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研究

发表时间:2021/8/17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11期   作者:陈启明
[导读] 语文科目的教学内容非常丰富,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情感发展,帮助学生获得思维水平的提升。
        陈启明
        四川省西昌市第一中学  615000
        摘要:语文科目的教学内容非常丰富,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情感发展,帮助学生获得思维水平的提升。而高中语文教学通过语言媒介提高了学生的学科知识,丰富的文学内容陶冶了学生的情操,也对学生的心灵产生启发,使学生在语文课堂中不断获得知识的积累和文学修养的提升。在素质教育发展理念下,结合高中语文课堂开展审美教育,能够进一步提升语文课堂的内涵,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审美教育;策略
        语文核心素养是当前语文教学发展的重要目标,这题现代学生对语言知识的建构和应用过程中,也与学生的思维发展和审美能力息息相关,是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语文教学能够使学生提升文化传承意识,使学生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人。在高中语文课堂中开展审美教育,实现了高中语文教育的延伸和拓展,有助于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品质。语文教师必须做好教学规划,在审美教育当中全面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和创造能力,有效培养学生的多维素质。
一、挖掘教材,渗透审美教育内容
        高中语文教材当中涉及到丰富的文学体裁,散文是最常见的文学体裁,通常情况下会以第一人称展开叙述,通过摹景或叙事的方式叙述主观感受,能够实现对内心情感的表达和抒发。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借助散文的表现手法开展审美教育。
        首先,景美。散文当中有很多针对景色的描述,使读者在欣赏过程中感受到景物描写的重要性。散文对环境的描写形成了一种语言氛围,可以使学生感受到其中蕴含的丰富美感。其次,情美。咱们的动人之处在于可以带给读者丰富的情感体验,在抒发情感的同时可以调动读者的情感共鸣,有效增强文本的感染力。例如,在赏析我《囚绿记》这一文章的过程中,作者通过描写常春藤展现出对绿色植物的钟爱之情,作者“囚”住常春藤后,依然影响不了常春藤的蓬勃生长,通过植物的这种顽强生命力,帮助学生感受到常春藤积极向上、不屈不挠的精神品质,代表着作者内心一种隐喻情感的表达。最后,理美。具备理性之美的散文比例非常大,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审美阅读时,要引导学生感悟其中的独特思想,充分挖掘其中的理性之美。帮助学生将文综的一系列描写串联起来,更好地把握创作者的写作精髓。小说以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描写出一些社会现象,在审美教育当中主要体现出人物美和故事美。在语文知识体系中还有诗歌、戏剧等非常丰富的体裁,要针对特点来分析内在意蕴,有效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这是语文审美教育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二、情景教学,培养学生审美意识
        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利用特定的情景可以引导学生在文本分析过程中充分感受文本的情感与美感,这样可以有效提高审美教学的有效性,在有效推进教学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在课堂教学当中,语文教师可以结合多媒体开展教学活动,以直观形象的方式将教学内容呈现出来,通过多媒体为学生创设学习情景,提高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对课文教学内容进行探究和思考,感受作者表达的中心思想,有效促进教学活动的开展。


        例如,在学习《荷塘月色》这一课文的过程中,这篇课文是以描写景色为内容的方式,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衣服荷塘月景,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中描述的“倩影”“蛙声”“随风起舞时婆娑婀娜的荷叶”等,在学生观看的过程中,更好的感受其中的恬静与淡泊之情。视频播放完成后,教师在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阅读和总结,在视频情景当中感受文章描述的景象,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内心情感,从而提高学生对文本内涵的理解。教师可将文中优美的句子标注出来,带领学生对这些内容进行赏析,引导学生通过细节感悟分析作者的内涵思想,以此方式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三、开展诵读活动,提高审美意识
        阅读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良好的阅读技巧能够帮助学生快速理解文章内容,进一步理清文章写作的中心思想,这对于提高学习效率有着非常积极的引导作用。高中语文教师在对学生开展审美教育的过程中,也要结合核心素养的发展目标创新语文教学形式,引导学生在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中转变学习思维,有效提高学生的人文精神。高中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通过阅读帮助学生深刻感知文化内涵,进一步体会文字的魅力与价值。除此以外,语文教师通过校园诵读活动,也可以有效开展语文审美教育,教育者可以结合学生的学习现状,以某一主题或某一社会现象为重点,组织学生开展大型校园诵读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在诵读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教育工作者可以结合校园画报宣传和主题讲座等不同的形式帮助学生进行丰富广泛的阅读,有效调动学生校园活动的参与积极性,学生在参与校园活动的过程中,还可以结合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开展阅读学习,在巩固已掌握知识的同时又获得了新的语文知识积累,进一步丰富了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了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为学生提供了更好的审美教育。
四、人物形象剖析,提高审美能力
        高中语文课本教材中有很多文章都具有鲜明的人物形象,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审美教育的过程中,语文教师要充分结合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探究,帮助学生准确分析出人物的特征,有效提高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例如,在学习《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这篇课文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指导学生针对文中的林教头这些人物进行分析,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进行分析,加深学生对文本人物形象的理解和剖析,帮助学生对人物形象取得更加深刻的理解。在语文课堂渗透审美教育的过程中,教室不仅可以针对文学作品中的人物进行深度剖析,也可以对创作者本人进行解读,使学生对创作者的形象有一个深刻的了解,深入了解文学作品的魅力与价值,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语文教师要指导学生对文学作品阅读加深对作者的了解,使学生对我国历史的文学家产生良好的认知,通过学习李白、孔子等不同文学大家的作品,有效促进学生的审美情操。
        综上所述,在现代化教育过程中,新课改为教育发展提出了新的方向和要求,审美教育成为了提高学生核心素养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高中语文教师必须将语文课堂与审美教育融合到一起,帮助学生理解文章蕴含的美学情感元素,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在素质教育的引导下更好地落实核心素养教学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王妍.浅析高中语文审美教学策略[J].中学语文,2021(03):84-85.
[2]陆翠彩.善用情美之“水”,常灌语文之“花”——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审美情感能力的培养[J].新作文(语文教学研究),2021(01):93.
[3]曹铭珍.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加强学生审美素养的培养[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20(12):32-34.
[4]王栋.谈高中语文教学对学生审美素养的培养[J].新课程,2020(46):90.
[5]汪菊庆.浅谈高中语文古代诗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新课程,2020(46):6-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