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图文标识培养大班幼儿规则意识

发表时间:2021/8/1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11期   作者:宋辉
[导读] 规则意识对于每个人来说都具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无论是幼儿还是成年人,不懂规则就不可能立足于社会。
        宋辉
        荣县旭阳镇北街幼儿园,四川  自贡  643100
        摘要:规则意识对于每个人来说都具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无论是幼儿还是成年人,不懂规则就不可能立足于社会。同时,规则意识也是区别自然人和社会人的重要标志,一个合格的社会人在习得规则意识之后可以将社会规则逐步内化为自身的行为规则,使自身的行为符合道德规范和法律规则的要求。规则意识的培养需要从小开始,从娃娃抓起,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幼儿园可以举办一些活动,从活动中获得体会,从潜移默化中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对于大班阶段的幼儿来讲,教师还可以利用图文标识建立规则,引导他们理解规则和记忆规则,逐渐培养孩子们的规则意识。本文,笔者就巧用图文标识培养大班幼儿规则意识展开了深刻的讨论。
关键词:图文标识;大班幼儿;规则意识
        图文标识是指带有图片和文字的标识性物体,它以单纯、显著、易识别的物象、图形或文字符号为直观语言,除表示什么、代替什么之外,还具有表达意义、情感和指令行动等作用。运用图标,可以使幼儿由被动地接受规则教育转变为自主性地增强规则意识。在幼儿园教育中运用图文标识开展教学活动极其常见,是幼儿教育必不可少的辅助工具,图文标识比较形象,幼儿理解起来比较容易,而且他们也比较喜欢这种带有图片的物体,能够激发幼儿的兴趣,教师要合理的运用图文标识,创建相应的规则,从而帮助幼儿理解和记忆规则。
        一、巧用多媒体工具,创建直观的规则标识
        想要培养大班幼儿的规则意识,教师就要先建立规则,利用图文标识,让规则形象化和直观化,这是大班幼儿认识规则的基础,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创设不同的规则情境,充分发挥幼儿的规则意识。现在我们的国家经济飞速发展,大多数的地区都进入了信息化时代,教师要跟随时代的发展,可以适当的运用多媒体工具,将创建的规则呈现在多媒体设备上,让幼儿充分了解规则。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创设识别男女厕所的课堂情境,如男厕所和女厕所门口的图文标识,如果只是在男厕所和女厕所门口标注文字的话,幼儿可能看不懂这几个字的意思,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要巧借图文标识。教师通过多媒体画面呈现,在男厕所门口画上男孩头像,在女厕所门口画上女孩头像,幼儿会注意到这些图文标志,幼儿也很容易理解这些规则,很容易注意到男厕所和女厕所的标识和区别,这就需要教师在创建规则的时候,合理的利用图文标识,帮助幼儿理解。
        因此,培养幼儿规则意识的前提是教师要利用图文标识建立相应的规则,只有创建了规则之后,教师才有进行教育的基础,才能引导幼儿理解规则,从而记忆规则,循序渐进的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教师在创建规则的时候,要注重幼儿的理解能力,设置一些具体形象的图文标识,让孩子们觉得一目了然,正确的引导幼儿,这样可以使幼儿了解到生活中的规则,培养他们的规则意识。
        二、优化教学活动,引导幼儿理解规则
        对于大班的幼儿来说,具备了基础的语言表达能力,大多数幼儿都能够较好的和教师交流,这就需要教师在创建规则之后,帮助他们理解规则。有些幼儿的理解能力较差,理解不了这些规则,教师要采用一些合适的教学方法,可以开展相应的活动活动引导幼儿理解规则,培养幼儿的理解能力。

幼儿的年龄还比较小,基础比较低,教师要有耐心的引导他们,让他们感觉到来自幼儿园的温暖,合理的利用图文标识,培养他们的理解能力和规则意识。
        例如,1949年10月1日作为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日子,所以这一天就成为了国庆节,国庆节是我们国家普天同庆的日子,在这一天可以举办一些有关祖国的活动,以活动的方式增强幼儿的规则意识。幼儿园可以举办一些歌颂祖国的歌咏比赛,每个班级都必须要参加比赛,选择一些歌颂祖国的歌曲,全体幼儿一起上台唱歌跳舞,幼儿会喜欢这种活动,他们会完全的融入到活动当中,在举办活动之前,教师要给幼儿讲一下比赛的规则,获胜的班级可以得到奖励。
        上述例子,在幼儿参加歌颂祖国歌咏比赛的活动中,可以选择一些有激情的歌曲,全体幼儿一起唱出来,比较有震撼性,可以让他们融入到歌词当中,亲身体验祖国的发展和无限魅力。除此之外,教师在帮助幼儿理解规则的时候,要借助一些图文标示,这些图案标识比较生动形象,幼儿理解起来更加容易,幼儿在理解了比赛规则之后,他们更会融入到歌唱中,争取得到奖励。
        三、借助图文标识,帮助幼儿记忆规则
        在理解规则的基础上,教师还要借助图文标识帮助幼儿记忆规则,大班的幼儿思维比较跳跃,但是他们的专注力不够,仅仅只是理解规则是完全不够的,教师还要帮助他们记忆规则,从而将这些规则运用到平常的生活中。对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小习惯,教师要帮助幼儿正确的理解这些生活习惯,在理解了这些生活习惯的基础上,帮助他们记忆这些规则,培养幼儿从小养成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有利于他们以后的发展。
        例如,教师可以创建一些关于勤洗手的图文标识,让幼儿拿着这些图文标识学习上边的动作,要勤洗手,搓搓手心,搓搓手背,在这些图文标识的帮助之下,幼儿能够理解如何正确的洗手。只是理解如何正确的洗手是完全不够的,教师还要帮助幼儿记忆这些图文标识,记忆如何正确的洗手,即使在没有这些图文标识的情况下,幼儿园也能够知道如何正确的洗手,从小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
        所以,教师要运用合理的方法,帮助幼儿记忆这些规则,培养他们的规则意识,这些规则可能是一些生活中的小习惯,而且是幼儿必不可少的生活习惯,还可以潜移默化的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图文标识是教师教学辅助工具,如果比较抽象的话,有些幼儿理解不了,不利于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除了图文标示之外,教师还要利用其他的辅助工具,也可以利用自身的动作和表情,帮助幼儿理解和记忆规则。
        四、结语
        宗旨,规则意识是现代公民必须具备的一种素质,规则意识地培养对幼儿健康成长有重要的意义。随着时代的迅速发展,家长越来越重视幼儿的教育问题,幼儿时期是孩子们行为习惯和规则意识养成的最关键的时期,幼儿会铭记这个时期的教育,只有从小培养他们的各种意识,才能够良好的运用到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教师要利用图文标识创设一些规则,帮助幼儿理解和记忆这些规则,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培养幼儿的理解意识和规则意识,这些规则意识可以规范幼儿到行为,形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尹丹.以古诗词为主题活动的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实践研究[C].西华师范大学,2020.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9月.
[3]应丽萍.对幼儿日常生活规则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2011(07):96.
[4]张婕.浅谈学前教育中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7(02):373.
[5]李敏.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J].青春岁月,2018(26):34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