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学生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1/8/1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11期   作者:许学存
[导读] 物理是初高中的重要学科,且两个教育阶段中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教材内容的差异较大
        许学存
        江苏省兴化市周庄高级中学 江苏 兴化225700
        摘要:物理是初高中的重要学科,且两个教育阶段中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教材内容的差异较大,因此,做好学生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能够帮助学生更快的适应高中物理教学形式,且能够更轻松的去学习高中物理知识。而留守学生相比于其他学生而言,不论是学习压力还是学习环境都相对较差,因此,如何衔接好留守学生初高中物理教学,是本文探讨的核心。
关键词:留守学生;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问题及原因;解决策略

        物理作为初高中教学内容跨度较大的学科,很多学生在升入高中以后,对于高中物理的学习往往存在无从下手的情况,甚至由于收到这种情况的影响,导致学生学习成绩严重下滑,从而失去学习兴趣和学习信心。而留守学生的情况更是不容乐观,城市留守学生由于有着先天地区优势,家中监护人的文化水平也较高,对于学生学习还能起到一定的监督作用,从而不至于让学生落下太多。而农村留守学生相较于城市留守学生比则差的太多,首先是父母壮丁都外出打工,家中监护人文化程度也不高,对学生学习的监督也不够重视,导致学生完全丧失了学习自主性,此外则是教学环境的差异,由于收到地区的限制,不论是教学资源还是生活环境都对学生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基于此,本文围绕留守学生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展开具体分析。
一、初高中留守学生物理学习现状及原因
(一)内容差异
        内容差异是初高中物理教学问题的核心。初中物理内容相对较浅显,且多为生活之际中常见的现象,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加强生活实际的练习即可轻松的学习物理知识。而高中物理内容更具深度,且更抽象化,需要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这对于思维能力较差的学生无疑是致命的难题,如磁场、分子、光粒子等,一是教材中的实例较少,二是不论城市还是农村,符合开设这类抽象性较强的实验课的学校太少,因此很多学生难以理解和学习[1]。
(二)课时差异
        由于初中物理从初二才开始置入,且课时较少,学习较轻松,且物理教师有充足的时间为学生进行物理知识的讲解,保证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完全学会物理知识。而高中物理作为高考科目之一,且教学任务繁重,教师难以抽出更多的时间去对学生进行足够细致的讲解,大都对教材内容作简单的深化或参照高考大纲进行重难点的深入教学,这就导致学生很难有时间去理解和消化,从而越落越多,严重损耗了学生的自信心。
二、解决初高中留守学生物理教学问题的有效策略
(一)组建“生活物理课堂”,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由于物理学科本身同生活实际的联系非常密切,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同生活实际的联系,创设“生活物理课堂”的优质学习环境。引导学生从生活出发,提高对生活的关注,进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学习兴趣,保证学生能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2]。
        如在对城市留守学生进行摩擦力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及信息技术等对学生进行情境教学,如北方冬季车辆的防滑雪地胎,如货车和轿车的车轮为什么差距特别大,如赛车的车轮和普通汽车车轮的区别等,让学生进行讨论和分析,观察其中的差异。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如一张纸在正常情况下让学生按住纸在桌面上滑动,在学生实践后让学生将纸张揉搓后再按住纸在桌面上滑动,让学生感受二者之间的区别,由此引导学生有效的掌握物理知识[3]。
        而对农村留守学生进行摩擦力教学时,由于学校硬件设施及教学资源匮乏,可以让学生通过课外活动或自主观察去体验摩擦力,如拖拉机在拉动重货时为什么要在车头放一块大石头,如鞋子的底部为什么会有花纹,花纹的作用时什么,如为什么农耕出具大多都是头部较小等问题,不仅同学生的生活实际关联,还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从而提高学生对生活的关注,并引导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进而提高学生学习成绩。
        由此,教师在物理教学中要重实践大于重教材,只有让学生真正的在生活中了解到这些物理知识、去真切的感受和体验,才能够加强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进而保障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
(二)加强学科之间的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理解与运算能力
        物理不仅仅是概念性较强的学科,同时其还需要较强的计算能力。

