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物理教学中的记忆力法则探究

发表时间:2021/8/18   来源:《未来教育家》2021年7月第7期   作者:吴晓云
[导读] 在中职物理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开展行为向导教学和探究实验教学,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这些能力。 

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县职业教育中心        048017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不断推进,教育界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但是现有的教学模式完全无法满足教育改革所需,更无法充分落实素质教育,我国众多教育者的教学水平仍旧禁锢在传统体系中,学生更无法充分得以培养创新能力。试问,长而久之,国内外专家与教育者名师所诟病的中国学生创新能力弱于他国的现象如何得到充分改善?如何超越他国呢?
       【关键词】:中学物理、记忆力、知识结构、

       中职物理作为中职教学的一门基础学科,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把培养能力放在教学目标的首位,已经成为多数物理教师的自觉认识。如何通过教学培养能力,该培养什么能力,成为目前中职物理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 能力是人顺利完成某种活动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物理教学培养的能力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智力,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想像力、思维力、注意力,其中思维力是智力的核心。另一类是一些综合能力,主要有实验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阅读理解和文字表达能力、自学能力、创造能力等。 对于物理知识,我们需要记忆物理现象、物理过程、物理模型、相关物理学史、物理概念及其公式、物理规律及其表达式、一些物理常数、物理单位及其换算关系,还有物理知识结构。对于物理方法,我们则需要记忆物理学方法、实验方法和解题方法。物理应用包括物理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中的实例,仪器、机械、元件的结构原理和基本的解题模式。在记忆的时候应讲究方法,突出重点,形成知识结构。物理学习需要记忆力,同时通过物理学习也发展了学生的记忆力。
       1、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意义
       所谓创新能力并不单独指的是创造力,还包括应有的记忆力与洞察力。同时,对于各种事物现象的判断力和思维反应能力,结合自身的想象力推测新的方案。创新能力所涵盖的能力多样,其相互依存的特点显然使许多教育者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之际望而却步。对于中学生这样群体的成长阶段中,培养其创新能力主要有三点作用:其一,帮助学生提高在这个信息时代中的生存能力与发展能力,不断为素质教育的推进提供相应的鞏固作用;其二,创新能力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研究一些发明、专利之类具备知识产权的内容。在当下知识经济时代,这些知识产权对学生个人的发展与国内经济推动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其三,当下素质教育的推进令越来越多学生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实践能力。而培养创新能力可以有效的落实我国教育界所推进的素质教育发展,为我国提供更多优异的生源群体[1]。
       2、初中物理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途径
       2.1 以现代信息技术培养创新能力
诚然,不难发现现如今许多学生都喜欢上网,甚至部分学生家中常备一部平板电脑供给课余休闲时间娱乐。这是因为学生普遍喜欢娱乐,对于这些信息时代新兴产物抱有浓郁的兴趣爱好,如果这份兴趣应用于学习中,其学习效果必然事半功倍。在物理这门科目中许多学生抱怨教师讲课过于枯燥、毫无新意,甚至产生明显的厌学情绪,部分学生闻物理“色变”的现象屡见不鲜。这就需要我们这些教育者合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将其充分与物理教学进行结合,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在其中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建立良好的基础。比如笔者在教学《电流与电路》这一单元中利用多媒体设备投影为学生展示一款学习物理的游戏内容,这款游戏名叫作“Light This Up”,是一种电路连接游戏,其中的电路图与电阻图案十分规范,总共设有一百个关卡,分别由简到难,玩家只需要从电源出发,不交叉地画出电路图连接灯泡,最后回到接地线中,看到灯泡发亮即代表关卡闯关成功。这一单元在教学结束后我开展了一次电路图小测验,结果发现全班学生有九成以上的学生都能快速、质量性的完成我设计的题目,其电路图绘制的十分规范、工整,这一切都离不开现代信息技术的合理利用。同时在展示游戏之际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对我这位物理老师的印象变得更加亲和,而这些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来讲具有十分关键的基础性作用。
       2.2 以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许多学生曾经听过“筷子理论”,讲的是“众人拾柴火焰高”的道理,同样昭示着合作的力量。对初中物理教学课堂来讲,合作探究环节属于其中非常重要的关键环节之一,学生可以在合作中不断促进交流,不仅增加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同窗情谊,更在思维碰撞中不断丰富学生的思维空间与创新意识。诚如萧伯纳所言,两个人相互交换各自的两个苹果,每个人的苹果数量并不会改变,而如果两个人相互交流自己的思想,这样每个人都会有两个思想交融其中。对此,笔者在教学合作探究环节中让学生以分组形式开展合作交流,在《质量与密度》的教学中我将教学阵地转移至物理实验室,让各个小组分别开展物质密度测量实验,不同学生负责天平、量筒的测量工作。另外部分学生负责配置盐水,同时让学生将其中的配置比例数据、质量与容积做好测量和统计,对比分析各自的结果,计算其中所用到的石块密度。同时开展相互讨论,我当时向学生提问三个问题:盐水的配比密度是否计量精准?用盐水测量小石块密度是否与用自来水测量小石块密度相同?如果不同请问为什么会产生差异?然后让各自小组进行相互讨论,根据每组的讨论结果进行对比,并共同分析其中的原因。其中可能有部分学生有较为难以置信的问题产生,这时教师应该以亲和、友好的态度正确引导学生认识其中的知识,这样有利于学生激发创新思维的积极性得以增长[3]。
       2.3 以教学评价体系培养创新能力
       在教学结束后教师应重视每堂课的教学评价环节,构建相应的教学评价体系,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成果。所以每次教学完毕后我会先向学生提问:同学们,这堂课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想问老师?不要拘束,大胆来说,老师鼓励你们向我提问问题,谁提问的问题有质量、有意义老师还有奖励哦!笔者以奖励形式激发学生的提问积极性,同时也为了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学习难点。


