断、自我感触,最终自主抽象出相应的积极情感体验。
        基于此,笔者建议在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依据体验性学习的特点以及特性,并且结合道德与法治教学特性,进行相应的教学功能划分,具体可以划分为浅层体验、直观体验以及深度体验。通过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样的体验活动,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进而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品性,最终助力他们全面健康成长。
        二、注重感官体验,注重直观浅度感知
        在传统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上,更多的教师习惯以教材课本为主导,教学内容大多局限于课本之内,虽然部分教师也能结合大纲要求,充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但是大多是建立在表象基础上的讨论,并没有充分利用学生的感官优势,引导学生更直观的去体验与感知生活中的道德与法治知识,教学效率可想而知。基于此,笔者认为,一名合格的道德与法治教育者应当遵循“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充分利用学生的眼睛、耳朵、鼻子等感官,勾起学生对生活的回味,从而加强学生的学习体验。
        例如,在教学《感受生活中的法律》一课时,为了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并且能利用法律来保护自己。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小组说案例和小组表演的形式,来增强学生对法律威严的感知。具体教学环节如下:
        1.将班级上的学生按照4-6人分成几个小组,并且给每个小组配置一个小组组长;
        2.让学生仔细回忆自己的生活实际,回忆自己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一些信息,说出生活中自己听过的法律案例;
        3.结合自己了解到的法律知识,在小组组长的组织下,对一些实际案例进行现场演绎:如某消费者在某餐馆吃饭,吃完之后上吐下泻,但是,却始终得不到饭店方的任何赔偿。可以针对这一事件,分别让小组中的成员扮演顾客、饭店老板以及消费者协会等人员,运用相关的法律知识进行情景重现。


        其实,生活中不乏关于消费者维权的实际案例,小学生也会通过自己的亲眼所见以及亲耳所闻了解到各种各样的维权事件。以他们的生活经验为模板,让他们将自己所见所闻重新搬到课堂之上,利用感官体验,增强他们的学习意识和探究意识,课堂教学的效果会非常理想。
        三、巧妙借助多媒体,增强直观体验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的作用日益突出,这也预示着教育教学也将进入全新的时代——信息化教学。从传统多媒体教学到如今的新媒体教学,信息化教学也经历了一定的更新迭代,学生所能享受到的学习体验也越来越丰富。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引入新媒体教学技术,其目的则在于充分利用这些更符合现代人审美需求的娱乐形式,为教育教学再填新的活力,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
        例如,在《地球——我们的家园》一课时,为了让学生都能意识到保护地球,爱护自然环境,可以借助一定的视频资料,来直观展示地球近二十年地下水位、荒漠化的变化,直观感受地球环境的恶劣程度,引发学生的关注,并且给每一个学生布置一个课下作业,要求他们利用手机中抖音等视频软件,记录身边破坏环境的现象,并且将这些视频上传学校的公众号,引导全体学生对破坏环境进行相应讨论,引发话题关注,探讨保护环境的良策。
        充分借助新媒体技术的传播性以及娱乐性,加强学生的学习体验,实现学生与教学内容的完美对话,这自然也就提高了教学效率。
        四、实际亲身感受,升华思想情感
        体验性学习的核心要义就是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亲自实践来充分体验,获取知识涵养。整个教学过程中,实践是基础,体验是目的,而积极的自我体验更是摆在所有教育者面前的难题。道德与法治是一门关于情感意识、规章法治的严谨而生动的学科,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学生通过学习知识,掌握基本的社会秩序,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从而更好的为他们的学习生活而服务。
        笔者认为,整个过程当中,如何引导学生完成自我感知,自我情感升华是最关键,也是最难得的一个环节。相关教育者可以充分结合学生喜欢参与课外实践活动这一点,在周末或者节假日的时机,组织班级的学生参与一些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给学生一个自主参与、自主实践的平台和机会,让他们在亲身体验中有所悟,在亲身体验中有所成长。
        例如,在教学《探访古代文明》一课时,为了让学生真切感知四大发祥地大以及古代先哲的聪明智慧,教师可以通过与学校方面进行协商,利用节假日,组织班级的学生到周边的黄河流域去进行实地观察。观赏黄河的汹涌澎湃,倾听导游的专业讲解,实地感知黄河的伟大,从而有效牵引出学生内心的民族自豪感,进而帮助他们树立好好学习、长大报效祖国的雄心斗志。
        实地体验、实地感悟是最直接对话学生内心的教学方式。在学校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育者要充分结合实际教学内容,多组织学生开展一些精彩丰富的课外实践活动,既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也能锻炼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对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有重要影响。
        总而言之,体验性学习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教学手段,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成效有积极的影响作用。因此,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应当革新教学观念,不断在教学实践中的总结经验,尝试以体验式教学来制定教学方案,通过多引导、多刺激、勤体验、勤感悟,让学生在体验式教学中真正发掘出道德与法治的知识内涵,从而帮助他们树立良好的情感品格,进而帮助他们全面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体验式”教学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实施策略[J]. 孙晓琳.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0(16)
        [2]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情境体验式教学的应用探究[J]. 郑萍.  考试周刊. 2020(0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