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情感意象 感知诗词脉搏——高中语文诗词意象教学的艺术解析

发表时间:2021/8/17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11期   作者:高友英
[导读] 诗词短小精炼,是诗人情感表达的重要载体,高中诗词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意象是诗词的精髓
        高友英
        陕西省安康市平利县中学   725500
        摘要:诗词短小精炼,是诗人情感表达的重要载体,高中诗词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意象是诗词的精髓,在诗词学习的过程当中,通过品味情感意象,深化对诗词的理解和认知,通过辨别意象的色彩,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老师在实际的教学活动当中,应该优化教学手段,创新教学方法,有意识地注重提升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和学习能力。该文则是对诗词意象教学艺术进行研究、分析。
关键词:意象教学;高中语文诗词;艺术解析
        诗词是作者在经历一定的生活情境,被外界事物所触动,有感而发,从而通过诗词的形式宣泄自身的情绪,表达情感和思想。通过对诗词的学习,更深刻地了解作者的感情世界和生活经历,学习诗人的优秀品质。又或者透过表面看实际,了解诗人所生活的时代背景。所以老师在实际的教学环节,可以从两个方面指导学生进行学习。其一:体会意象之美。诗人往往会通过意象创设一定的情景,融情于景。其二:感知情感之美。通过意象所创设的意境,学生更深刻、更仔细地进行品味,体会诗人内心的情绪变化和情感波澜。
一、情境激发,感知意象
        部分老师的教学理念比较落后,在教学环节更多的是对理论知识的陈述,缺乏教学的灵活性和丰富性,使得学生对高中诗词学习的兴趣不高,还停留在翻译、背诵、记忆的阶段,所以学生的诗词学习能力没有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提升。就这一实际教学情况而言,老师应该以诗词的意象为切入点,通过将诗词当中的意象进行有机串联,帮助学生构建一定的诗词情境,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代入诗人的角色拉近和诗人之间的距离,让理解诗歌意思的基础之上使得学生更深刻地体会诗人的情感,引起情感的共鸣,刺激学生思维的发散,使得学生的诗词学习能够更加顺利。又或者老师可以在互联网收集更多的教学资源,将教学资源和教材内容进行整合,通过对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以视频或者图片的方式呈现,带给学生更直观的感受,渲染课堂氛围,帮助学生学习。
        比如在学习《虞美人》这一篇诗歌时,老师在教学环节可以通过播放乐曲《春花秋月》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引起学生的兴趣,乐曲和诗歌有相通的地方,通过乐曲让学生领略意境的幽美、空灵、静谧,然后引导学生吟咏诗韵,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此外,老师可以让学生挖掘诗词当中的意象,比如“春花秋月”,表面来看借助这一意象来吟咏美好的事物,而作者更深层次表达的是对“美好易逝去,故国已不再”的缺憾。“一江春水”则表达了作者哀愁就像春水一样延绵不绝。

将诗词当中的意象串联起来,使得整篇诗词都“染上”了悲恨凄楚的感情色彩,以此来表达作者李煜对故国的思想之情,同时将亡国之痛表达得淋漓尽致。通过对意象的解读,使得学生能够更为深刻地理解作者的情感。
二、文字咀嚼,品味意象
        老师在实际的教学活动当中,可以通过带领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指导朗读的语速,语调、停顿等,然后使得学生在抑扬顿挫的节奏当中体会诗词的音韵美和意象美,然后对诗词当中关键词句进行深刻的研究和分析。
        比如在学习《蜀道难》这一篇诗词时,老师首先让学生熟读背诵,然后对学生进行提问:“在读完这首诗之后,作者通过哪些意象来渲染途中的悲凉凄清的氛围,体现作者千里孤身之感?”学生在诗歌当中对相关的词句进行赏析和挖掘,回答:“悲鸟、子规......”。此外,学生在朗读的时候,老师可以提出:“作者用“危”、“高”强调山之高耸,以此说明蜀道之路特别艰难,那么在“危乎高哉”时则需要用舒缓、平和的语调进行朗读”。老师通过对意象领悟以及朗读技巧上的指导,帮助学生进一步领略诗词语言的精妙之处。
三、拓展想象,感悟意境
        诗词的字数一般比较少,但是所表达的含义确实非常丰富的。所以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一定要学会去“脑补”,通过对意象的领悟,展开丰富的想象,在脑海当中构建诗词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所以在指导学生学习诗词的过程当中,老师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刺激学生的想象思维的发散。
        比如在学习《将敬酒》时,老师可以让学生先听录音,在听的过程当通过诗歌的节奏或者韵律等体会作者感情上的变化,然后再进行朗读,根据诗歌的内容大胆地进行猜测和想象:酒后的李白是一个没什么样的形象?同学们可以以小组的形式开展探讨活动,相互交流,相互分享,把握诗歌的情感基调,想象诗歌当中的情景,理清诗歌当中诗人情感变化的线索,然后体会诗人情感的复杂性。
四、总结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老师在实际的教学活动当中对语文诗词意象教学可以从情境激发,感知意象;文字咀嚼,品味意象;拓展想象,感悟意境等方面为切入点,从而引导高中学生品味诗歌的意象,感知诗歌的脉搏,提升诗歌鉴赏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从而推动高中语文教育事业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曾伟,向小华.品味情感意象  感知诗词脉搏——高中语文诗词意象教学的艺术解析[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21(04):67-68.
[2]王林燕.打开思维闸门  透视诗词意象——刍议高中语文诗词中的意象教学[J].语文天地(理论综合),2013(11):31-3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