举个例子,在《简单机械》的学习中有学生问我:滑轮组省力为什么和绳子段数有关系?这个问题中课本上也没有明确的解释,但是我在综合分析中对学生这样解答:这个问题我们可以换个角度思考,由于重物的重量总是保持不变,绳子段数越多,每段绳子的平均受力就会越小,但是我们所拉动的绳子仅是这些绳子中一小根,所以我们所用的拉力比较小。此时我根据这位同学的良好表现进行奖励,同时提出口头表扬,并让学生在实验室中进行滑轮组实验,并根据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让学生将其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自我思考与自我解决,最后笔者评价每位学生的报告内容,这种评价体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培养创新能力。
       在高中物理学习中需要记忆什么呢?物理学习中要记忆的内容分为物理知识、物理方法、物理应用三类。
       对于物理知识,我们需要记忆物理现象、物理过程、物理模型、相关物理学史、物理概念及其公式、物理规律及其表达式、一些物理常数、物理单位及其换算关系,还有物理知识结构。
       对于物理方法,我们则需要记忆物理学方法、实验方法和解题方法。
       物理应用包括物理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中的实例,仪器、机械、元件的结构原理和基本的解题模式。
       在记忆的时候应讲究方法,突出重点,形成知识结构。
       物理学习需要记忆力,同时通过物理学习也发展了学生的记忆力。
       高中物理学习的记忆特点主要表现在:
       1、感知物理现象是记忆的基础。
       2、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一切物理概念、物理规律总是以一定的物理现象和实验事实作为基础。我们记忆物理知识必须进入实在的物理环境,感知物理现象,进行实验操作。
       3、理解物理知识是记忆的关键。
       物理知识需要记忆的内容也是非常多的,单单物理公式高中物理课本中就有二百个左右。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我们仅靠机械记忆显然是不行的,应该以意义记忆为主,而理解物理知识是记忆的关键。物理知识中的概念和规律一般都相当抽象,而概念的扩展和应用又是具体丰富的。如果不能理解其内涵和外延,仅仅从字面来背记是无效的。为了记住物理知识我们必须加深理解。例如,大部分学生常常对楞次定律的记忆感觉困难。我们可以对楞次定律进行分析:它包含一个目的(判定感应电流的方向)两个磁场(感应电流的磁场和引起感应电流的磁场),四个关键字(阻?变化),结果大家就很容易记住和运用楞次定律。
       4、把不同部分的学习内容对比联系是防止遗忘的有效方法。例如,为了加深对加速度的理解,我们可以对速度、加速度和速度的改变量进行对比分析,大家可以列表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比较:物理意义、定义式、决定因素、方向、大小。
       5、形成知识结构是记忆的升华。
       对于方方面面物理学习内容的记忆不应平均使用力量,要突出重点,使学习内容系统化,提高知识的概括性和适用性,形成更加清晰、完整的知识结构,这样就可以减轻记忆的负担。比如,我们学习高一物理第二章时,大家普遍感到运动学公式比较多,甚至有了放弃学习的念头,只要我们记住匀变速运动的饿三个重要公式以及运动分解合成的规律就可以了,其它的都是这些知识的运用。
       6、记忆的信息靠感觉器官输入脑中。
       不同类型的信息通过不同的感觉器官输入大脑,如文字、图像信息主要通过视觉,音乐、语言、声响信息通过视觉,空气中的气味主要通过嗅觉,食物的酸甜苦辣等主要通过味觉,物品的光滑程度和冷热软硬等信息主要通过触觉。有的信息,也可被两个或几个感觉器官所接收,双重或多重输入大脑。
       人的记忆力要比自己想象的好得多。多数人的单向发展,并非天生无能,而是大脑的一个半球没有像另一个半球那样有机会得到锻炼而发展。几千年来教育的主流是读、写、算,这使得受教育者的大脑右半球的锻炼 显见不足,即近乎大脑记忆潜能的一半大都未被开发利用。其实物理学习也需要记忆,而且记忆在物理学习中也很重要。事实上,各门学科的学习都离不开记忆,只不过是不同学科对记忆的要求有所不同。目前,一些高中生把物理概念、规律、公式等背得滚瓜烂熟,却没有真正搞清它们的物理意义,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不能灵活运用所学的相关知识。这就说明,记住物理知识不等于学会物理。还有一种情况,一些高中生虽然具有较高的智力,在物理学习中却不肯花气力记忆学习的内容,头脑中没有清晰的物理知识,他们的学习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同样也学不好物理。上述两种相反的事例告诉我们,物理学习需要记忆。
      随着教育观念的转变和更新,在中职物理教学中要求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加强培养能力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中职物理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开展行为向导教学和探究实验教学,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这些能力。 

       参考文献:
       [1] 马晓楠.探析初中物理教学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J].课程教育研究,2018(5).
       [2] 唐小军.甘肃省陇西县碧岩初级中学.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分析[J].学周刊C版,2014(33):189.
      [3] 汤礼奇.关于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途径的分析[J].好家长,2015(4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