如数学中的方程、小数、分数等知识都在物理学科中有具体应用[4]。因此,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科之间的联系与结合,但不要混淆概念和定义,如,数学中a=c/b,其定义是a、b成反比,a、c成正比,而在物理中p=m/V则同数学定义不一样,p与m、V的大小并没有关系。在教学中,这种类似的情况很常见,因此,教师要格外注意这类容易混淆学生概念的知识进行穿插时,要注意让学生区别不同学科对公式的不同定义,虽可借鉴但不是照搬。这一点,不论是在对城市还是农村的留守学生进行教学时,教师都要提高重视,尤其是农村留守学生,教师在课堂上就要同学生全面剖析其区别,避免学生课后因监护人对学习的不重视而不断的积累错误,从而影响学生的后续学习。
        此外则是同语文学科的关联,学生的语文能力强则对物理知识的理解能力就强,反之则越弱。如在对重力进行描述时,应是重力方向竖直向下,而非垂直向下;如摩擦力的反作用力就是摩擦力,而不是阻力,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反作用力和作用力是同一种力。这些都是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容易忽略的,因此,对于初高中物理衔接的教学,教师更应该努力培养好学生的语文和数学能力,以帮助学生在升学后能够更轻松的适应新的学习环境[5]。如城市留守学生,教师可以联系家长购买相关书籍、练习题等让学生进行练习;而对于农村留守学生,教师可以经学校批准为学生打印一些能够帮助学生的语文阅读理解习题、数学习题等。由此,帮助学生更快速的提高综合理解能力与公式运算能力。
(三)转换教学方式,夯实基础
        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找准初中物理同高中物理之间的衔接点,并以此衔接点进行深入教学和讲析,给学生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为学生奠定适度的学习基础。基于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差异,在对城市留守学生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和电子白板等设备对学生进行展示,或者通过现场的演示对学生进行教学,且由于城市留守学生对于这些教材内容都见识过,所以经由教师的情景教学,能够很快的学习并理解[6]。而农村留守学生的教学则相对难度较大,由于这些学生本身的生活条件较差,且农村的教学设施和社会资源都比较匮乏,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强同学生生活实际进行教学。如在讲力的平衡时,可以举例说教师的电灯受到重力和拉力而保持静止;又如课桌受到文具书本的重力和地面的支持力而保持静止;再如拖拉机在工作时的匀速行驶,其既受到重力和支持力,又受到牵引力和阻力,虽是运动状态,但在力的相互作用下而相对静止。由此通过练习生活实际的教学方式对农村留守学生进行教学,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动性,为学生初高中的物理教学衔接打下坚实基础。
(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育学习物理的品质
        物理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其既具备语文的分析能力和解读能力,还包括了数学的严谨性、逻辑性和抽象思维,对于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的要求非常高,因此,养成学生良好的物理学习习惯,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优秀品质,是帮助学生打好初中物理基础,衔接高中物理知识的重要途径和方法[7]。首先,不论是城市还是农村留守学生,在课堂上教师都要让其养成做笔记的习惯,且一边记笔记一边还要进行有效的记忆,而非抄书一样教师写一部分板书,学生就抄写一部分。而且物理知识同数学知识一样,前后教学内容都具有较大的关联性,如在《力》的章节教学任务完成后,下一章就是《运动和力》,对力的教学更深入且知识内容更广泛,而随之而来的问题则是,学生一旦对某一部分知识点没有完全理解或者在学习中有所遗漏,则会导致后续的学习相当困难。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端正学习态度,如引导学生通过记录自己不理解的知识点,或对做错的习题及作业进行收集和整理,并在课后进行复习或询问老师,以保证能够全面并深入的掌握物理知识,从而为初高中物理学习的过渡提供基础保障。
结束语:
        总之,为了给学生提供一个更优质的物理学习过渡环境,初高中物理教师应就物理教材内容进行研讨,适当增加初中物理整体难度,略微降低高一物理难度,降低初高中物理知识的差距,并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整体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物理学习品质,进而帮助学生更轻松的适应学习环境,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王芦苇.新课程理念下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问题的探索与实践[J].学周刊,2020,(17)
[2]陈升.内地西藏高中班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问题的探讨[J].西藏教育,2020,0(2)
[3]上官建生,.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的思考与实践探索[J].中学理科园地,2020,16(3)
[4]徐朝东.新课程理念下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问题的探索与实践[J].读与写:下旬,2021,(4)
[5]吴凌.新课程理念下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问题的探索与实践[J].今天,2020,(9)
[6]陈凤启.探究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存在问题的根源与对策[J].信息周刊,2020,0(8)
[7]苗超.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的几点思考[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20,0(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